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九月份最后一周進行了第一單元測試,綜合兩個班的情況,小結如下:
一、試卷情況:本卷滿分60分(正式考試一般是60分基礎分+40分作文分),36分為及格分。最后寫在卷子上的分數有一紅一黑兩個。紅色的低,是卷子上結出來的分數;黑的高,是將紅色的分數除以0.6后得出的(意思是將整張卷子折合成滿分為100分)。
? ? ? ? 本卷的難度在初中語文卷中算較簡單的,難的大題型,例如詩歌鑒賞、課內外古文和綜合實踐等都沒有放進去,因為進入初中后還沒學。
? ? ? ? 本次測試兩個班都只有十個同學左右及格,最高分為46分,折合成百分制約為77分。卷子上默認的送分題為詩歌默寫和音漢互注,選擇題最后一題及卷面分,共21分。
二、共性問題
? ? ? 本次測試卷不難,但分數普遍偏低,有以下幾個情況:
1、很多同學對于語文的感覺還停留在小學里,主動性較差。體現在:上課的發言不積極(實際上是思維沒有跟上);經常要提醒才做課堂筆記,個別同學上課記不齊就聽之任之,下了課也不找同學補齊;詩歌默寫和詞語部分是在平時上課文時一路默過去的,考前是不會再綜合默的,幾次三番提醒同學回去復習,可惜到卷子做出來,全對的同學幾乎沒有,非常遺憾。這兩個部分是默認應該全對的,最多錯兩三個。
2、小學的語文卷子,背誦的內容很多,占比分也很大,但是初中的卷子開始轉為以能力測試為主(即靈活的題目教多,閱讀作文占大比分),背誦的只占10到15分,此次卷子實際上給的背誦分偏多了。卷子內容的變化使得很多孩子很不適應。
3、此卷閱讀理解題目其實偏簡單,但很多同學大量失分。原因大致有:
(1)語感和理解能力差,不太理解文章在說什么。這其實是很要命的。理解能力需要通過大量長期的閱讀來進行提升,不是短期內能見效的。有些孩子小學的閱讀量少,導致這部分能力差,到初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彌補。
(2)畏難情緒、浮躁心理。一看文章不太能理解,或者說有部分孩子還沒看文章,只要進入閱讀理解部分,這種情緒就浮現,不肯好好地耐心地去把文章仔細看完。常常有種心理暗示,閱讀理解么總歸難的,我做不了什么題,隨便做做吧。實際上閱讀理解的題目難度也是有梯度的。不會全部難得做不了,有些只要靜心在文中找答案就行。有些同學對于閱讀理解的一些基本答題技巧接近于空白。
(3)審題馬虎。這實際還是浮躁心理。此次閱讀理解設置了一題送分題(第一篇閱讀理解第一題),有一些同學答案之莫名其妙超出了我的想象。
以后的語文學習建議:
? ? ? ? 目前的優勢是絕大部分孩子在進入初中后還保持著積極向上要努力的心態和熱情,家長們要鼓勵和幫助他們將這種狀態盡量延續下去。客觀地指出孩子的優勢劣勢和努力方向,及時表揚小進步。
? ? ? 鼓勵孩子有空多看書,起碼保持每天看十五分鐘書,養成好的閱讀習慣,以培養語感和理解能力。
? ? ? ? 養成及時預習和復習的習慣。盡量把時間花在默寫前的準備工作上,不要忙于之后的訂正重默。實在不行,那也要當日事當日畢,不要把這些工作拖到第二天,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單元小測前要有自己復習意識。
? ? ? ? 如果有閱讀理解帶回家做,不要讓孩子在網絡上抄襲,充分運用字典和自己的腦子。
? ? ? 當然上課認真聽,多動腦之類的就不再強調啦。
? ? ? 希望孩子們都能越來越好地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