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是怎么把"慢富"搞砸的
"慢富"扼殺夢想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賺大錢。“財富” + “年輕” 于我,是不可共存的,因為我沒啥特殊的天賦:當不了演員,音樂家,娛樂或者體育明星 -所有通向財富的大路上都立著一塊警示牌擋著我,寫著“此路不通,你沒這個天賦”。
慢慢地,我就接受了這個設定,把自己的夢想給弄丟了。"慢富"變得越來越清晰:上學,找工作,安定下來,節儉度日,停止去想些不切實際的財務自由,山景別墅,豪車。但像所有的小男孩一樣,我仍然會做夢。夢想于我,不是別的,就是豪車,更準確的說,是蘭博基尼 Countach 。
改變我人生的90秒
我在芝加哥長大,從小就肥嘟嘟的,沒什么朋友。我不太在乎身邊的漂亮女孩兒,也不喜歡什么體育項目,相反我喜歡躺在坐墊上面,一邊往嘴里塞甜甜圈,一邊看貓和老鼠。我父母幾乎從不管我,他倆很早就離了婚,我和哥哥跟著母親一起過。母親沒上過大學,也沒啥職業規劃,靠每天在肯德基里面炸雞來維持全家生計。這倒便宜了我,沒人管,我就每天吃著甜點看泡沫劇。家里的一根掃巴棍兒成了我當時生活狀態的縮影:我用它來當電視遙控器,因為真正的遙控器壞了,我又懶得動彈。當我挪動屁股的時候,那目的地一定是附近的冰激凌店,一份幸福的甜點是我唯一的期待。
有一天,在想好了要來什么口味之后,我動身前往冰激凌店。在店門口,我頭一次見到了這輩子夢寐以求的車:在80年代的電影 Cannonball Run中出盡風頭的蘭博基尼 Countach。它就像一個萬能的君王那樣堅挺的停在那里。我的目光完全沒法從它身上移開,就好像朝圣者遇見了上帝。冰激凌什么的都被我拋到腦后了。
我自己屋子墻上就貼著一張蘭博基尼 Countach 的海報,我每次在雜志上看到它都會流口水,它是如此優美,帶點小邪惡,那變態的速度,寬大的車門,當然還有那離譜的價格。它就這么停在我眼前幾公尺的地方,觸手可及的高貴典雅,好像一個工匠遇到了莫奈的真品。那線條、那弧度、那味道......
我就這么直勾勾的看了好幾分鐘,直到一個年輕人從冰激凌店出來走向那輛車。這是車主? 不可能。他肯定還沒有25歲呢。穿著藍色的牛仔褲,上身是一件寬大的法蘭絨襯衫加一件 Iron Maiden 音樂會底襯,我怎么看他也不可能是車主。我認為車主應該是個老頭,滿臉皺紋,后退且花白發際線,而絕對不應該是這么年輕的小伙子。
"怎么可能?" 一個年輕人怎么能買得起這么輛車? 上帝啊,這車比我住的房子要貴得多的多! 他一定是中了彩票大獎。嗯...... 或者是一個富二代從家里繼承了大筆遺產。不,應該是個著名的運動員。對,一定是這樣,我想我得出了結論。
這時,一個想法突然涌現:"嘿,為什么不上去直接問問他是做什么的呢?" 稍微猶豫了一下之后,我發現自己雙腿已經不聽使喚,跨過隔離帶往車邊走去。我哥哥在后面喊著, "危險,危險!"
車主好像注意到了我,朝我勉強一笑然后把車門打開。這貨的車門居然是往上開的!我試著故作鎮定,硬著頭皮走上前去小聲問道:"您好先生,我能問下你是做什么的嗎?"
