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雄獅》這部電影,說實話的確一部分是沖著它在各個電影節中的68次提名和31項大獎而去,它也曾是《愛樂之城》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有力競爭者,但最重要的是它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小說《漫漫尋家路》拍攝而成,我認為真實永遠具有最震懾人心、最打動人的力量,它能讓人把影片與真實生活無縫對接,從而產生共鳴、引起一些思考。
影片前半部分講述小薩羅走失、流浪、被人販子拐賣、撿破爛的場景,這一部分用了很大的筆墨表現出小薩羅的無助,影片給了好多他竭斯底里奔跑的鏡頭;影片的后半部分是薩羅進收容所后被好心的澳大利亞夫婦收養,長大后,他內心迷茫恐慌從而踏上漫漫尋家路。電影的結局是他找到了親生媽媽,他是因為太小和發音問題,才記錯了家鄉和自己的名字,他原名sheru,意為雄獅。這也是片名的由來。
好的電影永遠能引起人們對現實生活的關注和反思。電影的開頭,小薩羅一不小心在火車站走失,說實話,我小時候也有這樣的經歷,我那時候的選擇是找個離工作人員近的地方原地等待,有人問我,我就報媽媽的姓名和我住的地方名。薩羅和更多的小朋友一樣,他們是沒有我幸運的。我仔細想想了這背后的一些原因。
在印度每年有超過八萬名兒童失蹤,在中國出現的“打拐事件”也很多。但不管如何,我們還是能能聽到不少小朋友機智的逃脫危險。像2013年湖北小朋友小雪在高速路口機智脫險就令我印象深刻。我覺得小朋友們應該從剛學會說話,家長就要開始培養他們的安全意識。記住家人姓名、家庭地址、聯系方式、求助電話、可以尋求幫助、怎么判斷好人壞人…..自我保護的重視在任何一個年齡段都是不過時的,提前的學習能夠把很多悲劇扼殺在萌芽中、把正在發生的傷害減到最小、讓已經產生的壞情況還有翻盤的機會。
故事里的薩羅是幸運的,這種幸運也是由他的聰慧所獲得。他憑著自己的機靈躲過了人販子,識別出了壞女人,一次次的化險為夷,并贏得了好心人的幫助,最后他也是憑借高強度的數學分析和高科技的幫助,才能從8000里外找到回家的路。可好多小孩沒有他聰明、沒有他幸運,他們可能會遇上拐賣小孩的人販子,可能會被迫去乞討,可能會被兇殘的販賣器官,可能在成年后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常常在新聞上看到丟失兒童的家長急的焦頭爛額、哭的死去活來;我現在玩手機也時常在支付寶里看到尋找告示;我也會在朋友圈里看到相關的事件。我希望看到相關事件的人都溫柔些、不能默然待之、要多教多幫多傳播,讓我們每人點亮那盞星燈、讓迷失的孩子能夠找到來時的路。
好的電影永遠能夠讓人在痛過后引起思考,能夠引導人們更好的的生活。《雄獅》這部電影無疑就是這樣一部值得看得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