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去了一趟深圳,探望一下大學朋友,這一去,倍感心酸。
朋友A:
大學期間意氣風發,藝術學院學生,擅長拉丁舞和國標,瘦長的身材在舞動時真能讓人感覺到年輕人生命力的勃發。畢業后憑著自學的尤克里里和鋼琴,在培訓機構授課。
一開始,授課時數不多,時薪不高,每個月到手就只有2k-3k,除去房租,捉襟見肘。迫不得已,只可以每天買包子當飯吃,在深圳,就連一個包子,也不是便宜的,三元一個,一頓兩個。最后他老板看不下去,給錢他買盒飯,生怕他營養不良昏倒了。
隨著授課次數的增加和客人的好評,朋友A的工資豐厚了一點,但是依舊月月光,壓根存不到什么錢。好在每個月的工資足以吃飽穿暖,就是晚上睡覺老是睡不著,額前的劉海稀拉拉的聳著。
臉上少了大學期間不知煩憂的瀟灑,工作強度以及作息不規律讓朋友A晚上容易失眠,一丁點兒聲響都會醒,醒后極難入睡。
對著深圳半夜那點微弱的星光,內心不是沒有過掙扎和逃離,但總得先活下去啊。
朋友B和C
B和C是大學情侶,B成熟自不必說,社會打拼過幾年,進行大學深造,又再次回到社會工作。讓人驚訝的是C的變化,從前并不喜歡她,給人感覺裝,矯情,粘人。一別半年,見面時感覺有了細微的變化。剛到火鍋店我們各自找廁所時,她幫我們拿醬料,我們點鍋底時,她笑笑說自己不吃辣,大家舉起啤酒時,她也舉起自己的杯子,只不過,杯里是茶。
從前,她可是個酒精過敏卻要豪氣的舉著啤酒大喊一聲,喝,的女子。每次朋友聚餐,她一出現,準是立馬搬個小板凳黏在B邊上,手扣手,肩并肩。畢業季的時候,不停的撒嬌讓B出錢,兩人一起開店。
時間和經歷,居然能讓一個人產生如此奇妙的變化。
朋友D
認識時間不長,讓人難忘他傲氣的側臉,伶俐的口齒。殊不知,人家是位程序猿,安卓開發人員。
畢業時深圳拋出的offer附帶著宿舍,然后D又和萬千畢業生一般,義無反顧的奔向大城市。
專業是硬件方向,但畢業季前臨時轉向軟件開發,讓他的職業生涯起步比別人辛苦一些。
大學時的伶牙俐齒,意氣風發,如今一身的疲憊,睡眼惺忪。他說,畢業找工作一定要慎重,第一份工作很重要,當時就不應該倉促的,薪資很重要,附加的成長空間也同樣重要。上個月他被老板當眾批評了,原因是他一個月只加班了19個小時。
工作太繁重,難得休息日只能拿來補眠,D不禁懊惱大學時自己的單調,沒有旅游,沒有戀愛,沒有社團,一頭扎進實驗室天天與代碼為伴。如今一忙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項目緊急的時候通宵達旦,一到休息時立馬去睡覺,生怕自己下一刻就猝死。
在他的懊惱中,我笑笑說,你后悔大學過得太刻苦,太中規中矩,然而此刻在懊惱大學過得太散漫,沒有學到一技之長的畢業生,大有人在。
沒有在大學時期間學到一技之長的畢業生,掙扎在大城市的最底層,靠著比別人更多的汗水和辛勤,才可以博得上升的機會。這條路,注定比別人走得更心酸。
朋友E
E在大學期間得過獎學金,做過社團會長,交友廣闊,為人寬容厚道。
但可以畢業時沒有過硬的技術技能,只可以先從低門檻的銷售做起,而銷售中,房地產可以說是比較辛苦的一種。
在他眼中,996都已經不算事了,他常規的工作時間是,911。早上9點,晚上11點半下班,底薪5000,每月未達標的任務累積,工作壓力的巨大讓他消瘦了許多,人也憔悴了。公司每天喊口號,拉客人看樓,如果沒有業績就得逐個逐個的電話推銷。
“您好,請問需要買樓嗎”
“啪.........嘟嘟嘟”
“您好,請問需要買樓嗎”
“啪.........嘟嘟嘟”
“您好,請問需要買樓嗎”
“啪.........嘟嘟嘟”
大城市的每個人都很忙,每個人都很累,來去匆匆的他們壓根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顧忌你的感受,將拒絕的話說的稍微委婉一點。
北上廣深,承認汗水和努力,有更大的成長空間和機會。但是,在深圳,你不拼盡全力壓根活不下去,前仆后繼的大學生,如同飛蛾撲火一般涌向燈紅酒綠的大城市。上一批應屆生的畢業季緊緊銜接著下一批應屆生的秋招,還沒反應過來,新一批更有活力,薪資要求更低的大學生就來了。
無論是在小城市里過得從容淡定,還是在大城市里過得壓抑掙扎,在成長的路上,總少不了迷茫和陣痛。每個人都有過踽踽獨行的日子,進入社會,工作順利,生活美滿總歸只是美好的祝愿。人啊,總是缺什么,就歌功頌德什么。
意氣風發不是沒有過,身不由己是常態,但是,雖然慢,也要一步一步往前走,總有一天,可以達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