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殤,誰之錯?

高考,是無數中國家長最重視的一件事,也是窮苦人家的孩子進入精英社會的唯一途徑。

可是如今的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越來越像工廠的流水線。

沒有價值的教育,還能走多遠?


-01-

我弟,江西高考生,理科,高考成績481分,省二本分數線445分。

去年江西理科二本線是490分,前年是471分。看到今年的分數線,我是嚇了一跳的,沒有想過會這么低,后來我才知道今年二本和三本合并了。江西三十萬考生,招二十萬本科生。

也就是說,二本已經不值錢了,真正值錢的還是985和211院校。

而教育部發的一則消息,說是要取消985和211院校的稱呼,稱以后沒有985和211,只有一流大學。

看到這里我不禁想問一下教育部,你這換湯不換藥的有意思嗎?

中國的教育折翼了多少孩子的翅膀,扼殺了多少孩子的夢。

我弟這次高考算是超常發揮,除了理綜失常之外。

在他考之前我就一直擔心,等分數線那段日子更是難熬,我上班都提不起勁。

倒數著時間,既期待又害怕,等到分數線出來時,我松了一口氣,481分,算是他考過的最好的成績了,但得知去年分數線又開始擔憂。

因為我弟從小數學就不好,好不容易這次考得還不錯,如果分數線卡著了,那就太可惜了。

但,二本分數線出來的時候,我和我弟都驚訝了,這分數線實在是太少,后來得知二本和三本合并,我又開始擔憂了。

我媽,為了我弟高考特地請了幾個月的事假,在家陪考。

每天風雨來風雨去,用我媽的話說就是,不管刮多大的風,下多大的雨她都會去給我弟送飯,送水果,送人參。

我曾經抱怨過我媽,這樣會給他太大的壓力,但她不聽,固執的說快高考了,營養要跟上。

我想起我高考那年學校開家長會,老師就是這樣對家長說的:“快高考了,一定要讓孩子的營養跟的上。”

所以,我喝了一年的牛奶。

似乎中國的家長們都以為,只有孩子的營養跟上了才能考出好成績。

那個時候,全家最大的事就是我弟的高考,所有能夠影響他情緒的話不能說,就像是供著菩薩一樣。

我在想,如果遠在廣州的我,出了點什么事是不是也要等我弟高考完?畢竟不能影響他。

這樣的事又不是沒有發生過。

記得有一年看過一則新聞,說是一個高三學生的父親在他高考前一個月出車禍,去世了。家里人怕影響他考試發揮,聯同學校的老師一直瞞著他,這個孩子直到考后一個星期才知道自己的父親不在了。

我想,他當時的心情該是多么的悲慟絕望。連自己的父親最后一面都沒有見到。

這就是中國的教育,連生命都比不過高考。


教育

02

高中三年,學生蒙頭讀書,只知書中世界,不知外面的世界。

等到填志愿的時候才發現,不知道要學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因為在學校,他們已經麻木了,全身心的目標就是考大學,你問他要考什么大學,他說不知道,你問他想學什么專業,他說不知道。

我們的教育,培育出來的就是考試人才,出了社會啥都不會。

所有人以為考上大學就解脫了,考上985,211就飛黃騰達了,可是,出了社會才知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大學培育出來的一顆螺絲釘,在流水線上不停的轉動著。

當然,我不否認,在應試教育的培養之下,中國還是出了很多人才。

但相當大的一部分學生在學生時代就已經被吞噬的體無完膚。他們的愛好,興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等,統統被學校扼殺了。

如今這個社會更是恐怖,學生越來越早熟,行為越來越放肆,很多我不知道的他們都知道。

當然,社會進步了也確實是這樣,畢竟我那個年代啥都沒有。

但,在社會極速發展的時候,我們的教育卻還是停滯不前,甚至是越來越差。

以前本科生非常值錢,現在遍地都是本科生,連研究生都不如以前的本科生值錢。

教育越來越廉價了,可是許多人還渾然不知,還在為自己考上大學沾沾自喜。以為從此就高枕無憂了,出了社會才知道現實的殘酷——找不到工作。

我們一代一代人,都是應試教育的犧牲品。

在本該笑的年紀,本該做夢的時候,本該擁有童心的時候,變成了一個只知道做題看書,百無一用的書呆子。

教育之錯,誰之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tianhua閱讀 257評論 0 1
  • 2017年5月19日夜,于舍中,同起龍,顧宸二君相邀而品茶飲,前番武漢之旅收獲頗多,緣得一湖北老青磚茶而歸,遂相約...
    咸魚粑粑閱讀 100評論 3 3
  • 瓜 一片土地 一條水溝 兩種瓜 一個努力爬著 一個開心躺著 一個甜 一個苦 它有個好聽的名字 叫青門綠玉房 它有個...
    木駒閱讀 344評論 1 1
  • 花錢去店里讓別人給自己設計個滿意的眉形,設想著日后自己照著這個形狀,及時修剪,就可以一直擁有好看的眉毛了。事實上,...
    海邊的藍兔子閱讀 252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