車主看我還是一個毛頭小子,稍顯釋然地說:"我是個發明家。" 他的回答和我的預期完全不一樣,我一下被弄得不知所措,像冰激凌一樣凍在原地。車主抓住這空隙,一溜煙鉆進座位,發動了引擎。排氣管喧囂的怒吼響徹整個停車場,好像在警告著周圍的一切,蘭博基尼那令人生畏的駕臨。無論我愿不愿意,這次對話就這么結束了。
意識到可能要再等數年才能再次遇到這樣的場景,我腦袋里又回味了一下剛才的那臺獨角獸。一扇門就這么猛烈的被敲開了。
從天賦和聲望中解放
如果你問我那天改變了什么? 我會說我真正見識到了快速道。那天我并沒有走進冰激凌店,而是轉頭回到家中思考:我雖然沒有運動,演唱,表演這些天賦,但是我依然可以致富。
從那天開始,一切都變了。雖然與蘭博基尼的邂逅只持續了90秒,但這個過程讓我的人生轉到了新的方向,給了我新的信念。我發誓一定要在年輕的時候買一輛蘭博基尼, 我不想再等到下一次邂逅蘭博基尼,我要自己擁有一輛!我把掃巴棍撇到一邊,抬起我久坐在電視機前的屁股,準備采取行動。
探索百萬富翁的快速路
在那次遇到蘭博基尼之后,我開始有意識的去研究一些年輕的百萬富翁。我的研究是有選擇性的,我只研究百萬富翁中的一小部分人:
- 他們懂得享受富足的生活方式。我不喜歡去觀察隔壁小房子里那些省吃儉用的"隱形"中產富翁。
- 他們必須要相對還算年輕或者在短時間內完成財富積累。我對花漫長且痛苦的40年去積累一筆財富的人不感興趣。我想在年輕的時候獲得財富。
- 他們必須是靠自己的力量打出一片天。我那時候很窮困。我對含著金湯匙獲得財富或者中了大樂透的人不感興趣。
- 他們的財富不能是依靠名聲,運動、表演、歌唱等異秉的天賦才獲得的。因為我沒有這些。
我在尋找的是一些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起點跟我的狀況類似那種,普通人,沒什么特殊天分和技能,但做出了一番事業。整個高中和大學,我像一個虔誠的教徒一樣研究著這樣一個群體。我讀雜志、各種各樣的書和新聞、看紀錄片,來搜索這樣的人, 我研究著一切有著類似經歷的成功人士的故事。
很遺憾,這股子熱情并沒有把我引向滿意的答案。我試過各種亂七八糟的方案但最后沒有一個把我引向財富。但隨著我讀的越來越多,嘗試的越來越多,我變得更加堅信自己能夠在年輕的時候獲得財富,我準備在大學畢業之后大干一場,盡管我那時候并沒意識未來我會犯那么多的錯誤,走那么多的彎路,遇到那么多的困難。但這是后話。
抗拒平庸的生活
我從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拿到了兩個商科學位,大學的五年,就好像一幫人把你招進來給你不停的洗腦,灌輸一條誰都知道的道路給你。我的同學們畢業的時候都很自豪的談論自己的公司:
"我進了 Motorola 。"
"我獲得了 Northwestern Insurance 的職位。"
"Hertz Rental Cars 雇我做他們的培訓經理。"
雖然我由衷地為同學感到高興,但我認為他們都被騙上了那條"慢速道"。我?我還是決定避開慢速道,我的目標是開進快速道,早點賺得財富,好早點退休。
困難、彎路、壓抑
盡管充滿信心,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我還是一步步的跨入了一條讓人絕望的深淵。我沒錢,只能住在我母親家里,做各種各樣的生意。成功離我如此遙遠, 我每個月都會經歷失敗,然后轉向另一個生意:維生素、珠寶、線下市場拓展項目、在線品牌營銷等等。
盡管我很拼命的工作,但我不斷的遭遇失敗,隨之而來的是債臺高筑。這些狀況逼著我不得不丟掉自負的心態,到芝加哥的一家中餐館開貨車來維持基本生計,比薩外賣,運貨、卸貨,早上再起個大早去送報紙、晚上到酒店門口給豪華車主泊車…...
