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那么多年書,這個高效的閱讀方法應該早點知道!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疑問:

要讀的書那么多,我該從哪本開始呢?

怎么樣像讀書達人一樣,一年內閱讀上百本書?

為什么讀完了一本書,卻不能用簡短的幾句話概括主要內容呢?

或者花了很多時間讀了很多東西,卻又好像完全沒有讀過?

...

如果你常常有這些問題,那么,說明你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有些人讀書速度很快。?阿加莎·克里斯蒂每年讀200本書,扎克伯格兩周讀一本書,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一天讀一本書,如果夜晚足夠安靜的話,他一天能讀兩到三本書。

不僅是這些名人,在我身邊也有很多比較優秀的人都喜歡讀書,每周會堅持讀很多書,而且涉獵廣泛,文學、歷史、哲學,還有一些工具書等都會讀,所以他們的知識面很廣,掌握很多的資訊,聊天時總是能侃侃而談。

據調查統計,中國的政商領袖,99%的人都有每天閱讀的習慣!世界上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排名第一的是猶太人,平均每人讀書64本!

這可能就是為什么猶太人那么聰明,成功的人士總是越來越優秀的原因。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游走在網絡媒體獲取資訊和知識,但碎片化的信息快餐會讓我們逐漸膨脹,而讀書可以引導我們系統化思考,深度閱讀能讓我們知道原來自己是那么渺小。更寶貴更完整的時間,還是應該留給圖書。

讀書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之舉,無論處在哪一個社會階層,都能以較低的成本像上流社會一樣汲取知識的營養。不過,如果能掌握一些讀書技巧,會讓我們更快速、更高效的閱讀。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個讀書方法,叫做SQRDR閱讀法,它有助于提高大家的閱讀速度和質量。

SQRDR代表閱讀的五個步驟:

瀏覽(Skim)

提問(Question)

閱讀(Read)

畫邏輯圖(Drawing)

復述(Recite)


1. 瀏 覽

在閱讀前先瀏覽一遍書籍。快速看一下序言部分,了解本書的主題內容,并在腦海中將書籍歸類為某個類型,知道自己讀的是哪一類書。

然后,研讀一下目錄頁。目錄頁是作者花了很多時間來創作的部分,有些書籍的目錄設計地非常精美,讓人看一眼就有想讀的欲望,所以可以花些時間研讀。目錄通常是對一本書基本架構的概括,能讓你從全局了解書籍要旨,就如同旅行出發前要看一下景點地圖一樣。

之后,用2到3分鐘時間快速翻看一下整本書,查看本書講述的內容和形式,一些總結性的段落也可以簡單略讀,瀏覽完之后預估要用多長時間來讀完這本書,形成全局觀念。

2. ?提 問

瀏覽完之后,我們需要去提出一些問題,把這本書當做一個老師,看看閱讀過程中能否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

這個步驟需要有意識的努力,有著一些潛在要輸出的目標,能夠使讀者進入主動閱讀的狀態,而主動閱讀是掌握材料內容最好的方式。

不帶著問題去讀書,一種可能的結果就是,翻完之后,合上書本,大腦一片空白,或者只記住了書中的幾句話,這不是在讀書,而是在消遣時間。

對于一本書,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訴求,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問題,比如:

1)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是什么?

2)作者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論述主題的?

3)這本書說得有道理么,對我的啟發在哪里,跟我之前讀過的書有哪些區別?

4)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得到什么樣的知識?

一開始提出的問題可能并不恰當,需要我們在閱讀過程中不斷補充和完善,重點是要有這樣一個過程。

帶著問題去讀,我們就不至于在讀一本書時打瞌睡了,不至于眼睛已經不知不覺掃過了一頁,而腦子中還在想著下一頓飯要吃什么呢。

3. ?閱 讀

這個部分就是進入了認真閱讀材料的階段,為你的問題不斷尋找答案。

在這條路上,我們需要有一點專注度,為了避免分神,除了提問題、積極思考外,還需要學會一些“放下”的功夫。

比如說在這段時間內,盡量放下一些不要緊的事情,盡量放下手機(我會把手機調成靜音且非振動狀態,然后扔進包里)。

還有,做筆記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個人做筆記的喜好不同,有些人喜歡保持書面整潔,容不下書中有污點或者折痕,筆記都記在了本子上或者第三方軟件中;而有些人習慣在書中勾畫、做筆記,留下印記證明自己曾經走過這本書。各習慣之間差異不大,效率足夠高就可以。

我習慣了用不同顏色的筆在書上涂畫、在邊角上加注釋,我不介意書變得有多臟亂,我介意的是書在那里,而我從未翻過。

這個閱讀環節想要讀快一點,也有一些可以借鑒的小方法。

1)給自己設定一個截止時間

我們知道,有些時間段里看書的效率特別高,比如在書店等人的時候或者坐地鐵的時候。

因為等的人快來了,或者地鐵的目的地要到了,所以必須在短時間內翻完。

這個方法用在平時閱讀上,可以一天安排多個半小時讀書,時間到了之后要做其他事情,比如看教學視頻、做運動等,那這集中的半小時就會更加珍惜。

2)利用雙手訓練自己的眼睛跟著章節段落移動

艾德勒曾經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到過一種方法,將大拇指與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這個“指針”順著一行一行的字移動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覺的還要快一點。

