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應該是個俗人,對于經常出現在網絡榜單,閱讀量超過百萬的圖書,我每次讀時睡的都特別香,而那些在地攤上買的十塊錢一本的盜版書反而讀的津津有味。
我一直覺得盜版書上那些不知名的作家寫的書反而有自己的魅力。
沒有甜得發膩的雞湯,沒有搞不懂的宗教和天文地理,也沒有固執的寫作套路,而更像是給讀者認真的講故事,其中也不時的穿插著自己的理解,雖然片面,但通俗易懂,一直是我零碎時間解悶的最愛。
而今天我要講的就是我其中一本小盜版書里的一個小故事。
當然今天我要講的這個小故事,大家也可以當做一本小盜版書去看,就當我給大家解解悶了。
? 能讀到這本書,其實是一個巧合。
當時臨近春節,爸爸帶我去買春聯,和大人一起購物是一段極為漫長的過程,漫長到你覺得已經天荒地老,一看表,也許才過去不到十秒。
也是碰巧,賣春聯的路上有一個小書攤,我索性一屁股坐在那看起書來,出于從小對三國的喜愛,一本《三國兩晉南北朝》也是瞬間占據了我的雙眼。
也就是那本書,我才知道了從三國的退出到歷史書上的楊堅的開皇之治原來還有那么多波折(讀書少,臉紅),也那么多不遜于三國時代英雄人物,但這些人在歷史中往往只是被輕描幾筆,似乎他們只是歷史長廊中大背景的一部分,而我們關注的,往往是這個時代最宏觀的部分,以及那些時代驕子,而那些細枝末節則完全淪為無足輕重的配角。
雖余者碌碌,乏善可陳,但無論任何時代,既有大人物的風云際會,也有許多小人物的喜怒哀樂,既有扭轉乾坤的宏大敘事,也有那些為之感動的個人奮斗。
這本書中就講述了這么一個人,雖然只有簡單兩頁的描述,但卻徹底征服了我對英雄兩字的挑剔,他可能不夠起眼,但絕對不簡單。他就是南北朝時期南梁的白馬探花,陳慶之。
? 白馬長槍,字子云。與當年長坂坡七進七出的蓋世英雄只差了一個字。
41歲方才獨自領兵,如果北伐渦陽,拿著莫須有的密詔瓦解十三座堡壘算是僥幸,那么護送元顥北上奔襲千里,創造了7000人硬懟10萬魏軍這種軍事奇跡則讓這些質疑統統閉嘴。
他被冠以“白跑戰神”供世人膜拜,短短十幾年的軍旅美得簡直就像童話。
? 而就是這樣一位宇宙級的將領,形象卻和我們想象大相徑庭。
沒有戰三英的呂布的自信,沒有翼德一嗓子嚇破敵膽的霸道,也沒有關公那髯長二尺,威風凜凜的形象,書上記載“陳慶之身體文弱,難開普通弓弩,不善于騎馬和射箭,在勇力方面雖然不至于無縛雞之力,但是也絕不是勇冠三軍,萬夫不敵的猛將。”
這樣的描述似乎很難與“戰神”二字掛鉤,其實呀,陳能夠成為一名將領,也是一個巧合,甚至有點讓人哭笑不得。
? 陳出身寒門的庶族,沒有顯赫的背景,也沒一鳴驚人的天賦,這在對門第出身非常重視的中國歷史中幾乎是蜉蝣于天地,難有作為,但陳卻運氣比較好,自幼就碰到自己一生的伯樂:蕭衍。
蕭衍這個人有一個愛好,喜歡下棋,棋癮一上來可謂廢寢忘食,經常通宵達旦的和人對弈。
而他身邊的人似乎都很難滿足這個“棋癡”,你說您老怎么有那么多使也使不完的勁呢,這時,陳出現了。
書上寫到,陳精力特別旺盛,只要蕭衍想下棋,他隨叫隨到,徹夜不眠仍然奉陪。
因此,蕭衍對這個比自己小二十歲的棋友格外喜歡。
? 正是憑借這一特點,在蕭衍入主建康,皇冠加冕時,仍對陳心心念念,于是大手一揮將他召到身邊,授予他主書職位。