比這些垃圾工作和低得可憐的薪水更糟糕的是什么?時間。有些工作甚至需要凌晨3、4點就起床開工。5年的大學商學院背景,畢業之后卻活得像一個農場上的工人。見鬼,我缺錢缺到什么程度? 為了給最好的朋友湊結婚禮物,有一次我不得不逼著自己給一個老女人提供性服務。
與此同時,我的同學和朋友們一個個都混得風生水起: 他們每年可以獲得4%的漲薪,開著福特的野馬,買了110平方米的房子,行駛在社會既定的軌跡上,看起來很滿足。但我覺得自己和他們還是不一樣。
26歲那年,我得了抑郁癥:生意經營不下去,自己得靠親戚朋友資助。季節性的經濟蕭條對我的精神狀態無疑又是雪上加霜。芝加哥多雨、陰霾、低壓的天氣把我弄得很憂郁,我特別想躺在舒服的床上來點油酥點心。我厭倦了高中輟學生都來跟我搶的那種工作,我每天都掙扎的鉆出被窩,質疑起現實拋給我這種日復一日且看不到頭的困境。身體上,精神上,經濟上,我都感到異常疲憊,但我知道這不該是真正的我。我確信有那么一條快速道,但就是沒能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堅持下去。我哪做錯了呢?是什么把我一次又一次的打回原地?經過了這么多年的教育,讀過這么多書,我還是離財富如此遙遠。我在人行道上不停的彷徨著,看不到快速道在哪里。
我深度的絕望讓我產生了逃避的想法,但不是靠毒品、性或者酒精,我把自己再一次扔到書堆里,研究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們。如果我不能獲得財富,我寧愿一輩子都埋在這些書和自傳里面,吸取里面的教訓和營養。
但現實變得更糟了。我生活中的人開始放棄我。我交往了多年的女朋友給我定了性,"你完全沒有決心"。說這話的時候她正在汽車租賃公司從事一份很安定的工作,我反駁說你的工作占用了所有的時間而你每年的收入是兩萬八千美元。她理直氣壯的開始抱怨到:"當然了,但是你干的所有生意都失敗了,沒一個成功!別看我現在賺兩萬八千塊,但我現在一年比你多賺兩萬七!" 就這樣,在一個廣播公司的廣告主管向她求婚后,我和她的關系永遠地劃上了句號。
此外,我母親也是。我大學剛畢業那年,她還沒怎么干涉。但之后我經過了太多次失敗,嘗試了太多的低級工作來生存。我懇求她能再耐心點,解釋說快速路財富的積累本來就不是線性,而是指數型的 - 那些給別人打工的是在進行線性的積累。遺憾的是,無論我的圖表多么漂亮,我母親還是對我喪失了信心。但我一點都不怪她,那個情況下,“人類登陸火星”都比“我能成功”聽起來更靠譜。
母親態度的轉變使我的動力大打折扣。她一周會對我喊至少20次, “孩子,找個正經工作!”,每次都把我嚇得一驚。那個聲音,那個語調,足可以滅絕躲過天啟的蟑螂一族。有時候我甚至想把腦袋鉗住,把自己耳朵弄聾。"找工作!孩子!" 這句話就差沒有烙在我的靈魂里了。這一切,就好象是一位母親作為陪審團對我作出終審判決,"失敗,毫無疑問的失敗"。
母親開始給我推薦工作,"雜貨鋪正在招一個熟食經理,為啥不去試試?" 這聽起來很滑稽,好像我的大學學位和過去五年的經歷,就是為了讓我省去為隔壁大媽切面包,準備土豆沙拉這些工作,直接跳到熟食店經理級別。多謝,但還是算了吧,我不想這樣。
促使我醒悟的一場暴風雪
芝加哥一場寒冷的暴風雪把我甩到了人生的叉路口。一個寒冷,漆黑的夜晚,我開了一天的車,累得要死。鞋子被雪浸濕,偏頭痛發作。兩個小時之前的四片阿司匹林似乎過勁兒了。我十分想家但又沒法回去。車被暴風雪堵在路上。那是一條昏暗的馬路,鞋子上融掉的雪水,讓我從腳趾到膝蓋都感到刺骨的寒冷。我把車挪到一個公園,一片死寂,雪花不停的落下來仿佛在提醒我是多么的討厭冬天,心想:"我到底在做什么?我的生活怎么就一點點就變成這樣了?"
