人想進步,最難的就是頂不住隨時冒出想放棄的想法.
為什么想要放棄呢?因為沒有收到反饋,看不到進展。
但我記得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人只要一干正經事,都需要一個慢啟動的過程。一開始肯定都是沒有效果的。
但是,我們要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來獲取成功,而不是靠著某一件事情來獲得成功。
做事想放棄有兩個因素,第一:數量不夠。
第二:質量不達標。
如果總是想著在不增加數量的前提下,就能到達目的地。
這就有點不太現實。
L先生:到現在為止,寫了不下500萬字
劉潤:2016到現在,寫了至少500萬字
李笑來:從2005年到現在,寫了將近1600萬字。
如果想要放棄……
也可以,放棄了就不要后悔和抱怨。
《向上生長》有一句話:人工智能第一法則是:簡單動作確保不能出錯,然后逐步迭代,越來越復雜。
回想生活中厲害的東西不都是從最基本開始嗎?
比如語言:從牙牙學語到跨國語言。
走路:先讓別人扶著,到慢慢走,走穩了,再試著慢跑,最后飛奔。
對應到寫作上:如果連一段話都還表達不清楚的時候就不要想什么歪門邪道。
一篇文章由:內容,結構,流暢度,加入思考。
寫作應該是一個屬于自己的思想產物,若沒有想過就用大量技巧弄出來。
嗯,……
如果實在堅持不了就順應天性,吃喝玩樂,放棄吧。
如果不想放棄,那我們來找找方法,
1:堅持復盤
意思是記錄今天有哪些進步,學到了什么。
2:找一個隊友
可以是家人,朋友,戀人,或者是網友。
(我們需要反饋)
3:每天留半小時時間給自已,讓思維碰撞火花。
4:堅持收集零零碎碎的靈感,一周抽個時間匯總一下。
別急,每一次的輸出,時間都在作證,經過歲月的沉淀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饋的。
上了生活的賊船,就得拿出杰克·斯派羅的范來。? ? ? ? ? ? ? ?
先把你的玻璃心給摔了。現在你需要一顆結實點的心臟。想要繼續前行,不結實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