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核心是人。創建文明城市,需要人人參與。因此,創建文明城市不僅要提升市民的素質,還應抓住“人”這個核心,將利民、惠民、便民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從而激發群眾參與文明創建的熱情,轉化為群眾參與文明創建的內生動力。在筆者看來,提升市民素質、打造宜居環境、共享舒適生活則是以“人”為核心來爭創文明城市的應有之義。
????創建文明城市,全力提升市民素質。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與市民的素質息息相關,而素質的提升則需要靠教育、引導、規則多管齊下。印發文明宣傳手冊、開展文明創建知識有獎問答、知識競賽、入戶宣傳等都是營造濃厚氛圍、加強宣傳教育的有效手段;“崇善致美,篤行致遠”“小善如涓流,點滴匯聚終成大海”。挖掘和表彰身邊好人、優秀志愿者等能起到引導大家崇善尚德的積極效果,產生“好人效應”;“規則是文明的邊界”。整治“六亂”行動,樹立規則意識,形成長效機制,進而將規則意識轉化為文明自覺。
????創建文明城市,著力打造宜居環境。一座宜居的城市不應只是“鋼筋水泥森林”,還要讓市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植物園、公園、休閑廣場、文化廣場等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的建設和保存,可讓市民工作之余有休閑的場所。當然,宜居環境的打造除了生態生活環境外,還應涉及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環境,以及誠實、守信、合法的市場環境等。
????創建文明城市,共建共享舒適生活。引入共享單車,解決居民出行難題;建設共享車棚,解決私拉電線充電問題;建設無障礙設施,讓特殊群體更方便。創造舒適生活的關鍵在于便民。從細處著眼,從群眾需求出發,以問題為導向,提供人性化服務,創新便民服務,從而讓人民群眾過得更舒適。把讓群眾生活得更舒適這一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之中,這也是完善城市功能,增強城市魅力,爭創文明城市中添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