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多月的實習,說長也長,說短也短。但清晰記得我們出發的那一刻。按說也不是第一次出去實習了,唯一的區別在于,這是我們自己選擇的單位,所以非常珍惜這次機會。也實實在在的學到了東西。
25號一大早我們就出發了。做了一天的火車。到達武漢,又是打車又是坐地鐵,直到晚上才抵達公司總部,我以為這就是我們接下來幾個月“要奮斗”的地方。顯然不是,等待我們的是福建,江西九江,洪湖,浙江開化,各個地方跑。
第一個去的地方是泉州,我們這次項目任務是,福廈線鐵路軌道監測。在學校的話,我們學到的大都是理論,雖然也有實訓課,顯然與我們外出實習是有很大出入的。
在項目部,我們聽從項目經理的安排,按時完成每天的任務。一開始我還以我是“實習生”的心態來對待工作,交給我的任務完成就好,其他事我不需要操心。
有一次特殊情況,部門總經理開車帶我們去工作地點,讓我們用奧維地圖(正式員工工作必須用到的工具)幫他導航。我們幾個實習生瞬間傻眼了,都沒有下載奧維地圖。
期間教導我們,你們也來了有十多天了,你們應該主動去學些東西,怎么架儀器,怎么找點位,怎么操作儀器。
由一開始的被動工作,到后來的主動工作。我不在以一個實習生的身份看待自己。我要現在正式員工,甚至正式組長的身份看待工作。
每次發出任務后,我會第一時間看看我們今天的任務表,看看我們今天要測多少里程,多少cplll點,等等對我們的任務有一個簡單的了解。
走之前,我會清點我們要用的工具,儀器棱鏡,桿子,尺子,對講機,等等(即便不該我負責)。
在工作期間遇到的問題,比如:為什么要重測,聯測xplll點什么意思。怎樣方便找cplll點……等等。都會想辦法解決,自己能解決就解決,解決不了的就問自己的組長。工作中我很少抱怨,寧愿多做點事情,特別是那些沒有技術含量的活,也培養了我不怕吃苦,愿意奉獻的精神。
每次休息期間,部門經理讓我們去練習儀器。我也非常積極,我總這樣想,不僅有老板發工資,還能學到東西,多好的事情。
這次實習讓我懂得了,工作的不容易,體會到了父母的艱辛,知道了別人的高薪不是白拿的。為了完成任務,即使下雨,我們也要把任務干完。為了趕工期,我們不得不加班加點。看著他人拿著高薪,因為他們擔著一定的責任。
一位組長和我說過,你想盡快轉正的話,就多學點東西,把還學的技能都學會,這樣到時候你才有資格和經理談條件。他也會主動找你的。
我不在看重工資的多少,而是學習很多的東西。
這次外出實習我懂得了:
多做事:就是多做些那些本來自己可做了不做的事情,比如:上班時,多拿些儀器,期間多跑腿,回來后幫助整理數據,每次換地方時,去主動清點儀器。
多交流:特別是一開始去的時候,有好多疑問,問題不知道,需要多問。或者,多和自己的同事在一起,就會多了解下關于我們項目的一些情況。
多學習:看看項目經理怎么下達任務的,開會的時候都講什么內容。在鐵道上都注意什么,怎樣校準水準儀,怎樣架儀器架的更快……等等
(當然有些需要更多的實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