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鳥先飛:
行動笨拙的鳥要先飛。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
做事比別人先動手。
相信笨鳥先飛的故事大家都聽過,但是,如果給你選擇,你愿意做一只笨鳥嗎?
說實話,我不想“笨鳥先飛”,我想“靈鳥快飛”
前面我寫過一篇文章《都是零基礎,憑什么他學的比我快》,我跟老公一起學輪滑,每次教練教新動作,他總是比我先學會,只因他平衡感強,身體協調性好!
相信大家都想成為那個平衡感強的“靈鳥”,而不是動作笨拙、僵硬的“笨鳥”吧?
但是
平衡感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胎兒在母親體內將近五個月的胎位變化,以及出生后經過翻身、坐、爬行、扶站,一直到獨立行走等近一年的身體發展,練習所有的神經組織,筋骨,肌肉和地心引力間的協調,才能形成這種平衡能力。
那么,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樣的訓練,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去引導,才能鍛煉寶寶的平衡感呢?
1、“飛機抱”的游戲
讓寶寶趴在你的胳膊上,手掌托著他的頭,胳膊貼著他的肚子。相信我~ 很少有寶寶不喜歡飛起來的感覺!
3個月以上的寶寶,脖子硬了就可以玩這個游戲,訓練寶寶的前庭覺平衡
2、翻身
寶寶出生之后,除了喂奶之外,盡量把寶寶放在床上,讓她全身骨骼肌肉都得到自由的活動,這樣就很好的鍛煉她整個身體的協調性
3、爬行
爬行這個在成人看來很簡單的動作,對于寶寶來說卻是個復雜的運動發展過程,需要協調手部、腿部、臀部等很多器官。
有些寶寶雖然不怎么會爬行,但學走路快,家長就以為寶寶聰明。其實不然,寶寶如果爬行少或沒有經歷爬行,將引起對稱性頸緊張反射的動作不成熟,表現為身體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不自覺地對抗,就容易發生感覺統合失調癥,如動作不協調。
因此,會爬行的寶寶更聰明,家長一定要鼓勵寶寶多爬行。
當寶寶會爬之后,鼓勵他去探索所有相對安全的領域,比如爬上桌子、凳子、沙發、各種箱子、床等;或者人為的給他設置障礙物,鼓勵他穿過障礙物,這些都能很好的鍛煉他身體的協調,以及手眼協調能力
4、轉圈圈
轉圈圈相信很多人都做過,有些人轉兩圈下來就站不穩了(其實就是說我^_^),每次大寶邀請我跟她一起跳轉圈的舞蹈動作,我已經要暈倒了,她還若無其事....后來為了安慰我(主要還是為了讓我陪她......),告訴我她也暈了,還表演了個暈到的動作......
雖然我自己一轉圈就會暈,但是為了讓她們長大以后不要像我這樣,在她們小的時候(特別是一歲前),我經常抱著她們轉圈圈,每次她們都很開心,而我,很暈......不過,現在看到她們前庭覺平衡這么好,很慶幸當初沒有錯過
但是這個方法要注意控制速度,根據年齡和孩子的適應能力,循序漸進;千萬不可揠苗助長,抱著新生兒飛快的轉,這樣可能反而會影響寶寶的大腦發育
5、學走路
當寶寶開始學走路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扶著孩子的雙手或者腋下,或者給孩子綁上學步帶,避免寶寶走不穩而摔倒
這種方法因為隨時受到保護,使他無法體會到什么情況會摔倒,不利于他身體協調性的培養。
相反的,盡量讓他自己扶著固定東西站、走,比如推車等,讓他自己去體會,自己去尋找身體的平衡感,當他站不穩要摔的時候,不是“靈活”的人來保護他,而是他必須想辦法保護自己,想辦法保持身體的平衡,不讓自己摔倒。
