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城中村,和我們的青春

熱鬧、擁擠、臟亂,這就是我印象中的城中村

在鄭州,有這樣一些地帶,人群集結地,稱作“城中村”。雖是村,可是卻異常的繁華,每天從早到晚,灰塵翻飛,逢到下雨天,更是泥水稀里嘩啦。各種吆喝聲,賣菜的、賣水果的、廉價地攤貨等等,此起彼伏,從村口無限延伸到最深處,深不見底。就在這樣燈紅酒綠、破敗不堪卻充滿生機的地方,住著一群重要成員——大學畢業(yè)生,此情此景此人,顯得略微心酸、寒磣。

初接觸城中村,是在2011年年底的時候,那時候校園招聘會正酣。臨近畢業(yè)的我內心忐忑不安,邊羨慕哪哪同學又找到了好工作,單位如何的好,待遇如何的高,邊穿梭于各大招聘會??嘤诖髮W期間積累不足,沒有實習經(jīng)驗,因此也就失敗連連。那時通知面試地點大多都在鄭州,而且是早上8點開始,于是前天晚上就要動身。轉轉就在城中村住。

剛畢業(yè),工資待遇不高,單位不管住,而城中村房租200—400不等,所以大家都選擇在此落腳。一間小屋,一個廁所,一個廚房,再沒有多余的地方,但一個人也顯得空曠。因為便宜,因此得到大家的青睞。

那時轉轉還要上夜班,基本上我到她那里,她就要上班走了。天那么冷,我第一次感到了恐慌。因為失敗多次仍沒面試通知音信,心情十分低落。第一次輾轉兩個小時的公交到她住的地方,推開門,我震驚了。陰暗潮濕,燈泡昏黃,外面小孩的哭聲,吵吵聲,讓我感到壓抑。

她的房租還不到200元每月。轉轉又要上夜班去了,公司離住的地方近,幾站路就到。我只能一個人睡了。這種經(jīng)歷讓我對以后的工作地點產生了關鍵性影響。

晚上睡覺,沒有關燈,走廊里不時傳來腳步聲。當時我在想,死也不要在鄭州上班,不要住在牢籠般的方塊屋里。每天一個人上下班,回家還要一個人對著影子發(fā)呆,沒有娛樂,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那樣我會瘋掉吧。

后來,斷斷續(xù)續(xù),在這個嚴冬里,穿梭過那燈火通明長長的街,在那小屋中短暫的停留。至今想起,我依稀還能記得幾個小店,衣服還不錯,飯也不錯,只是小黑屋的形象無法抹去。

一年的時光轉眼就不見蹤影,2012年我重回學校,只是作為招聘者,角色換了,但是心情沒變。為了見一見好久不見的好朋友,我又住了一次城中村。村子換了一個,布局和景象沒變。

拐了幾個彎,終于到了那間屋,一樣,一樣,只是房租已是之前的兩倍。

小舞說她很享受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

我問她:你不覺得屋子太壓抑嗎?

她說:是有點小,簡陋,可是我享受這種獨居的感覺。每天下班回來,一個人看書,聽音樂,寫寫字,聊聊天,感到終于畢業(yè)了,有自由了,特快活。

我突然就掃去了心中對城中村的陰霾印象。心境決定環(huán)境,就是這句話。無論環(huán)境如何的狹窄,如何的破敗蕭條,心胸一樣可以寬廣與富足。

我能想象到像她這樣的女孩,堅守自己的內心,在無數(shù)個這樣的夜晚,讀小說,聽音樂,然后暗自歡喜,在筆尖流瀉出一串串幸福的文字。

我又羨慕了。

或許此時我沒有找工作時那樣的壓力,因此聽她說完這些時,我會感到幸福。

那時的我們,已經(jīng)漸漸地脫下學生時代的那件“紫霞衣”,一個人面對社會與現(xiàn)實。會因為一點點的小進步,頓時躊躇滿志;也會因為可憐的薪水感到窘迫,暗自生憐??墒牵l又不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呢?工作中遇到一點小困難就覺得天要塌了,過不去了,可是在一番堅持之下竟也掙扎過來,毛羽又豐滿了一些。再回頭想想,對自己笑笑,也不過如此。

那時正流行電視劇《北京青年》,看過的年輕人,都會不自覺說,我也要重走一次青春,沒有人會自信的說我的青春十分完滿。我想說的是,我們正青春呢,每個人的青春都是不可復制的,不論是好是壞,都沒有一個標準,也不會重來。過了那段時光,思想都會發(fā)生變化,重新來過只是形式上會刻意不同,心已不是當初那么的單純了,青春是刻意不來的。

今天,鄭州的城中村已經(jīng)全部拆遷,矗立起一棟棟大樓。而畢業(yè)的學生也只能幾個人合租一套房,來平攤那2000元的租金。再也沒有200元的房子可租了,不知他們是幸還是不幸。那些消失了的城中村,曾經(jīng)見證了我們的成長,記載了那些流逝的歲月。在那樣的屋子里,我們孤獨的承受著初次面臨社會的壓力,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來。

謹以此文,紀念過去的我們,轉轉,小舞,火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