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些恍惚還在16年12月,很久沒有經過這么充實有序的工作和生活了,2017年對我來說會是工作和生活轉變特別大的一年。工作性質經過12月份的過渡,1月份正式調轉到保險公司從事營銷工作,這個跨度很大,既是意料之外,卻也在意料之中。
一、一月整體分析
一月份目標完成率不高,設想的情況和實際工作的要求完全不同,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投放在新公司的安排,個人制定的工作和學習的計劃基本推翻。我覺得影響不大,原本的月目標就是自己的一個設想,執行的時候還是以公司的要求和安排為準。剛開始的一個月當做適應和過渡期,以后工作方面的目標設定要與公司的要求和安排相一致。
有一些計劃外的事情變成重點,比如改名字,辦理手續,提交資料前前后后跑了一個星期。耗時太長,改名字的事又涉及到新公司入職的問題,更多的牽連到第一個月能否拿到工資的問題。
總的來說,開年第一個月,沒有進入狀態,有些忙亂。
核心目標完成情況:
1、達到公司要求3000元新人業績。這一個目標只能說是暫定的,對公司的薪資規定不太清楚,只是考慮用清晰可達成的“數據”激勵自己盡快融入新公司。由于受到身份證變更存在時間差的問題,一直辦理不了入職,沒有營銷人員的工號就不能從事保險銷售。
用了3周的時間參加公司的新人培訓,這個是我制定目標之前完全不知道的,“順利通過公司的新人培訓“和“挖掘有購買意向、有購買能力的客戶源”才是1月份的最終目標。
2、啟動全年的學習和閱讀計劃,制定學習計劃、策略和方法。這條目標在原先設想的時候很好,經過1個月,自己完全忘記了這條目標。沒有具體安排到周次,在制定完計劃之后沒有再看過。
更多的考慮變成了讀書、做筆記,一個勁想著“做”,結果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閱讀和學習的目標都沒有達成。忘記對全年的學習進行一個系統的規劃,可能執行的過程中會發生變化,但是學習同樣要有目標、有方向。放到2月份的計劃中,要求自己完成。
3、學完《會計實務》資產部分,并做完相關練習,總結知識點。完成《存貨》和《固定資產》的學習和筆記,做完《存貨》練習。閱讀《世界上最簡單的會計書》,讀完1/2,對建立會計思維很有幫助,看似簡單的“銷售檸檬汁的小攤”,用數據計算幫助我找到財務報表的邏輯思維,找到我想要建立“會計思維”的途徑,很大的一個收獲!
二、各領域情況分析
1、工作:第一次接觸銷售的工作有很多東西要學習,早上參加公司的培訓,下午的時間利用公司提供的客戶資源約見客戶,打破之前對銷售工作的偏見。學習約見客戶的話術,話語中嚴謹的邏輯關系,從心理學的基礎出發,短時間內快速準確的表達出談話重點。。。無論從思考模式,還是內在性格的鍛煉,都是我特別需要的。
2、生活:公司作息時間的變動,原本中午的瑜伽練習也被迫打亂,練習時間變少,而且不固定,感覺身體四肢肌肉僵硬。爸爸和外公生病住院檢查,往返醫院。
晚上睡覺的時間越來越晚,基本在12點半左右,早上起床的狀態越來越糟,開始一天的忙亂,惡性循環。
3、學習:主要是對新工作中接觸的新知識的學習和體驗。自己安排的學習沒有進入狀態,什么書都想看,什么都只看了一點點。下午回家的時間大把的被浪費。
三、問題分析
1、對自己安排的學習散漫被動,沒有進入狀態,以致于沒有完成既定的學習計劃。下個月要做好學方面的規劃,在有學習狀態的時候多看多思考和記錄,找到積極主動的原因。狀態不好的時候,同樣要記錄分析不想學習的原因,多試幾次,找出自己最根本的問題。
2、時間記錄沒有做。忽然發現我有個問題,只想記錄自己投入的大塊的時間,且必須有所收獲,不愿意記錄瑣碎、感覺沒用的時間。如果這一整天自己覺得沒什么價值就不想記錄也不想回顧,結果一天下來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連續幾天是這樣的情況,那么幾天內什么痕跡都沒有留下。。。時間不知不覺中溜走了,而自己還是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這么一想,這個問題挺可怕!記錄自己工作和學習的時間,其他的暫且不記,期末的時候看看我用了多少時間,浪費了多少時間,用了的時間有有哪些產出。
四、一條感悟
1、月初制定的計劃是設想,如果與實際執行情況不一致,記錄這個變化的過程,找到不一致的原因,進行調整,讓計劃更加有利于執行。
2、在對銷售工作還不明所以的時候,不要輕易制定業績目標。
3、晚上睡的晚,早上起得晚,匆匆忙忙趕時間上班,暈暈乎乎一早上,下午的時間又容易犯困。。就因為早上晚起得一會,一整天都在趕,趕來趕去時間浪費了,忙了細碎的事,卻把重要又大塊的事情忘記完成,陷入惡性循環!把要做的事都提早一點點,時間會不會反倒充裕,一切處理得井井有條,良性循環?要讓自己嘗到甜頭。
五、下個月的主要安排是什么?
1、工作方面:重點是在師傅的幫助下,靠自己的能力發展一個客戶,且可以長期合作和維持的優質客戶。
2、學習方面:審視和思考學習目標,明確學習的方向,不要想東想西,患得患失,一門心思持續做,安靜等待結果,月底時看看自己練習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