即使真的摔倒,他也能因此在以后走路時,知道想辦法讓自己摔倒的時候不痛、不受傷,這樣極大的鍛煉了他的身體協調性,同時也增強她的自我保護意識(只要保證不發生危險的狀況,或者當出現危險狀況時能及時保護他就可以)
6、在不平坦的路面走
孩子學會走路后,讓他在不平的草地、沙地、石頭地面上行走。因為站不穩、走不穩,所以會動用她全身肌肉去保持整個身體的平衡。
7、跳躍運動
跳躍運動,對寶寶來說,不管是起跳還是落地的時候,都需要保持身體的協調和平衡,特別是單腳跳躍,對平衡感的要求更高,也更能鍛煉身體協調
一般2歲左右可以開始練習跳躍,具體情況看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
可以先背著跳:大人背著嬰幼兒慢跳、高跳、快跳,讓嬰兒逐漸適應跳的感覺)
然后原地跳:讓嬰兒學會兩腳同時用力起跳。大人握著嬰兒單手、雙手引導原地跳,跳時配合口令:1、2、3、跳!便于嬰兒做好準備
再從高處跳:讓大人站在15-20厘米高度的物體上由育嬰師扶著往下跳,從近距離開始,注意周圍地面的安全。
立定跳遠:
起跳時兩腿彎曲,身體略前傾,雙臂后抬,呈“飛機”狀,做好起跳準備。2.5歲的幼兒可前跳15cm。
嬰兒在跳的時候身體是直的,不會彎曲膝蓋,沒有一個緩沖,這樣就沖擊力會經過脊柱刺激到大腦。
可以先面對面,牽著孩子的手,帶著他一起跳,告訴他膝蓋在哪里,起跳的時候彎曲膝蓋,跳完之后也牽著她的手引導她把膝蓋彎曲下來。慢慢的她自己跳的時候就知道彎曲膝蓋了
8、走平衡木
生活中隨處都有現成的“平衡木教具”,可以利用平時出門散步,或者出去玩的時候,讓寶寶多走走這樣的路
9、蹦床
在各種各樣的蹦床上跳,為了不摔倒需要保持身體的平衡,特別是很多人同時跳的時候更是一種考驗
10、漫步機
小區的健身區域一般都有漫步機。這個漫步機我站上去都站不穩,沒想到第一次帶不到一歲半的大寶去玩的時候,她玩的輕松自如,讓我這個媽自慚形穢啊
11、站在腿上玩、跳
平時在家陪寶寶玩的時候,讓她站在成人的大腿上跳。站在成人的腿上其實很難站穩的,所以這個動作難度挺高,但是卻很鍛煉平衡感
12、穿媽媽高跟鞋
相信很多家里的熊孩子都干過這個事情:穿媽媽的高跟鞋!
當看到這個情形,也許你會哭笑不得,但是說實在的,寶寶這么小的腳丫能穿起媽媽的高跟鞋自如的走路、跑跳,這平衡感也是杠杠滴!
13、蕩秋千
蕩秋千對于鍛煉平衡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到處都有設施,也比較容易實行
開始可以先坐著蕩,等到平衡感更強之后,還可以站著蕩(對于我這種平衡感差的人,別說站著,有些非常規的秋千,坐著都坐不穩,好憂桑......)?
大寶洗澡的時候還拿花灑管子來當秋千蕩,簡直太有創意了,這個難度不低,第一次蕩,因為花灑管子太不平穩,她全身肌肉都繃得很緊,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更好的鍛煉她整個身體的協調性
怎么樣,這些方法是不是很接地氣,很落地的感覺?
有時候,在孩子很多調皮搗蛋的行為中,也許,無形中就鍛煉了他很多能力。
所以,當我們看到孩子調皮時,先不要著急生氣,想想這個行為能帶來的好處,然后適當的引導,引導他繼續探索,引導他學會自我保護,引導他遵守該遵守的規則......
天啊,這兩篇文章寫得我好想人生重來一遍啊,我也想當學霸!!!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讓我們的孩子做個“靈鳥”歡快的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