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之所以能達到去浮清躁的效果,是因為古鎮還是原汁原味的古鎮,古鎮人還是本分本色的古鎮人,外來的如我等般的俗人再多,也驚擾不了他們千百年來的生活秩序和作息規律。而我們,就像行走在一幅水墨畫中,路過,便過了,仿若不曾來過,痕跡全無。
然而,如今的古鎮已經與我記憶中的模樣漸行漸遠了,過度的商業開發令古鎮全然褪去古樸、敦厚、純良、簡單的本色,取而代之的是一點兒也不遜色于大都市的銅錢氣兒。再加上晞寶還小,于是,自然而然地,我和先生去古鎮的次數也就屈指可數了。
等到先生提出帶著晞寶再游古鎮時,我當然舉雙手積極相應,讓小妮子沿著爸爸媽媽曾經的足跡好好感受一下與城市不一樣的風情。可是,在目的地的問題上,先生和我卻有了分歧,他一直獨獨鐘情烏鎮,而我始終念念不忘西塘,他喜歡烏鎮是因為烏鎮完全商業化的規劃和運作已經使得巷道里弄、飯店餐館近乎標準化,古鎮人全部搬至鎮外生活,而這在我看來烏鎮已然失去了古鎮應有的家常氣息和各家各戶的生活狀態,這一點,至少在我記憶中的西塘還不曾“墮落”至此,畢竟人家的引以為傲的宣傳招牌就是“西塘,一座生活著的千年古鎮”。
盡管先生最后“妥協”了,但是他的思考卻沒“屈服”,他說“你不喜歡烏鎮,是因為它過于標準化,可是,我想了想,好像我喜歡的就是這種標準化運作,也許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區別吧,你們可能更喜歡個性化多樣化的東西”。先生說罷,我覺得有些道理,再仔細琢磨琢磨,沒想到,這道理就琢磨得有點大發了……
男人的簡單標準化需求,女人的個性多樣化追求,似乎是與生俱來的特性,難道是基因決定的么?我乃普通人一枚,搞不明白如此深層次的根源,既然無法透過現象看本質,就只好一依據本質看現象了。
首先外在方面,男人的衣著裝扮從款式到顏色、材質,無非就黑白藍灰這幾個經典的搭配,以及純棉、絲麻等用材,目標是:簡潔清爽最好百搭。而但凡跟女人有關的東西,從形式、款型到顏色、材質,無一不是琳瑯滿目眼花繚亂,顏色上沒有限制,只要是這地球上能找到的,都可以用來制衣做服,材質上也是絞盡腦汁,真絲、純棉、莫代爾、亞麻、絲麻、喬其紗、皮革、毛呢、化纖等等,以不同的觸感質地體現不同的風格,目標是:豐富多彩可以搭配各種場合還得體現純個性化最好獨此一家絕不撞衫。
其次內在方面,男人喜歡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考慮問題把握大方向,較少拘泥于細節,不糾結于毛細,更不會把問題舉一反三掰開了揉碎了想到十萬八千里遠連八竿子都打不著地自尋煩惱。而女人則正好相反,總喜歡把原本簡單的事情想的無比復雜,把一個原本無心的問題剖析出千百種可能性然后杞人憂天庸人自擾。
所以,想了這么多男人和女人在標準簡單化和個性多樣化方面的顯著差異,讓我對兩者在感情問題上大不同的原因有了新解釋。
都說男人比女人花心(當然,女人也有花心的,這里說的是大概率事件),尤其是有了錢占了權更不用說“財貌雙權”的男人。暫且拋開來自那些主動投懷送抱為物質求包養不擇手腕不顧廉恥的誘惑,單就男人和女人自身而言,按照能量守恒原理,簡單標準和個性多樣這兩種特質應該是守恒的。因而,正因為男人一直都生活在種種簡單和標準化的世界里,并沒有太多的選擇,他們對妻子之外的個性多樣的女人就有了好奇心,甚至內心的小欲望還在期待某種多樣化的體驗,最好能達到“外面彩旗飄飄,家里紅旗不倒”的境界。女人則因為一直面臨著日常各類繁雜的個性多樣化的選擇,精力已經被大大分散,選定愛人便放心相守,希望能簡簡單單地一路走下去。
你看,我這稍一琢磨就摟不住了,想遠啦想遠啦。回來再收一下吧——甭管做何解釋,無論什么原因,有一點是肯定沒錯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欲望,而且欲壑難填,而人之所以為人區別于禽獸,就在于我們是一群有理智廉恥有自控能力有道德底線的高等生物,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否則,跟禽獸又有何區別?
簡單標準也好,個性多樣也罷,身為男人還是女人,我們從根兒上就沒有任何選擇權,那么,就各自守著各自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盡一個人的本分吧!
標準化男人,多樣化女人
undefined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