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踐行的結果一:我開始堅持寫作。

放兩篇日記有二個目的,第一個是通過日記可以看出我緩慢成長的過程,可以看出我的變化。第二個原因是證明我看是寫作了,字數還不少了。從一開始每天簡短的幾句話到最近的幾千字,從一開始的流水記錄到現在的能說明白、說清楚一件事,一個道理。跟半年前的自己相比,這就是在進步!

踐行的結果二:我學會了拒絕。

老板在安排不該我做的、沒有技術含量的、違規的事情,我都會拒絕,不拖泥帶水的拒絕。哪怕過幾天他有變著法子來讓我做,我都會拒絕。

我拒絕做老好人,不在一切為討好別人的評論、想法為目的而委屈自己。

踐行的結果三:我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

踐行的結果四:學會了很多新鮮的概念,更新了自己的操作系統。

比如,人最重要的價值和財富就是注意力。因為注意力是做事成功與否的根基。做一件事情如果不投入注意力,處處分散注意力,那結果可想而知會咋樣?大哥最小的比方,開車。一邊開車和專注開車的人反應速度肯定不一樣,哪怕你在熟練開車技巧。這短短的幾秒之差他就是差距,他產生的結果就會不一樣。

刻意練習。比如一個刷牙的習慣,一個月內每天強迫自己早晚刷牙,一個月后基本這個刻意練習的習慣就會成為慣性,自然而然了。比如新手開車,刻意練習正式上路后一個月,開車的動作就會成為一種條件反射,自然而然了。這都是刻意練習的結果。

抱怨是一種有害無益的情緒,而且還會傳播、擴散。所以最好要控制這種情緒。

學會見的別人的好。比如別人跟自己同時學開車,都是一點不會開始學起,人家1天內就把教練教的所有東西都學會,并且基本熟練;而自己學了就忘,要么講的時候知道,上車練習時候就手忙腳亂,不是這不對就是哪不對。但是我不嫉妒會的那個人,我會虛心向他請教。我不會臆想是不是教練給他開小灶,而是觀察他學車過程是如何做的,跟我與什么不同,這些不同是不是就是拉開我們差距的關鍵因素。才發現人和人之間是有差異的,這個必須的承認。但是我通過刻意練習,我也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做任何事情或者決定堅持很重要。堅持也有周期性的,但是只要長期堅持下去,當然一定是正確的堅持,有正確的價值觀的前提下,就一定會有好的結果。為什么說是正確的價值觀前提下的堅持?因為有種人的堅持是在傷害別人的基礎上實現的,比如熟人買保險,天天纏著你買他的保險或者給他介紹客戶,或者讓你為了給他完成任務轉發、注冊等事情。搞得你都不敢接打電話,甚至把他電話拉黑。他卻悄然不顧依然堅持不懈,胃了自己的目的,一如既往的騷擾你。

人生最重的枷鎖是沒有安全感。比如最近很火的電視劇《歡樂頌2》里的樊勝美,她把她人生的安全感,未來的希望都寄托在她男朋友身上,如果她男朋友做的不合她意,沒有達到效果,她就會情緒失控,抱怨不斷。不過最后大結局她總算清醒過來,明白了——安全感、幸福感是要自己爭取、自己創造的,不是強加和完全寄托于別人身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