此時陳年僅十八,這對于沒有背景和特殊功勛的他已經是非常高的殊榮,就算只是一個七品芝麻官,就算在別人眼里面他只是皇帝的男寵而已。
他不這么覺得,當他帶上這頂烏紗帽時,他深知自己已經是南梁的臣,為朝廷做出自己的貢獻。他不斷結交有志之士,冷靜地觀察時局政事,只為等待一個機會,可他沒想到這一等,就是二十三年。
? 中年初陣的初生牛犢不怕虎,以摧枯拉朽的姿態攻占著北魏一座又一座城池,他的軍事才能展現的淋漓盡致。
? 渦陽之戰以皇帝親信的身份親自指揮戰場,幾百個人挫敗敵軍增援的士氣,一夜之間摧毀了敵軍4座堡壘,當他把俘虜的頭顱懸掛在陣前,沖天的氣勢徹底突破了敵人內心最后的防線,使敵人本來就不高昂的士氣土崩瓦解。小試牛刀便風云渦陽,是時候向更高的舞臺進軍。
? 與陳的高歌猛進不同,北魏正處于非常混亂的局面。胡太后政變引發了所以人的不滿,爾朱榮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策動了河陰之變。一時間北魏上下人人自危,紛紛投降南梁,其中就包括元顥。
處于考慮,蕭衍決定讓陳慶之率領七千人馬,護送元顥北上稱帝。而在當時看來,七千人北山只是蕭衍做個樣子罷了,但陳硬是將這場鬧劇,成為了他封神的背景。
前有滎陽固若金湯的防守,后有追兵堵截,北魏這次動員了國內最精銳的軍事力量,誓把陳剿滅于滎陽城下。可他們還是失策了。陳深知情勢危急,邊召集隊伍中三千位不怕死的騎兵,身著白袍與敵人展開殊死一戰。
失敗就意味著絕望,騎兵們和陳眼中已經再也看不見生死,有的只有對勝利的渴望。與接近十萬的敵軍碰撞,士兵們臉上寫滿了殺意,猶如餓狼看見待宰的羊群。那些久經沙場的敵人到死也想不明白,在他們面前這些穿著白袍的江南人究竟是人是鬼,為何有如此強大的能量。
十萬人顯得不堪一擊,潰敗的結局,從剛開始就已經注定。三千大勝十萬,這一神跡讓陳名滿天下,至此“白跑戰神”的稱號深深刻在了與之交手的每一個敵人的心中。
? 可陳最終還是輸給自己人,雖幫助元顥成功稱帝,但接下來的猜忌讓本來就不那么堅固的關系變得若有若無。
此時,爾朱榮終于鎮壓下那些反叛自己的勢力,這個曾經在北魏不可一世的軍事奇才終于要和這個無法阻擋的后起新秀對決,天雷勾動地火,血拼了三天三夜,最終居然以爾朱榮損失慘重,主動撤兵。
雖然陳再一次創造了軍事奇跡,但他畢竟沒有三頭六臂,爾朱榮雖不敢再與其正面交鋒,但卻偷偷渡過黃河,繞過陳慶之駐守的中郎城,直接攻擊洛陽。元顥當然是不堪一擊的,他的人馬一觸即潰,其本人也被生擒。
后院起火,援兵也遲遲未到,彈盡糧絕的陳決定撤軍,但爾朱榮豈能放任讓他丟進臉面的后生就這樣離去?不得已,陳只能選擇了深山這一條路,然而時運不濟,陳慶之的人馬在蒿高遇到了山洪暴發,正在渡河的軍隊被洪水吞沒,幸好陳慶之本人幸免遇難。失去軍隊的陳慶之只好化妝為一個僧人躲過爾朱榮大軍的搜捕,逃到豫州,在豫州得到當地人的幫助,才輾轉返回南梁。
? 回到南梁,他被任命為南梁北方戰區的最高軍事指揮,其后的大大小小幾十場戰役竟是未嘗一次敗績。五十六歲那年,這位神一般的人物因病逝世。一生成績也被編成了一句民謠廣為流傳:“大將名師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 ? 小舟從此逝,江海度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