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臨時起意準備挑戰一百天讀33本書的那個晚上,讀的是馬驊的《雪山短歌》。
很久不讀詩了,剛翻開書時并沒有什么感覺,反而詩歌旁邊的附記讀得津津有味,甚至覺得附記寫得更有味道。
附記里的山雨,滿眼的桃花,甚至詩人窘迫的生活都讓我無限神往。藏地本身就自帶神秘屬性,尤其學生時期讀了安妮寶貝的《蓮花》,更是對藏地、墨脫無比向往。至今還記得書里描寫的春天桃花開時,望去便是一朵朵粉色的云連成一片濃淺相間的粉色天空;桃子成熟時根本吃不完,熟透了的桃子便簌簌地掉落地上,到處都是桃子的甜香。
還有寧肯的《天·藏》,失意的王摩詰來到藏地援教,治療心傷的過程中慢慢戀上了這片土地,他仰望澄澈的繁星高懸天空,他低頭細細碾土種菜。還有之前在拉薩看到的藍天白云、有種濃重氣味的天葬臺。這些記憶中的畫面在馬驊的詩中慢慢呈現,既新鮮又熟悉。
附記更像是詩人的旁白,所以淺顯;而詩,更像是詩人初戀時欲語還休的小心思,既想表白又要設置許多的謎團來掩飾,讀詩,需要下功夫。
詩集不長,合上書頁走出書房時,孩子叫著“媽媽”向我奔來,恍然間由一個世界回到另一個世界。
? ? ? ? ? ? ? ? ? ? ? ? ?
? ? ? ? 百天計劃所讀書目
從2017年3月2日開始至今(6月15日)一共讀完35本書。
3月份一共讀了16本書,分別是馬驊《雪山短歌》、二志成《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馬丁《失語者》、馬爾克斯《百年孤獨》、楊絳《我們仨》、東野圭吾的《從前我死去的家》《預知夢》《惡意》《時生》、余華《活著》、林良《會走路的人》、蔣子龍《子午流注》、河馬《藏地密碼》一、二、三,還有一本假書南丘陽《內因決定外貌》。
4月份一共讀了9本書,分別是《藏地密碼4》、唐七公子《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三生三世 枕上書》、格雷戈~麥吉沃恩《精要主義》、林語堂《說話之道》、有川真由美《極簡生活》、沙恩斯諾《出奇制勝》、賴安·巴賓諾 約翰·克朗伯茲《做,就對了》、《最樸素的生活 最遙遠的夢想》。4月底開始準備考試,整個五月是沒有讀書計劃的,但是自己“偷懶”也讀了不少網絡小說。
5月份一共讀了8本書,唐七公子的《歲月是朵兩生花》、桐華《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上下、東野圭吾《湖畔》、繆娟《翻譯官》、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不知名《逆妃》、格非《望春風》。
6月份讀了兩本,姚崢華《書人依舊》、羅大倫《古代的中醫》,還有讀了一半的3本書,汪曾祺的兩本書《生活是很好玩的》《人間草木》和Susan Kuang《斜杠青年》。
最開始讀書時確實是珍惜一切時間,不再刷屏逛淘寶看手機,中午吃著飯也在看,上下班路上也下載了音頻在聽,緊張而充實的感覺很好。4月底有事一下子就切斷了,但是因為3月讀得書比較多,按計劃也可以完成,所以并不緊張。5月的讀書完全是為了排解壓力,所以都是些在熱播或者看過的網絡小說。6月終于忙完了,但是沒有專門留出休息的時間,所以一直懶散提不起精神,看的書比較少,浪費了很多時間。今天整理的時候才發現居然已經提前完成挑戰了!
? ? ? ? ? ? ? ?經驗感觸
一、完成是基礎,不是成績。
按照二志成的說法,第一個百天計劃主要是培養閱讀習慣,所以對書目的選擇不多加要求,而我選的也偏向輕松的小說,讀起來快也比較享受。完成計劃固然不錯,但要有自知之明,不能沾沾自喜。
二、加強篩選,讀好書
有段時間很沉迷中醫養生,馬悅凌、吳清忠、倪海廈、羅大倫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養生書看了不少。因為生了孩子后休息不好,恰巧又翻到《內因決定外貌》,所以很認真的在讀。雖然以前讀過,但是也忘得差不多了,看著看著覺得和一貓一菩提的用語習慣、內容重點有很多重合,于是上網一搜——厲害了,網友都說這倆人其實是同一個人,是某出版商的妻子,完全是商業運作。所以我在前面統計讀書書目時說讀了一本假書。
其實書里的內容和以前看過得也都差不多,女人無非就是保暖、情緒平和之類,可能關于穴位按摩和理論性知識不嚴謹吧。這就是說,哪怕是假書,很多讀者也分辨不出來,還有可能一讀再讀(就是在下)。
對于自己陌生的領域,讀書時最好讀大家推薦過的,要到網上大概搜索一下網友的評論,不要盲目讀書,浪費時間事小,誤入歧途才糟糕。
還有就是純休閑娛樂性的書,可以讀,做為消遣,但是指望讀它改變自己,很難。像我讀的《翻譯官》《逆妃》《歲月是朵兩生花》啥的,敲這幾個字的時候都臉紅!當然不是說它們不好,只是不適合我。桐華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我也讀了好多遍了,書中關于學習也有一套自己的看法,我也在醞釀寫一寫書中的成功者他們的學習方法。
受眾不同,目的不同,書目也就不同,要加強篩選,讀好書,讀對的書。
三、注重輸出,堅持寫讀書筆記。
之前計劃書目都要寫讀書筆記,不要求篇幅,只為養成習慣。前期堅持很好,5月除了感觸比較深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其他的都沒寫。自格非《望春風》后,寫得比較艱難,還未完成。
現在翻看之前的讀書筆記,覺得很多語句是現在寫不出來的,還有很多點也已經遺忘了,讀書筆記一是記錄二是重新整合。
下一期讀書計劃要注重提高讀書筆記的質量,并且準備都發在簡書上。
四、讀書確實改變思維
這一點無法量化,但是隱約可以感覺到,當然也與每天的晨讀有關。看問題的時候不再固執、情緒來臨時有意識地去思考它的來源與訴求、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與不足、開始想了解資源管理自我提升,不再單純跟著興趣走。
最早讀二志成的書,對貓叔如此重視有點不以為然,覺得很簡單,沒讀出什么深刻的東西,更像是一本讀書指導入門,對比同時讀的《如何閱讀一本書》更顯得淺顯(很慚愧到現在后者也沒讀完)。可是現在讀來,字字珠璣,書中給的意見和方法都非常實用且有效。
真正去做了之后,才發現自己的狹隘。很多東西只有深入了解、真正實踐后才能明白,也就是“大道至簡”吧。今早讀貓叔推文,最后他說“好好睡覺、好好鍛煉、好好愛人、好好愛自己”,莫名感動,簡單的話語其實表達著人最終的追求,外界一切努力打拼最終其實都是為了家庭生活的幸福,最簡單平凡的幸福。
二志成的書給的第二個階段是用一年的時間讀100本業務領域的經典讀本,爭當領域第一。結合自身實際,我決定將業務書縮減為40本,用自我提升類書目補充其余60本,三個月一總結。
第二個百天讀書計劃(6.15——9.23)開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