在這樣一個漆黑寒冷的暴風雪夜,我坐在一條路邊,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哪。有時候吧,現實就像一陣清風從你身邊吹過;有時候呢,現實則像一臺高空掉落的鋼琴砸你頭上。我的情況就是后者。我腦袋里突然蹦出一個聲音:"你不能這樣活下去了,一天都不行!" 為了繼續生存,我需要改變。
決定作出改變
寒冬逼迫我作出決斷。我決定改變一些我原來認為改變不了的地方: 我所處的環境。我必須搬到別的地方 - 到哪里?我不知道,在我決定要搬的那一刻,搬到哪里并沒那么重要。
突然間,我感受到了些許的掌控力。我果斷的作出這個決定,源自我當時悲慘的處境和我僅僅殘留的一點對幸福的期望。我的挫敗感不見了,感覺自己像重生了一樣。忽然間我在一條死胡同轉角發現了希望。這不僅僅是由于搬家,更主要的是因為我意識到我還可以掌控自己,我仍有很多選擇可以做。
帶著這種力量,我開始從一些之前想都沒想過的城市入手。我問了自己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我可以不受限制的生活在任意的城市里,我更愿意選擇哪個城市?"我列出了我在乎的一些指標,最終在地圖上圈出了5個符合我要求的城市。接下來的那個月,我搬家了,或者說,我逃離了原來的城市。
從慢速道到快速道
我就這么到了 Phoenix,身上剩900美元,沒工作,沒朋友,沒有家人 – 有的只是走上快速道的決心。我的全部資產包括:一張舊床墊,一輛生了銹的Buick Skylark,連個備胎都沒有,還有幾個能賺點小錢的小生意,再就是幾百本書。我新生活的起點就是 Phoenix 中心的一個小工作室,475美元一個月。我把這間小公寓布置成了一間辦公室的樣子。沒床,沒家具,就把床墊往廚房一塞,天天就挨著廚房飯桌睡。
那時候雖然感覺生活很艱苦,沒有安全感,但內心卻覺得很充實。因為我開始掌控自己的生活了。
這期間我做了各種各樣的事兒,其中一件就是搭建了一個網站。之前在芝加哥給人開車的時候,為了等客戶,我需要經常呆坐在車里,一呆就是好幾個小時。我并沒有浪費這些時間,我用這些時間來閱讀,學習各種各樣的東西,從經濟學到網絡編程,到富人自傳。
給人當司機的工作留給我一個很寶貴的經歷:我接觸到了一個一直沒被解決的需求。我當時把一個客戶送到了芝加哥的機場,客戶問我紐約有沒有什么靠譜的租車服務。這件事在我心里埋下了一個小小的種子。如果我身在在芝加哥,查不到紐約本地的黃頁,但是我需要在紐約租一輛商務車,那么我該到哪里去找這些信息?我想這個需求不是一個個例,為此我建了一個網站。
互聯網天生就沒有地理限制,所以這個網站在 Phoenix 一樣有用武之地。但是,像我之前干的所有事情一樣,我在這件事上賺的錢還是很有限。但這次不同的是,我身處一個陌生的城市,沒親戚沒朋友沒錢,我必須堅持并保持專注。
我開始拼命地營銷這個網站。瘋狂的發郵件,打電話,寄信。我甚至還去學習搜索引擎排名優化。因為我買不起書,我白天就只好到費城的圖書館去學習編程和網絡知識。我不停的改進我的網站,學習任何可能對網站有用的東西。
終于有一天,我收到了堪薩斯一家公司的消息,他們在看過我的網站之后,想讓我幫他們公司也設計一個網站。我開價400美元,他們覺得有點貴,但24小時后,我就幫這家公司搭了一個網站出來。就這樣,我用24小時就把房租給賺出來了,別提那時候有多興奮。然后,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怎么的,又過了不到24小時,另外一家紐約的公司也給我打電話想讓我幫著做個網站。這次我要了600美元,并花了2天時間把網站建了起來。又一個月的房租出來了!
