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高中學歷、曾無家可歸的美國小哥,自學編程成為谷歌工程師

題圖:pexels

前幾日我在網上看到這個真實故事,不長,但很受打動。譯成中文,分一羹暖心雞湯給更多也在自學編程的讀者們續雞血。

英文原文請戳文末參考鏈接。

版權屬于原作者。

譯版略有增刪,額外出處均已特別標記。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關于 Wyatt Arent 的故事。

Wyatt 出生于弗吉尼亞州一個極度傳統的家庭。Wyatt 從小就對科技有濃厚的興趣,但他的父母從沒支持過他對科學的追求,甚至拒絕了支付 Wyatt 的大學學費。

看清現實的 Wyatt 在高中畢業后就義無反顧地離開了家。起初他無家可歸,由于沒錢只能節衣縮食勉強度日。他整日泡在公共圖書館,只有在那兒他才有機會盡情地滿足自己的求知欲。

Wyatt 對計算機科學尤其感興趣,在大量涉獵計算機知識時,他無意間在 Youtube 上發現了兩節 OCW(MIT的在線課程網站)的課程視頻——Eric Demaine 教授的算法課和 Tom Leighton 教授的數學課視頻。接著 Wyatt 順藤摸瓜找到了 OCW 的網站,繼續在那兒看完了所有算法入門和計算機數學課視頻。Wyatt 說,這兩門課程大大鞏固了他原先的計算機知識,同時讓他看到自己在算法和數學上還有很多理論漏洞。


成為一名程序員

后來他找到了一份程序員的工作,但他很清楚自己還需要學習更多更深。

“作為一名完全自學的程序員,我很清楚自己尤其需要強化理論基礎知識。那是我的弱點。你只有深刻理解了編程的底層知識,才能真正獨立思考程序該怎么寫才能更好更快。補齊基礎知識之后,才有可能開發更高性能的程序。”

—— Wyatt Arent


去谷歌工作

在積累了一定工作經驗后,Wyatt 也更有自信了,為自己設定了更高的目標。

Wyatt 想試試看自己能否在谷歌找到工作,于是就遞了求職申請。面試時,Wyatt 講述了自己從零開始自學編程的經歷,面試官對他的經歷印象特別深刻,并稱贊 Wyatt 是個堅定勇敢的人。

最終,Wyatt 也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得到了這份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谷歌工程師的工作。

#EmpowermentI started with zero dollars and zero help. Many say I was born unlucky. I’m lucky to have been born. Success is in us all!

最一開始,我沒有一分錢也沒得到任何幫助。許多人說我很不走運,但我覺得自己能來到這個世界就已經很幸運了。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功。

—— Wyatt Arent 推特

21 Mar 2017

Wyatt 現居美國硅谷,是谷歌的一名工程師。


譯者后記:

我很贊成 Wyatt 的這番話:

“[學習新技能] 可能會很痛苦。但如果你真的非常非常努力,同時真正相信自己,再加之強烈的興趣,那你就可以達成任何目標。”

我對“可以達成任何目標”這句美國特色持保留意見,但我覺得信念對于自學者來說確實無比重要,有時甚至比個人努力還重要。由于自學這個設定,沒有老師督促也沒有同學可以相互比較一起討論,一個人有時就會陷入自我懷疑+對未知的恐懼這個極度不愉快的消極循環中去——“這個問題花了三天還沒解決,我是不是太笨了?還是我根本就做不來這件事?”“啊好難……花這些功夫會不會到最后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如果你在學習新技能的路上曾產生過類似的想法——你真的不是一個人 You are not alone!信念從哪兒來?我認為,一從確認自己的能力中而來(絕對要慶祝自己的每一個小進步!),二從與同行(xíng)者的互動中而來。當然對于極少數天賦異稟極度自信的人來說,有無同行者都無大礙。但我相信對于絕大多數人類來說,同行者的存在是極大的鼓舞


Ref: http://bit.ly/2y050ef


謝謝你的閱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