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兒郎當

2013.1.22

注:這是一篇流于表面的嘮嗑文。嗯,等理得更順一些,寫一篇心得~

最近比較忙,剩余時間比較少,也沒有什么特別想說的,于是。。或者換種說法,以前那半年實在太閑,最近工作上了,一時措手不及。

說說工作吧,有很多不讓人滿意的地方,但確也存在可取之處。讀書這些年,在學校也好,在家里也好,我給人的形象總也離不了吊兒郎當,但凡被打上這個標簽的人在少許時刻會感到沾沾自喜,比如會想:如果我認真努力,一定比現在好多了。其實,這不過是眾多不能成為更優秀的借口之一。再有就是沒有如果這事,根本就沒有。吊二郎當用于生活是夠的,但是攤上工作就不好了,給人不靠譜不上進的印象,即使你真的有努力。

最近一個月,有時會覺得在火中灼燒,認為自己渾身是傷,輕輕松松的就被敵人入侵,很多時候想發火,但找不到理由,因為別人說的是對。很可怕,也很可喜。

公司強調一種很嚴謹很日式的作風,和之前的我吊兒郎當的風格格格不入,難免發生碰撞。

比如:

模糊用詞:生活中還是寫作中可能大家都能看到,我頻繁使用可能、也許、大概、差不多這樣的詞語,給人不明確的信息,要明確不要模糊,給出明確的回答更讓人信服,是還是不是,是多少,是什么時間。。。

量化:我在寫周報時,對一個問題的處理方式是多讀/寫/思考,這樣就太過泛濫,要細分到為了解決該問題要花多少時間讀,多少時間寫,要收到什么效果。計劃何時開始,計劃何時完成,這就是細致。

簡單說了兩點,我有很多毛病,尤其是現在有點職場的樣子,不再像以前那個工作那般散漫無章。突然想起一件事,上周去簽合同,對方言下之意說我不禮貌,我也更不禮貌非要問個所以然,后來得知是一個手勢,填完了表,見她很忙碌,我舉手示意。結果在她的想法里面,就成了招呼服務員,揮之則來。畢業一年半,我仍然保留了學生風氣,還是小學生。是時候找個機會進進步了,邯鄲學步的,就當是磨練一下自己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