我知道這錢不是很多,但從赤貧狀態到3天賺1000美元,這對我來說就好像中了5千萬的六合彩。我在費城的前幾個月,就這么憑借自己的能力養活了自己。不是靠送花,外賣比薩這種工作,也沒有成天響在耳邊的母親的訓斥。我能養活自己了。這股動力,像一股清風,一點點把我帶向了通往財富的大道上。
不過我還是感覺不對勁,缺了點什么。我所有的收入都附著在我設計和搭建網站的勞動過程中,并不是依靠我網站上的廣告。我的收入和我搭建網站所花費的時間綁定在一起。搭更多的網站意味著我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如果我不工作,我的收入就沒了。本質上我是在拿時間換錢。
新公式帶來資本積累加速
冬天,一個朋友從芝加哥過來看我。我把我的網站展示給他看,他甚至被我網站的流量給驚到。每一分鐘,我都會收到從世界各地發來的轎車價格查詢。租一輛轎車從Boston到Worcester要多少錢?從JFK到Manhattan又要多少?我帶著他看了一眼我的Email,里面堆了450封電子郵件。10分鐘過去,刷新一下,又來了30封。郵件就這樣被不停的塞進我的Email郵箱。他接著說道“嘿,兄弟,想點辦法把這些郵件變現?。 ?/p>
他是對的,但問題是如何變現?就這樣,我的這位朋友留給我一個挑戰,我打算解決它。幾天后,我實現了一個大膽且未被驗證過的功能,并準備上線試試效果。我做了什么呢?我放棄了在網頁上出售廣告位策略,而把重點放在給我的客戶“挖掘潛在客戶“。但這里有一個問題,這種新的營收模式在以前是沒有過的。另外,我需要讓我的客戶相信這種模式對他們的生意是有好處的,但問題出在我沒有任何歷史數據和經驗可以借鑒,連我自己都不知道這個方法能不能成。要知道,那會兒可是90年代,互聯網領域連“客戶挖掘”這個概念都還沒被提出,知道我做出了這么一個東西。
不管怎么說,我冒著失敗的風險,還是把這個功能給實現了。從短期來講,我預期這次上線會大幅度降低我網站的營收,而事實也確實是如此。但是我認為如果這種模式真的有效的話,幾個月之后情況會有所改觀。新系統上線后第一個月,我只賺了473美元。這期間我只能接一些其余的做網站的活,來保持我之前的收入。第二個月,網站營收694美元。第三個月,970美元。然后接下來的就是1832美元, 2314美元, 3733美元。我網站的營收就這么一個月接著一個月的增長下來。
好用!
網站的營收,我個人的凈收入,我的資產開始指數增長。隨著網站流量的增長,用戶也反饋各種各樣的不足,對于我來說是一個又一個的挑戰。我尊重每一個用戶的建議,我一直致力于幫助用戶完成他們想要的功能。用戶的每一封郵件我都盡最快速度恢復。我樂于傾聽客戶,就這樣,我的這個網站生意開始爆炸性的增長。
伴隨著這種增長,我工作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內容也越來越有挑戰性。一周工作40個小時簡直就是在度假!有時候我甚至一周要工作60個小時。工作日和周末變得模糊起來。我的朋友們出去喝酒聚會的時候,我就蜷在自己的小公寓里面不停的修改代碼。我根本分不清周四還是周六,而且這于我也真不關鍵。這份工作里面讓我感到很自豪的是:我根本沒覺得這是在工作;事實上,我很享受這個過程。我沒有什么職位,我就是把我的激情投入到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上。成千上萬的人從我的工作中取得便利和收益,這甚至讓我迷戀上我在做的事情,因為我真的改變了一些事情。
我開始積攢一些客戶對我工作的評價:
“因為你的網站,我的生意比以前好了10倍”
“你的網站把我引向了我最大的客戶”
“你的公司對我生意的增長真是至關重要”
雖然我那時候還算不上特別富有,但這些用戶的反饋讓我覺得很滿足。
我通向財富的“偽”快速道
2000年,我收到了一個非同尋常的電話問詢。一家創業公司,問我愿不愿意把公司賣給他們。在那個網絡泡沫的年代,幾乎每一天都會聽到從網絡中發家致富的傳奇故事。記得我研究過的那些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么?終于有這么一天,這波浪潮拍向了我。
我到底賣沒賣掉我的公司呢?當然!我當時面臨著3個報價。報價一:25萬美元,報價二:55萬美元,報價三:120萬美元。我接受了第三個報價,搖身一變,成了百萬富翁。
但這并沒有持續多久。當時,我覺得120萬美元干什么都夠了。但事實上還不夠。稅務,股票期權,我犯了一些錯誤,做了一些糟糕的投資,我買了一輛Corvette, 期望著能讓我看起來像個有錢人。我認為我已經很有錢了,但現在想起來那時候真是幼稚。沒過了多久,我就花得只剩下30萬美元了。
網絡科技泡沫最終還是破滅了,情況很糟糕,起碼我公司的買家很慘。他們不顧我的建議,做了很多糟糕的決定,短視,無異于飲鴆止渴。他們瘋狂的燒錢就好像市場永不枯竭,我們真的需要用戶定制的瓶子和T-shirts?做這些真的可以提高營收嗎?
