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忙,節假日正常休息,不用加班,無壓力;
父母安康,孩子健康成長,先生積極工作,愛家庭,愛孩子;
有房貸,但是壓力也不大,生活還是可以過得去的;
一切看似都很正常,但是卻總是感覺焦慮,緊張,放松不下來,即使睡覺也睡不深沉,好懷念小時候,偶爾遇到下雨天,下午可以賴在被窩里美美的睡上一個下午,任憑外面大雨傾盆,我依然睡的昏天暗地,又深又沉,一覺醒來感覺像是睡了一個世紀,那叫一個神清氣爽啊!
現在無論是網絡還是生活到處充斥著令人緊張的氣息,即使有些信息與自己無關,聽到后依然感覺壓力好大,就如不斷上竄的房價,雖然不靠炒房發財,現在也不缺住的地方,但是聽到房價又以環比的速度一路攀升時,抬頭看看這個被混凝土包圍的城市,呼吸不由的就變的急促起來;
網絡上各路達人無時不刻的在打雞血,激動的熱血仿佛隨時都要噴薄而出;
走在大街小巷滿眼都是低頭族,大家好像都很忙;
。。。。。。
看到周圍忙碌的一切,不由得打個哆嗦,心里好緊張!
看看自己的變化,最近一年似乎沒什么大的收獲,卻整天忙得像個陀螺,今天翻開摘錄本驚奇的發現日期定格在2015年11月6日
最近一年竟不曾提筆,細細回想,真的想不起來自己都干什么了,印象最深的似乎就是焦慮。
在焦慮中完成了考試,結果考的成績一塌糊涂,恩,是的,因為焦慮感覺壓力好大,心態不好。
解決焦慮不能靠別人,只能靠自己,我一直認為讀些東西可以讓自己狂躁的心靜下來,但是卻不知道讀什么,熱銷書之前買過幾本,翻了一遍,別人的故事只是看的那一瞬間,熱血澎湃或是感動流涕,合上書過一段時間感覺似乎不曾讀過,對自己沒什么太大的影響,也不愿再翻第二遍,前幾天去逛書店轉了一圈,看到熱銷勵志書就想躲得遠遠的,看到雞湯就想吐!一直喜歡佛教類的東西,雖然并不信奉,但是佛教講的道理可以讓人心態平和的看待這個浮躁的世界;我也想看看我們從哪里來,將要到哪里去,于是選了《西藏生死書》和《人類簡史》。
這兩天在讀《人類簡史》收獲還是頗豐的,就如從人類歷史長河的上空俯瞰整個人類的發展,讓我認清楚人類在歷史中的位置,自己在人類中的位置,拋開網絡和現實的喧囂,清楚的思考什么才是人生中重要的東西。
今天剛好看到小日先生推送的一篇文章《高級的人生,就是做個無用的人》
只是做了精華部分的摘錄,小日先生列舉了很多例子來說無用之用: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這句出自《莊子.人間世篇》,意思為:
“沒有用的用處,才是最大的用處。
有一天,莊子和弟子看到一棵參天大樹,高聳入云,很奇怪為什么沒有人砍,后來一問,才知道,這棵樹無卵用,用來做船,容易沉;用來做棺材;容易腐;用來做器具,容易爛;用于做門窗,容易開;用于做柱子,容易被蟲蛀……
因為它無卵用,所以沒人砍它,它成為了直通云霄囊括十幾畝地的參天大樹。
一般人可能想吐槽說,靠妖,沒有用的人,往往活得很好。
而我想說的是:
“我們需要重新定義價值。
世俗的“有用”真的有用,還是大材小用?
當中西方面的思維相撞,如果說“無用之用”和“存在即合理”同時成立的話,我只能說是淺薄庸俗的世人并沒有明白這棵樹的價值。
“它自出生以來,就不應被砍伐,成為奴役的對象。
它本身就是光和精神中心所在,它聚集不同人在樹下交流思想。
其價值,遠大于成為舟、棺木、器具、門窗或者柱子。
從樹到人。
你的價值到底是什么?
我最大的悲傷,是看到很多參天大樹,
成為了舟、棺木、器具、門窗和柱子。
太多有能力有精神號召力的人,成為了別人的手和工具,上帝棋子的棋子。
我從來不服從這時代的任何法則、規矩和秩序,我一直鼓勵身邊有能力的朋友破局。
不破不立,只有你破局了,你才能從常規的“人們需要用社會性衡量自己的生存價值”脫離出來;而回歸到生命本身的驕傲:
“用你的生存價值來創造你的社會性。
而破局第一步,就是用“無用”來從現有的生活脫離出來。
你是否真的必須成為手,成為別人的工具?
是什么讓你疲憊不堪?
是誰在牽著你的鼻子走?
從世俗的有用,回到常人所不理解的無用,這是回歸正常人格的有效途徑。
在這里,我必須說一點就是:
“比起別人評定的到底有用還是沒有,值錢還是不值錢。
我更關心的是自己如何在無用的目光里,生產出新知識。
這一點很重要。
這一點正是“天才為何扎堆出現在德國”的原因,也正是德國國家發展堅守的法則。
在德國教育里,大學傳授的不是一成不變的“真知”而是寄希望于所有人一起生產出新知識。
在德國國家發展之初,在哥廷根大學和哈勒大學的推動下,德國提前建立自己的教育系統,在這個系統里,他們對受過教育的人的定義是:
“人們應該通過教育和求知,在知識面和道德層次上追求進取和提升,從而糅合智慧和自我實現,以達到內在的發展和對完美的追求,而不是陷入世俗的所謂社會大機器的運作;
成為看似富有而對人類文明毫無價值并大量耗費國家資源的富裕敗類。
最后是關于無用人生的20條建議,你其實可以過得很高級:
“《無用人生的20條法則》:
1.交一個無用的朋友。
2.找一個無用的愛好。
3.去一個永遠成不了景點的地方旅游。
4.收藏一件不能保值的舊東西。
5.愛過一個不可能和你在一起的人。
6.和愛的人,而不是對自己有用的人結婚。
7.設計一件永遠不會穿上身的衣服。
8.寫一部永遠不會出版的小說。
9.遇到人生困境時,一覺睡到自然醒。
10.沒有任何好處地幫助一個人。
11.像陪孩子一樣陪父母看電視。
12.與陌生人做一次善意交流。
13.和即將分手的戀人,好好看一場電影或做一次愛。
14.研究一個無用的課題。
15.收藏一種已近失傳的傳統工藝。
16.發明一件申請不了專利的東西。
17.與朋友組一個社團。
18.新年放煙火時,停下來看一看。
19.為自己想一句座右銘。
20.學一門無用的外語。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的作者尤爾瓦.赫拉利(新銳的歷史學家)講到:人類從采集時代到農業時代的轉換就踏上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人類被口糧(小麥 , 稻米,谷物等),房屋,土地等“綁架”定居下來,寧愿放棄自己擅長的采集,游牧生活,從事繁重的農耕生活,此后權利,財富,榮譽等更是讓人類趨之若鶩。人類行走的步伐越來越快,卻感覺壓力越來越大!
我們能否慢下腳步看看我們的過去和現在?看看我們到底需要什么?能否做一個“無用”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