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書評
從小到大,一直被母親大人嘮叨說我像父親,不會說話!一旦開口,一句上來就能噎死人!而妹妹和弟弟像她,會說話!雖然我一直不服氣,但現實卻在不斷地給我證實,讓我承認。就在前幾天,在微信同學群中,一同學說他認識男人幫的老板。
我說:再回買衣服打你旗號。
他說:木問題,掂住衣服清走了。
我說:噴吧,不交稅。
那位同學直接沒影了。然后就覺得自己過分,不會說話,懊惱不已,估計同學們背后說我是微信殺手吧?這種大腦處在自動駕駛的模式下,用自己最熟悉、最不用動腦子的方式回應著眼前的人和事,就是為什么我們對最親近的家人和熟悉的同學朋友常常最不客氣的原因,也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去年冬天,和弟弟一起串門,確實領略到了他的風采。雖然只是初中學歷,但弟弟說話是從不會冷場,更不會有尷尬出現。那時,我心里是服氣的。但作為老大的我,學歷還比弟弟妹妹高些,怎能如此言敗?!雖然遇事腦子會轉的很慢或者不過腦子,然后張口就來,或者啞口無言,事后才想起這樣或那樣說更好。但我始終相信,多讀書總歸是有用的,多經事總歸是有好處的。
遇到《好好說話》這本書,我想我找到救星了!
《好好說話》是馬東和他的奇葩說團隊出版的,之前是喜馬拉雅音頻上長期居于收費榜首的一檔節目。這本書的副標題——新鮮有趣的話術精進技巧,說明我們每個人的說話都是可以改進的。就像書中內容簡要里所說——《好好說話》拋開常見的教授套路,通過新鮮、有趣的說話技巧,達到修正三觀、激發讀者思維、傳輸使用技巧的目的,從而綜合提升說話之道。
俗話說:好馬出腿上,好漢出嘴上。在以男權為主的歷史里,男人不僅要能干,還得會說,反之就易落個只知埋頭走路不會抬頭看天的下場。現代社會高度競爭的復雜人際關系,快節奏的學習和工作環境,要求我們掌握更加智慧、更有銳氣、更強調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的“好好說話”之道,“會說話”變得越來越重要。
當然,會說話不是僅僅張口能吐出音節的那種,那只能說我們不是啞巴,所以此“會說話”不是小孩子牙牙學語的彼“會說話”。現實生活中,不會說話的人太多,往往給人添堵而不自知,給人造了暗傷還理直氣壯地標榜自己:“我這人向來說話不會拐彎抹角,只會直來直去,有一是一。”是的,你嘴舒服了,帶給別人的是滿身的傷害和怨恨,也可能因此會失去工作升職的機會,或者一個投資的機會,甚至是一個長期暗戀你的人生伴侶的機會。只為圖一時之快,值嗎?相反,聰明人都會聰明地說話,他們謙和中透著自信,善變中又能守拙,而且能讓每一個人都聽著舒服。不然哪有“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這一說?
《好好說話》就是幫助我們解決兩個問題:一、會說話很重要;二、沒有基礎的普通人也能學會說話。
雖然書里舉了很多的會說話和不會說話的案例,從而讓你誤認為這是一本普通的“說話案例集”,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其實這本書是想拿這些例子來講清楚會說話背后的原理,這是可遇不可求的大好機緣,就像書里最精準的總結:“因為我們教的東西,大學沒有,人生必修。”
書中說,我們每個人每天每時的說話都有五種場景,分別是溝通、說服、談判、演講和辯論。日常生活中面對的說話場合,都可以歸入到這五類中去。在每種場景下說話,你都需要考慮五個問題,即:權利、態度、成本、方向和對象,這就是“五維話術”的概念。于是,每次說話都要面臨五個層面。譬如,權利在五種場景下,就會不斷地演變:演講時,我就是王;溝通時,彼此是王;說服時,對方是王;談判時,交替為王;辯論時,聽著為王。
就這樣,五維是應對辦法,五個場景是應用場合,五維對應五個場景,五五二十五,說話最低變成了二十五種情況。但哪里又是簡單的二十五學會了就巧舌如簧?
簡單舉個例子,忽然之間,不明就里小張不理你了;莫名其妙,你會碰到一些或明或暗的軟釘子……最可怕的是,你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只是隱隱感覺不對,卻阻止不了事情的發展。這些就是說話之傷,都是暗傷,傷人傷己。
那以后防止此類事情的發生,你完全有必要把這五維話術和五個場景搞個明白,學個透徹,再具體情況具體對待,至少,不會再遇上自己船歪都不知道歪在哪里的狀況。
所以呢說話是一項綜合能力,明白了五維話術和五個場景,理解它們相互之間的此消彼長和滲透轉變,使其隨緣應化地共同發生作用,我們就能在任何場景下好好說話。
但說話的底氣都是來自實力。那些溫其如玉、不跟一般人計較的高手,都是先有說話的實力,再有從容淡定的風度。那說話的實力從哪里來?我想,大量的閱讀,萬里的旅途,專業的工作,生活的歷練……甚至鄉下的老農,都有你要學的東西。這些都在不知不覺中給你累積著說話的底氣。
雖然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但如果我們一早就學會好好說話,這一生該會少遇多少懊惱或糟心的事兒?待你八十歲再去學這說話之道,更與誰人說?一切趁早,現在,當下,就開始。
前段時間聽閨蜜吐槽:她周末去看身體不適的婆婆,穿了一條漂亮的花裙子,外面配以白色的外搭,不但遮了花裙的扎眼,還露出一圈的花邊,非常的優雅得體。不想婆婆看到她的第一眼,就來了一句:“你媽不是有病嗎?你咋還穿個白衣裳?”閨蜜氣得差點暈過去。有這樣說話的嗎?!出于對長輩的尊敬,也知道婆婆向來說話不中聽,就沒有立馬還擊,但心情真的是大大的不爽。閨蜜賢惠善良,若她婆婆遇上個不淑的兒媳婦,干架是跑不了的吧!
每天的一張嘴說話,就是這么重要。我想,我們每個人都不想讓別人明里暗里罵一句——能不能好好說話?不會說就不要說!
說話不但是個技術活,還是人人都要用一輩子的技能。在好好說話這條路上,不斷地學習、總結,《好好說話》這本書,會給予我們最貼心、最實際的指導。希望我們都變的會說話,說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