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總是讓人難過,所以我們許多人都害怕別人忘了自己,畢竟那種相忘于江湖的豪邁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
記得小學時那一張張同學錄后面的留言,幾乎都有“勿忘我”這三個字,每個人都希望對方能記得自己,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看著對方長大的,做了六年對方長大的見證人,我們一起讀書放學,我們一起玩耍打架,有過那么多的回憶,豈能說忘就忘?
所以,我還真的就把所有人都記住了,他們的名字,當時在班上的座位,和誰比較要好,甚至是家庭信息我都記住了。可是,記住了又能怎樣,好多人從畢業后就再也沒有再見,偶爾能得到的也是少數人那零星半點的消息,雖然我們有對方的通訊方式,但誰也沒有去“打擾”誰。等到這幾年微信火了起來,有人建了個群,大家才在上面互相問候,才知道有同學已經結婚生子了,有同學早已遠走他方。
而我從沒有在群里發言過,也沒有通過他們的好友申請,可能是覺得這些十幾年都沒有見過的人早就不屬于我的生活了,沒有必要讓他們知道我的現狀,也可能是因為自己的生活過得并不出彩不想說罷了。而那個群除了新建時大家討論積極,后來也銷聲匿跡。
勿忘我,勿忘你,除了能記得,我們卻再也沒有別的交集了。
或許是大家都明白了“有些人說再見就再也沒有見到”這道理,現在我們的分離、我們的掛念都化成了“茍富貴,勿相忘”這句古話。我們其實沒有真的想過等對方富貴了能來扶持自己,只是也和當初時一樣,希望對方能把自己記住,不管什么時候,不管富貴與貧窮,更希望我們能一直保持著聯系。因為我們如今即使分離也活在對方的朋友圈里,你的一舉一動我都一清二楚,甚至感覺我們每天都再見面。所以呀,太矯情的話說不出,而這樣的一句話多了些戲謔反而更顯得親近。當然,這樣的一句話也有著我的祝福,畢竟你我都想富貴呀。
再看“勿忘我”和“茍富貴,勿相忘”,其實變得只是文字不同,其表意并沒有發生改變,依舊是希望你別忘了我,還有更是望子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