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到一對異地戀情侶的困惑:
“女主和男主是一對堅持了兩年異國戀的情侶。雖然客觀條件很有限,但兩個人的感情一直非常好,幾乎沒有吵過架。
臨近畢業,兩個人為了可以和對方有更多的時間相處,都選擇了改變自己原本的行程安排,在同一個城市一起讀書工作了半年,但之后兩人又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城市,被迫分別兩地。
但正是這樣一對半年都不吵一次架的情侶,最終還是因為異地的問題引發了矛盾。而據女生說,矛盾的點在于:他們誰也不想離開自己的城市生活,都希望以后對方來自己的城市發展。
她的問題是:她到底該不該放棄?”
這對情侶面對的問題非常普遍,怎么解?我也不說理,我就請我的朋友 Hermione小姐 來講一下她的四年異地異國戀如何越愛越深。實例總比道理有意思嘛。
Hermione:
我和老公戀愛三年,結婚一年,其中異地兩年。
第一年我們飛來飛去找機會就見面。第二年他中斷他的工作,搬來我的城市我們一起生活了一年,相處和諧。第三年他又回去重新工作了,現在第四年我們結婚,我搬到了他的城市。
我在他的城市旅行的時候認識他,然后很快就認出了對方是對的人生伴侶,盡管我很快就回了自己的城市,但是感情發展還是很迅速。那時我寧愿花一天時間在路上飛過半個中國去看他,也不愿意去見30分鐘就能見到的相親對象,這應該就是真愛吧。異地戀的地理距離的障礙,我們就靠飛機票解決了。當然我們也知道知道長期給航空公司做貢獻不是長久之計,我們兩個戀愛的時候也都過了“只要此時擁有,不求天長地久”的年紀,所以我們開始戀愛不久就開始打算以后了。
其實異地戀怕的不是異地,而是怕兩個人沒有達成"將來我們是要在一起生活的,我們應該為此做任何努力"的共識。看不到前途的戀情別說異地,就算本地也難長久。有了這個前提,接下來就是具體方案,討論這個方案的時候應該把兩個人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如果對方真的是你的人生伴侶,就不要去單方面計算得失。
我和老公剛剛確立關系不久,我們對將來的打算是(或者說他單方面迅速決定了)下一年搬來和我住。我們相遇的時候彼此都已經經歷過幾段感情,對自己要找什么樣的人也有了成熟的認識,那時我們很快就能確認對方是我要的,但是這還不夠,接下來我們需要共同生活來印證這個判斷。當時老公的工作還很不錯,事業繼續進行下去也在上升期,但是來我這就是中斷他在那邊的發展,可能一時半刻在我這邊也沒什么確定的工作機會。但是他來過我的城市,看到我當時的工作生活狀態很好,他不要我放下一切,這樣的搬動對我影響太大。如果需要一個人搬動來達到共同生活的目的,老公說,他搬,就當他在經年的緊張工作中放一年假。
然后他辭了工作,告別那里的朋友,只有兩個行李箱,就結束了那里五年的生活。到了我這邊,放下工作,專心學習了一年中文。不工作當學生的好處是有很多生活的時間,我也是自由工作者,所以我們有很多時間交流、磨合。第二年過去,我們發現這一年生活在一起也很和諧,沒有深層矛盾,所以更堅定了當初“TA就是那個對的人” 的判斷。
第三年他又回去重新開始他的工作,這一次可能要幾年持續的努力,所以我們沒有太大的異議就決定第四年我去。雖然從實際來說我現在手上正在進行的事業會因為搬到異地而放緩也許一兩年,也許三五年,但是我的愛人在哪,哪里就是我的家,事業一直都能做,家庭分離的時間卻不可追回。當初我老公放下、中斷的那一年事業,換來的是我的安穩、我們在戀愛最重要的階段深入了解彼此的機會,對未來人生伴侶選擇的確認。現在我放緩我的事業,換來的是他的職業迅速上升期、我們在一起摸索將來的發展方向,而不是各自為政(這樣很難控制兩個人的發展條線是朝一個方向)。
所以當異地的戀人把兩人作為一個單位來考量,才不會有為了各自發展相持不下的局面。當然,若要兩個人都認定我們倆就是共同進退的利益體,說到底,還是需要你找到那個對的人,你生命中的那一個。
——————————————————-
聽完Hermione 的故事,還是忍不住想說,異地的戀人們的確面臨更多挑戰,而地理上的分隔只是這種種挑戰中最小的那種。異地戀中的核心問題,是雙方關于將來的共識。 異地戀需要雙方都有成熟的心智和足夠的愛商來面對。至于更細小的問題,比如想見TA的時候見不到,想有人抱抱可是抱的是空氣,別人有戀人就在甜蜜虐狗我有戀人可是仍然沒有人陪,想和TA聊天可是消息也不能及時回復,……,……,相信我,這些都是小事,一個人如果成熟理性,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已經找到了靈魂伴侶,并且和TA有確定的未來的時候,是不會為這些小事期期艾艾的。
如果你還是憂慮困惑,也可以來和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