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是麻煩的動物,一睜眼就要消費。
從我們出生開始那一刻起,支出一直伴隨著我們。
而一般來說,我們主動的收入確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的,像不像一個草帽呢?
TO BE CONTINUE.
在能賺到錢的時候,我們還有很多很多事想做:
看到房價,表示我還是好好努力工作,按我目前的月薪要不吃不喝很多很多年才能買的起房,什么,很多年是多少年,我想是一百年。
買完房要買車吧,完成傳宗接代這個光榮的使命吧,爸媽要贍養吧,沒事還去旅行一下看看外面大大的世界吧,小孩上學了還要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讓他不輸在起跑線上,上大學了還要考慮讀國內還是國外,偶爾還要去外面腐敗一下犒勞下自己吧,買點美美的衣服打扮下自己,做個發型改變下生活的狀態......以下省略一千字,這些哪一個不要花錢,加起來大概對于目前的我們來說都是天文數字。
假設一個盒飯20塊,每天兩個盒飯,家里四個老人需要我們贍養,就按我們一般能賺到錢的35年算,也就是20*2*4*365*35=2044000(200W)。
人艱不拆。
賺錢已經如此困難,等等,似乎還忘記了點什么。
噢,還有疾病跟意外這兩個土匪在旁邊靜靜的看著我們。
這該如何是好?
沒關系,可以用保險來保護自己呀。
保險的作用就是讓自己的生活不被改變。
那么面對這兩座大山,要怎么買保險呢?
一般來說,經濟支柱失去收入對一個家庭的影響最大,所以配置的順序經濟支柱優先。
Step1:首先給家里的經濟支柱配一份意外跟壽險,保額為負債以及10年內的維持目前生活現狀的開支。接著可以考慮給各位成員也配上相應的保險。
Step2:給家里人配上醫療險,像目前大家常聽說的重大疾病險,就是可以一種確診符合條件的立即給付,不需要拿一堆發票去報銷喲。重大疾病險的保額可不能只考慮治療費用,還有各種各樣的目標同樣也要考慮進去。再次強調一遍,保險的作用,就是讓生活不被改變。
怎么配呢,一般來說,經濟支柱的保額是5倍的年收入(5年生存期是醫學上專用名詞,假如術后5年內沒有問題,就不需要復查啦,這5年內要好好休養呢),其余成員主要是覆蓋治療費以及康復費用,這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咯。
至于普通的醫療,一般不會顛覆家庭經濟狀況,條件允許可以考慮,讓更高端的醫療為自己服務(一般為報銷性,范圍為醫保可報銷外100%報銷,至于包括哪些醫院類型,就根據自己的需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