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至親后,該拿什么支撐著活下去?

文/微風不老

  -1-

  其實這個問題,我8年前就曾深刻思考過。

  那時候奶奶突然離世,連最后一面都來不及相見,內心的悲痛摧枯拉朽地吞噬者身上的每一個細胞,感覺就連呼吸都是傷感的。

  處理完奶奶的后事之后,我回到學校,在宿舍不吃不喝地躺了三天,一句話也沒說過,像個活死人一樣,閉眼全是奶奶的音容笑貌,睜眼盯著天花板默默地流淚。

  那種感覺怎么形容呢?就像是失了魂魄,留下的不過是一具空殼。又像是金庸武俠小說里被廢盡武功的人,殘留的不過是一絲氣脈。

  在那三天里,我反復問自己,就要這樣陷入無止盡的悲痛中難以自拔嗎?以后的日子都要在悲傷中一蹶不振嗎?

  佛教上說人生有八苦:“生、離、死、別,愛別離、怨相會、求不得、五蘊織盛,”無計可逃,輪回更迭。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我們誰也沒有能力逆轉。最直接地面對生離死別之后,我困在悲傷中痛定思痛,在獲得頓悟的那一瞬間,內心多了一種看淡生死的豁達,這既是對奶奶最好的告慰,也是對自己最好的救贖。

  -2-

  如果說生老病死是天道輪回,每個人都逃不過。那在天災人禍面前,又該如何是好呢?

  認識一個讀金融的高材生,畢業后在銀行系統工作,作為家中獨生子,父母都是高校老師,可以說原本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即使在鴨梨山大的一線城市也可以過著愜意的生活。

  可天有不測風云,原本父母開開心心出國旅游,結果卻“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不幸成了馬航MH370失事飛機的眾多遇難者之一。

  接到消息的那一刻,他感覺天崩地裂。不敢相信這個事實,更不愿接受這個結果。禍不單行的是,女朋友也在這個時候選擇與他分手,可謂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失去了至親,沒有了愛人,他突然覺得人生失去了方向與意義。在最初的幾個月里,他放下工作,關掉手機,切斷與外界的一切聯系,把自己關在家里,整天恍惚度日。心里一直抱著一種執念,覺得父母還會在某個時刻回來與自己團聚。

  可幾個月過去了,父母永遠回不來了,生活變得一團糟,整個人也變得頹廢不堪。他覺得再這么下去,整個人生都要完了,于是在痛哭一場過后,選擇面對現實。

  最近一次見他,開著新買的奧迪A4來機場接我們。談及生活,花600多萬在上海買了房,找了個女朋友,感情穩定準備結婚,工作上也升職了。整個人已經一掃往日的頹廢,更多了一種堅韌。

  其實人生就這樣,不管生老病死,還是天災人禍,沒有永遠過不去的坎。只要有了支撐點,人生總會翻開新的篇章,一切都會重新變得美好起來。

  -3-

  ?記得以前看“莊子妻死”的典故,很不理解。

  話說莊子的妻子死了,他的好朋友惠子前去吊唁 ,卻看到莊子坐著敲打瓦盆唱歌。惠子感到很震驚,指責他這樣太過分了。而莊子卻回答說:“人且偃然寢于巨市,而我嗷嗷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

  當時我看到這個典故時的心情,也和惠子一樣,覺得莊子這樣的行為未免也太過薄情寡義了。但后來經歷多了,更加深刻地體會過了生離死別之后,我突然了悟了。

  人生在世難免有許多羈絆,莊子是在把自己給抽離,但這種抽離很艱難,因為生活中很多事情是難以預料的,有許多痛苦也是無計可逃的,沉迷于痛苦只能讓自己更加痛苦。那怎么辦呢?只好以歡樂來替代悲苦,這并不是說要忘掉,而是讓已逝之人能夠安息。

  在這個層面上,莊子用他的行為印證了道教的一種文化,能夠以歡樂替代痛苦,這就是人生的一種超脫。

  而身為凡人,我們或許做不到像莊子那樣的抽離與超脫,所以我們面對生離死別會痛苦不堪,面對天災人禍會一蹶不振,但這其實都是一個過程,或者說是一次心靈的頓悟與成長。

  痛失至親后,到底該拿什么支撐著活下去?或許,這個答案本身就在你自己身上。就好比鳳凰涅槃,必須要經過一個蛻變的過程,唯有經歷命運的淬火,才能換來爛漫的重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莊 子 之 樂 石瓢著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稚子之樂:...
    my石瓢閱讀 4,130評論 3 35
  • 文/數數。 從小自己就喜歡存錢,小時候長輩給的壓歲錢,我都是自己保管。那時候沒有存錢罐,自己就用老爸喝的瀘州老窖酒...
    數數0閱讀 589評論 2 3
  • 《臨江仙,意闌珊》(新韻) 縱是深情東逝水, 飛蛾撲火心甘。 等閑毀諾情何堪, 淚還未歇, 重又憶前歡。 海市蜃樓...
    云中吉星閱讀 205評論 0 4
  • 牧星寒閱讀 46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