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失傳多年的獨門秘籍

來自簡書app

記得讀大三的時候,在一次與好友的飯局中聽到好友L說:z,你知道么,大家覺得你在女生中很有人緣啊!說完,很意味深長地笑了笑。天地良心,論相貌,我這個身高屬于男生中的三級殘廢;論才華,新生晚會時我是最忠實的觀眾;論家庭背景,絕對是根正苗紅的無產階級家庭,這些東西我都不出眾,甚至在中等偏下的水平,怎么大家就覺得我有撩妹的能力呢?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越解釋大家月覺得我把撩妹技能藏著不給大家分享,最后鬧了個不歡而散。

其實他們哪里知道,平時那么多的女生找我聊天的時候經常是我聽的多說的少,因為那個時候我的理解能力不行,老是在別人blabla說的時候我在思考她說的這個到底是什么意思,自然就沒有多少時間來表達自己。更有甚者,找我聊天七大姑八大姨地把她整個家族說了個遍,我剛想問她大舅她二舅都是她舅是個什么意思。她站起來,拍拍屁股上的灰塵說了句:和你聊天真的是很愉快,你是一個值得交往的男生,很有內涵!說完,留下在原地發呆的我一騎絕塵地找她閨蜜逛街去了。

那個時候我就知道了,原來簡單地傾聽,竟然可以帶來這么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網上看到一個消息:微軟對2000名加拿大人進行了一項專注力的研究,在2000年使,人的專注力時長為12秒,2013年縮短至8秒。

大家都知道魚的專注時間是7秒,咱們人類只比魚類多一秒。

想想看,其實造物者在設計人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人很喜歡說卻不愿意去聽的問題,人類只有一張嘴,卻有兩只耳朵,不正是告訴我們要多聽少說嗎?

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教人講話和演講的書,像《演講與口才知識大全集》、《快速提升你的演講能力》、《演講、辯論、會說話》……但是很少有書在教人們怎么樣更好的傾聽,所以我就斗膽小結一下,讓大家能夠在會說的同時更會傾聽。


微信公眾號:愛笑的藍胖

1.改變先入為主的偏見

很多時候,你覺得一個人比你low,也許在他開口之前你就從內心否定他了,更不會去仔細傾聽他的說話內容了。要不就是你直接忽視掉對方的談話,要不就是“你這么說是不對的,應該是這樣的……”然后你們兩個人的溝通就變成了你一個人的單口相聲。

2.學會換位思考

對方在說“白天也許可以是黑的!”你馬上回到:“你腦子有泡吧?白天要是黑的那不就叫做夜晚嗎?”然后你們開始就白天變成晚上進行了一個大辯論直到升級成一場戰斗,其實你沒有想過,他為什么要說這么一個看似很傻的問題,其實他只是想給你說他旅游的時候碰到了日全食。而你,在他的炫耀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也許最終你贏了,但是你肯定不會給對方留下一個善于傾聽的形象。

3.不要隨意中途打斷別人的說話

很多人喜歡中途打斷別人,通常以“你說這個讓我想起來……”、“哦哦,那個地方我也去過,上次在那里旅游發生了一件可奇葩的事……”、“其實你了解的還不全面,真實的經過是這樣的……”這之類的面貌出現的。只要你說出了類似上面的話,你會給人留下一個自我表現欲超強,不懂禮貌的印象。所以記住,不要隨意中途打斷別人的說話。

4.積極給說話的人以回應

上面說不要隨意中途打斷別人的說話,那我就一句話不說,默默在那里聽著就好了,這樣也是不對的,會給人一種我在對著空氣講話的感覺。那我就拼命點頭,嗯嗯啊哦?其實很簡單,只要你走心的去聽對方,弄清對方在說什么,人家肯定會接收到你傾聽的信號的,其中包括你的動作和眼神。

5.要創造一個利于溝通的氛圍

說了這么多,其實溝通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情。學會聽和學會說同樣重要,只有學會傾聽才可以知道對方要表達什么,為了什么目的,然后針對你們的談話,你們之間可以就疑惑的地方進行討論,也可以就共識進行展開,也可以將話題進行衍生,總之要創造一個利于溝通的氛圍。

其實在這個每個人都想表達自己的時候,真正能夠靜下來傾聽別人的人反倒是一種優勢,能夠在傾聽過程中get到對方準確信息的人就是人才了。同樣的,只有我們平時傾聽別人,別人才會在我們說話的時候來傾聽我們,最終實現溝通的目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你知道狗狗方便完之后為什么要扒地面嗎?你知道剛出生的小奶狗又聾又瞎嗎?還有,雖然大家都知道狗狗耳朵很靈,但究竟順風...
    善良小怪獸閱讀 892評論 0 0
  • 貳 這是板繪的第二幅上色作品 自己覺得很滿意很喜歡很開心啦啦啦 特別喜歡的畫風 喜歡的畫風 因為喜歡 好像畫的能飛...
    Zola大嶼閱讀 187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