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來坦桑尼亞的第五十天,也將是最后一天,你無法理解我有多懷念中國的食物,因為我在這里吃了五十天不換樣的食物,那叫一個絕望啊!雖然第一天吃的時候還覺得蠻新奇的,而且有幾種食物真的蠻好吃的,但是五十天的“摧殘”讓我體重驟降至55公斤(原本60公斤,我很難胖起來,也很難瘦下來)。
現在為大家介紹一下非洲坦桑尼亞的食物,現在想起來雖然依舊沒有食欲,但是估計等我回國了,我會懷念這里的一切,當然包括食物。沒辦法,人就是這樣,冬天懷念夏天,夏天則懷念冬天。
基本食物:Rice & Beans
這是我最難下咽的食物,也是讓我體重驟減的主要原因。每到晚餐,我就怕見到這個。我不能理解非洲人為何對豆子如此癡迷,當我逛市場的時候,去一家賣菜的店里去看,發現門口擺著六種豆子,其他的菜都沒有,我也是服氣。而對于米飯,和我們沒啥區別,無非是米的質量問題了,我定義為我在非洲吃了倆月的土,因為我每次都吃到小小的土坷垃(很意外我從未吃過金坷垃,哈哈哈)。
基本食物:Ugali
非洲小伙伴第一次問我喜不喜歡吃Ugali的時候,我根本就沒聽見“U”的發音,誤以為他們問我喜不喜歡吃咖喱,雖然我以前很喜歡吃,但是當我聽說印度阿三身上有味道是長期吃咖喱的原因,我就再也沒吃過。不過在物資匱乏的坦桑,我當時還是流了口水的,但是當我真的看到這玩意的時候,我依然不知道這就是Ugali。我以為是糯米團子,當時看到時就流了口水。但是當我吃完第一口,我都懷疑我是不是失去了味覺,為啥一點味道也沒有,連饅頭都不如。尤其是當我問這是啥,他們告訴我是Ugali時,我更是想立馬Go Die,說好的咖喱呢,為什么要加個“烏”?
特色食物:Chapati
也就是中國的大餅,區別不大,無非是薄厚的問題以及油多油少的問題。和坦桑的小伙伴一起做過,面粉加水后用搟面杖搟,越薄越好,放在平底鍋上烙,烙前在搟好的面餅上刷油。當地人吃Chapati時喜歡加一些辣椒醬。我還是挺喜歡吃這玩意的,但是吃多了就感覺油膩膩的,所以量力而行。
特色食物:Mandazi
這應該是外國人在坦桑最喜歡的食物了,當然是在沒的挑的情況下。其實也沒啥特色,感覺跟油炸饅頭似的,不過在物資匱乏的坦桑,這應該是最好吃的美味了,同時也最能填飽肚子。
特色食物:Bagia
我覺得很像中國的韭菜盒子,但是呢里面的餡不是韭菜粉絲,而是土豆。因為坦桑沒有韭菜,沒有粉絲,只有各種豆子,我都覺得土豆也屬于豆子了,他們太癡迷于豆子了。我是不喜歡吃這個,但是朋友還蠻喜歡的,天天買。三角狀的,看著還可以。
特色食物:Vitumbua
除了Bagia我最喜歡這個,有點像糕點,雖然對她們來說是主食。甜甜的,油油的,很好吃。
特色食物:Chips Mayai
簡單點說就是薯條和雞蛋,如果你不嫌這里的肉臟,還可以在里面加肉。可以沾鹽,可以沾辣椒醬。蠻好吃的,但不能吃太多,因為還是蠻油膩的。土豆和雞蛋,土豆負責吃飽,雞蛋負責營養,一盤2500坦桑先令,加串肉3000坦桑先令,差不多十塊錢。挺劃算的,為了營養,建議還是吃這個!
看完這些吃的后,你就會理解為什么非洲的孩子都營養不良了,因為食物太匱乏了,米都是國際援助的糙米,當地的白玉米打出來的都不是好的面粉。其他蔬菜就只有青菜,小番茄還有小洋蔥,其他的就只有豆子了。肉類呢,都不衛生,看上圖就知道,我本來是湊過去拍整整齊齊的魚的,結果剛過去,數百只蒼蠅就嗡嗡嗡的飛起來了,嚇死我了。
非洲的食物讓我又愛又恨,離開非洲半個月了,還是有點懷念那里的味道的,以后嘗試著在家做幾道非洲的食物吧,哈哈,反正材料很簡單,中國都有!歡迎大家到坦桑尼亞!這個世界最不發達的倒數第十個國家,還有最不幸福的三個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