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始終記得,那天她受欺負哭著跑出去后,那位大哥哥跟她說的話,他說:”你不要哭,要學會強大起來,有朝一日把那些欺負你的人統統踩在腳底下。“
這句話支撐著她度過了無數暗淡的歲月,也讓她從此對那個人暗埋情愫。這段話讓她學會隱忍,學會用沉默來保護自己。
作為尚書府家二房的千金,雖然也是嫡女,身份尊貴,但因容貌比不過大姐李長樂,家中也無那般煊赫的背景,從小到大她一直生活在大姐的陰影下。
她始終不受重視,家中的好東西都是大姐的。甚至連自己的親妹妹長喜,都與大姐更親近些。
她溫婉善良,又嬌楚動人,但這只會讓大姐欺負起她時更加明目張膽。
為了祖母的生日,她三個月不眠不休,親手繡了百壽圖,本已技壓群芳,卻在李長樂的金絲線繡的百壽圖前瞬間黯然失色。
好不容易獲得了進宮的機會,宴會上雖波折不斷,但最終還算天遂人愿,她以一曲水袖舞贏得皇后青睞,并獲得很多賞賜。但回府后最愛的舞衣卻被惱羞成怒的李長樂剪碎。
那可是她親手縫制的舞衣啊,南安王贊其穿上后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因了這句話,她心中無比珍愛這件舞衣。
現在卻被剪碎了,從這一刻起,她更加下定決心,一定要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把那些欺負自己的人都狠狠踩在腳底下!
那位南安王殿下,就是一直埋藏在她心底的大哥哥啊,這么多年,她終于找到了他。
她甚至為此喜極而泣,那天他稱贊了她,說明自己并非真的那般平庸,他的每一個微笑,對她說的每一句話,都如同陽光一般照進她一直以來陰暗潮濕的心靈。也許,她本不必那般自卑。
她開始抓住一切機會制造和他的偶遇,她不想因自己過去的默默無聞成為他的一個過客而已,而是要想盡辦法走進他心里,然后永遠駐扎在那里。
凡是能讓南安王注意到她的事情,她都勇敢得去做。未央因治國之策遭受誣陷時,是她勇敢得站出來維護未央,哪怕最后換來叱云柔的毒打,也從未后悔。
這一切行為看似都不符合她以往的作風,是心底的那份愛讓一貫謹小慎微的她變得勇敢。也可能,她本就如此,只是現在心中的那個人來了,她更想展現出自己最好的那一面。
她主動去見南安王,表明自己的忠心,也大膽得表露愛意。她只想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他的愛。
南安王仿佛對她也有所回應,他說他會一直把她親手做的腰帶放在身邊,也說她在自己心里無人可以替代。靠在他懷里,她覺得無比心安,終于和自己所愛的人在一起了。
但她無意聽到南安王有意娶未央為妻,在未央和親途中,還曾多次相助,甚至,她親眼看到未央送到的平安符掛在他腰間,從未離身。而她親手縫制的腰帶,卻被扔在書房,棄如敝履。
那一瞬間她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恨意,李長樂欺負她時都沒有這般強烈。在她看來,這怎么能一樣呢?這個男人本來就是屬于她的,憑什么他喜歡的人是李未央?
越來越多的細節讓她堅信,李未央會奪走她愛的男人的心。或許已經奪走了,越來越多的嫉妒像瘋長的草,讓她心底對這個女人的恨愈加變本加厲。但她并未因此亂了陣腳,多年來的隱忍不發已經讓她的性格變得沉穩無比,數不勝數的欺凌也讓她的心思變得果決狠辣。
她慢慢籌謀和布局,一次次出手陷害李未央,甚至不惜和自己的仇敵李長樂為伍,謀劃陷害太子妃后栽贓給未央。
而那象征著他們姐妹情誼的發簪,被直接拿來作為兇器,讓這次陷害變得更加緊密周全。
她不斷棋出險招,為的就是想一擊中敵,直接將李未央置于死地,只有這樣,南安王才會真正屬于她一個人。
甚至當她最后觸怒君王,被幽禁后再無力對付李未央后,她還是想最后一搏,拼勁全力將劍刺向李未央。
可沒有想到,那把劍最終卻刺進了南安王的身體。
她只知道愛要去爭取,哪怕不擇手段。卻從不知道,自己的步步籌謀已讓南安王都忌憚了自己,這樣一個心思縝密的女人,行事不計后果,誰又敢信任她呢?是的,她可以傷害任何人,但唯獨只對南安王交付真心。她一直以為自己對南安王的愛無人可比,哪怕南安王對她只是利用和欺騙,只要他心里再沒有別的女人,她也甘之如飴。
但他喜歡上了李未央,這就觸犯了她的底線。在常茹心里,南安王就是她一個人的。那好,他喜歡誰,她就要除掉誰,反正自始至終,留在他身邊的只能是自己。這樣的偏執讓她失去理智,她從來沒有想過,感情不能勉強,并不是人消失了,那份愛就會不存在。
她堅信愛應該是自私的,但她不明白的是,一廂情愿的愛只會成為毒瘤,橫亙在他們之間。她認為那是愛,其實不過是想占有而已。而且,總是想毀掉愛人喜歡的東西,只會讓對方更加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