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了一個志愿者的活動,幫助一個論壇年度活動組織策劃。團隊里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工作的方式是通過群分配和領取工作。需要討論的內容的在群里大家討論投票。團隊有一個總的組織者,可能因為自身工作忙的原因,很少發言。
這是一個臨時組建的松散的團隊。大家彼此并不了解,除了幾個以前就在一起參加過志愿活動的工作人員,其他人都很新。現在活動已經到了倒計時階段,還有一些應該確定而至今懸而未決的提議,不知后續會如何。
通過這件事情,我對團隊的組建有一種由衷的感慨,就是:團隊要搭配,干活才不累。怎么叫搭配呢?
首先,團隊要有核心成員:一個決策者,一個外聯負責人,一個策劃兼總協調人,一個總執行兼采購,一個財務。
1、核心成員要彼此認可
2、需要在項目初期就做好分工和時間安排。
3、核心成員要根據自己組內的任務和時間把任務拆分,然后責任到人。每天匯總進度。
4、除了頭腦風暴等需要全員參加的內容,其他內容個組內討論,提出建議由決策者決策。
其次,組內成員要搭配:
1、組內成員的專長要搭配,分工的時候可以根據專長分配
2、組內成員要熟悉對方的工作,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替補
3、最好不要有小白單獨完成任務。如果必須有小白的話,有個熟手帶最好。否則非常影響整體進度。
總的來說,臨時組建的團隊如果要很好的完成任務,一定要先了解個人的能力和專長以及專業背景。這樣才能很好地分工合作。
團隊里要是有一個開心果,那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