強迫自己的眼睛跟著手部的動作移動,繼續增快手的動作,逐漸地,你就會發現速度已經可以比以前快兩三倍了。

我們的手此時就像是個計時器,不只負責增進你的閱讀速度,也能幫助你專注于你所閱讀的東西上。

3)如果時間很緊迫,就只看核心章節

如何定義核心章節?有兩種可能:

第一是自己不熟悉的部分。大家都有了這么長時間的積累,很多內容也都有了一定的涉獵,跳過無妨,將精力聚焦到不懂的部分,也能有很好的收獲。

第二是總結性的內容。一些暢銷書特別是經管類書籍,都會在章末或最后給出總結性的觀點,時間不夠的時候快速掃一遍,不懂的部分標注出來,再找到對應的部分做深入了解,這也不失一個有效率的方法。

最理想的閱讀是一目十行,且知道在講什么。根據之前看到的案例和我的感受,高質量的速讀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要夠專注,但卻是最燒腦細胞的,需要大腦異常興奮活躍。

4. ?畫 邏 輯 圖

完成第三個步驟之后,接下來就是拿出一張干干凈凈的白紙(也可以是筆記本),根據閱讀階段中殘存的記憶將書本的內容繪制在里面。

這個時候你無須考慮是否全面美觀、一些總結是不是作者想要傳達的觀點等,想到什么就畫什么,開始去做最關鍵。

如果內容很多,可以考慮思維導圖,可以手繪也可以利用專業軟件,關于思維導圖的軟件很多,這里推薦XMind,一些快捷鍵非常好用。

繪制導圖時,可以從核心論點出發,分解出次核心論點,再發散出論據。


↑ 如何閱讀一本書思維導圖

而如果內容不多,則可以直接使用一些邏輯關系,比如遞進關系、并列關系、總分關系、因果關系、對比關系、條件關系等。

初步畫完邏輯圖之后,這一步驟還沒完!還有一個重要過程就是完成邏輯圖!

在畫邏輯圖的時候,我們大概知道了自己沒記住的部分是什么了。此時打開書本,完善對應內容。

之前劃的線、折疊的章節以及做的筆記也有了作用:能幫助我們快速定位對應的知識點。當這個邏輯圖得到完善后,整個框架也就搭建清楚了。

5. ?復 述

最后一個步驟,就是復述書籍內容,這是我認為非常重要的環節。辛辛苦苦花了很長時間把書讀完、整理了一些自己看著都會感動的筆記,如果不能用幾秒鐘講述一下書籍的主要內容,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

我們需要做的,是再次合上書本,可以拿著自己繪制的邏輯圖,假設面前站著一個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向他將其復述一遍。如果能夠比較自如地將道理說清楚,那么書籍的主要內容便基本掌握,書便沒有白讀。

這也是檢驗記憶力和理解力的一種方法,這個方法適用于各類干貨、工具類書籍文章,自己曾經嘗試過多次,屢試不爽。

掌握了上面SQRDR閱讀法的五個步驟,快速高效地閱讀大部分書籍都不成問題啦!!


另外,我還想補充一點,如果時間允許并且你很有意愿的話,可以進行“主題閱讀”,也可以叫做“比較閱讀”。

將本書的部分內容、章節和之前或者同時間段內讀過的書進行比較,分析本書的優勢和劣勢,多方面、同主題進行對比,做出自己的判斷和思考。

這是高層次的閱讀方法,需要讀者讀過很多書或者同時間讀多本書。主題閱讀是最主動、也是最花力氣的,但卻是收獲最大的閱讀活動。這需要長時間的修煉。

在閱讀上,沒有量的積淀,就難有質的飛躍。

希望大家都能飽讀經書、活學活用,實現自己的閱讀目標。

最后,給大家推薦3本關于“怎么閱讀”的書籍吧:)

a. 《如何閱讀一本書》[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

這本指導人們如何閱讀的名作,自問世以來,就一路暢銷。

在書中,作者將閱讀分做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這四個層次是漸進掌握的,每一層次都代表不同的閱讀境界。

b.?《越讀者》?郝明義

本書的作者是臺灣著名出版人,他將閱讀同樣分為了四類:

主食閱讀——生存需求閱讀。

美食閱讀——思想需求閱讀。

蔬果閱讀——工具需求閱讀。

甜食閱讀——休閑需求閱讀。

恩,很像菜譜。

3.?《超級快速閱讀》(德)克里斯蒂安?格呂寧

本書是作者通過親身實驗總結而得,教你如何在短時間內通過思維導圖、閱讀卡等方式掌握書本重點信息。

此書最大的特點是介紹了很多新的快速閱讀方法以及時間管理方法,這些方法同樣適用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本次就分享到這里吧,祝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閱讀這件事越早越好,但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100種愛上閱讀的方法,總有一種適合你娃的】 《幫孩子愛上閱讀的...
    洋的書屋記閱讀 1,890評論 0 24
  • 反求諸己,顧名思義當我們遇到事情不順或是人際關系不順時,多從自身找原因,自我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或不對...
    王朋彥閱讀 626評論 2 3
  • 一. 安裝 補充說明:Homebrew是一個包管理工具,類似于Red Hat中yum工具,Ubuntu中apt-g...
    Just_go閱讀 608評論 0 0
  •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回答“人為什么來到這個世上”,他的答案是“是為了比出生時有一點點的進步。或者說是為了帶著更美一...
    吹西閱讀 566評論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