所有的決定都由一個反應遲鈍的委員會來討論和執行。客戶被丟在一邊不管?;氖牵@家公司的管理層大部分都有著哈佛MBA學位。盡管我賣給他們的網站有1200萬美元的風投資金支持,但網站還是每況愈下。
幾個月之后,公司瀕臨破產,他們開了一個會,投票是不是該把網站關了,盡管那時候我的網站仍然還有盈利??萍脊局饾u變得無人問津,股市像被坦克碾壓了一樣。所有人都岌岌可危,包括買我網站的公司。
不想看到自己親手建造的公司就這么完蛋,我提出回購。我給出25萬美元的報價。他們最后同意了把公司賣回給我。就這樣,我把一年前賣出去的公司又給買了回來。我將繼續經營網站,并擁有絕對的掌控權,我不僅要讓自己的公司在互聯網寒冬里活下來,還要讓它在寒冬里壯大!
搖錢樹的誕生
接下來的18個月里,我不停的給我的網站服務注入新活力。我想證明我不僅僅是因為運氣,借著網絡泡沫這一波致富。我持續的優化網站,加入新的技術,傾聽用戶的訴求。我把整個流程都給自動化了。
當我把整個系統自動化的串起來之后,逐漸發生了一種轉變。我工作得越來越少。好像突然間,我每天只工作一個小時就可以了。錢就這么滾滾而來。我可以到Vegas賭一圈,什么都不影響,錢還是滾滾而來。我可以因為病了連續休假4天,錢還是會不停的來。我可以休假一個月,錢還是照樣來。
我終于意識到我所完成的成就。這個就是快速道。我為自己培植了一棵真正的,產出豐厚的搖錢樹。這棵搖錢樹可以一天24小時,一周7天的給我持續產出,且不需要我用時間去交換。它每個月只需要澆幾個小時的水,還有陽光,就可以持續生長和產出,從而能讓我解放出來去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我過得懶懶洋洋。我每個月確實需要工作那么幾個小時,但大部分時間我是在旅游,玩游戲,飆車,去交友網站娛樂娛樂,再就是去賭場小賭著玩玩。我之所以這么自由是因為我有一顆搖錢樹在代我持續勞作并且獲得豐厚產出。
自從我把公司買回來后,公司急速增長,有時候我一個月可以賺20萬美元。是的,20萬美元的凈利潤!比較差的月份也有10萬。我兩周賺的錢可能比大部分人一年賺得都多。財富就這么不停的涌向我這個沒名沒姓的普通人。如果你一個月賺20萬美元,你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
你開什么車?
你想住在哪?
你放假了想去哪?
你孩子去哪所學校?
你脖子上是否還會套著債務的枷鎖?
你想多久成為一個百萬富翁?四個月還是四十年?
到星巴克買杯6美元的咖啡還需不需要猶豫下?
你看,當你能取得這樣的收入以后,百萬富翁就已經近在咫尺了。我在33歲的時候賺到了幾百萬美元。如果我最開始沒有把公司賣了,我可能會更快做到這一點,當然了,我想120萬美元砸到你面前的時候,很少有人有勇氣說不,是吧?
我買了蘭博基尼,實現了我的夢想。時至今日,我幾乎每周都會想起多年前自己問過的那個問題。我想我現在有了問題的答案。
2007年,我再次把我的公司賣掉。我覺得是時候休息一下,去做一些以前一直想做的事情。這本書就是這個想法的產物。這次,擺在我面前的出價,從330萬美元到790萬美元不等,我選擇了一個現金交易的報價。兌現了6張價值幾百萬美元的支票,不過僅僅10分鐘后,我又決定再次走上快速道的旅程。
總結:
- 名聲和天賦并不是獲得財富所必需的
- 快速的財富積累來自于指數增長,而不是線性增長
- 改變可以是一瞬間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