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的外國小說不多,因為那些長長的人名,讓我讀起來暈頭轉向的,我討厭這種感覺,相比起來,還是我們本國的小說更合我的口味;不過,在我讀過的為數不多的外國小說里,這本《追風箏的人》,是最讓我感動的,也是我最喜歡的,當然了,主人公的名字不長,不過這不是關鍵,關鍵的是這部小說讓我聽到了靈魂的回音,讓我走進了一個心靈救贖的天堂。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當當網看到這本書,看著評價挺高的,銷量也不錯,于是就買了回來,伴著那淡淡的書香,我走進了異國他鄉,遙遠動亂的阿富汗。
故事講述了,一個叫阿米爾的孩子追風箏的故事,八九歲的他是一個富家少爺,不過總是有些懦弱,每次遇到危險時,都是他的一個小仆人阿桑替他挺身而出,阿桑的年紀跟他差不多,他不是因為阿米爾是他的小主人才那樣保護他,而是因為,他把阿米爾當作他最好的朋友,他說:為你千千萬萬遍!他愿意為阿米爾做任何事,藍色的眼睛里,透露著滿是忠誠。
阿富汗的那座小城里,每年都有追風箏的比賽,就是好多小孩子一起在天空中放風箏,然后努力把別人的風箏劃斷,然后好多小孩子去追逐那落下的風箏,阿桑總是能不按常規的追到風箏,因為那是阿米爾想要的,所以他跑的飛快。
一次比賽,阿米爾將天空中最后一支藍色風箏劃斷了,便示意阿桑一定要追到,阿桑流露出純真的笑容,便去追了,可遲遲不見回來,阿米爾便去找,結果發現一件悲慘的事,阿桑被三個大男孩圍在一個死胡同里,為首的阿塞夫最邪惡了,他經常欺負阿桑,罵他是奴隸,是下等人,這次,他還挑撥他與阿米爾的關系,威逼著阿桑交出手中的藍色風箏,可阿桑就是死活不交,因為他知道,這是屬于阿米爾的,他死活不給。
阿塞夫便和另外兩個男孩暴打了阿桑了一頓,把他按在地上,更甚的是他還玷污了阿桑的身體,而這一切,阿米爾都偷偷的看在眼里,可他沒有挺身而出,那一刻,他選擇了懦弱,他逃走了,當他在巷口看到阿塞夫他們出來時,還故意朝里面躲了一下,而當受傷的阿桑出來時,他裝作如無其事的問道:阿桑,你去哪了?阿桑只是把藍色的風箏給他,說道:走吧,老爺該著急了!他們走了,雪地上留著一滴又一滴血液,那是阿桑的……
阿米爾贏得了爸爸的獎賞,爸爸把那只藍風箏給他裝裱了起來,可他的心里卻是壓抑的,因為他怕看到阿桑,他怕看到自己的罪惡。一次,他在他們一起玩耍的果樹下看到了阿桑,阿桑在哪里看一本兒童讀物,他在自學文字,阿米爾想讓阿桑打他一頓,這樣他的罪惡就會減輕,他那柿子砸阿桑,還叫囂著說:還手啊,還手啊!說著砸著,最后阿桑拿起一個柿子向自己腦門上砸了一下,便轉身走了。
阿米爾為了不再見到阿桑,便把自己的手表偷偷放在阿桑床下,試圖誣陷他,當阿米爾的父親責問阿桑是不是他偷的時候,他看了一眼阿米爾,便說:是的!之后,阿桑便和父親一起走了,阿米爾再也沒見過他。
后來前蘇聯入侵阿富汗,阿米爾便和父親逃到美國,一晃十年過去了,阿米爾遇到了自己的愛情,結婚了,可父親卻因為癌癥去世了,一天,阿米爾接到一個電話,是拉辛汗打來的,他是爸爸最好的朋友,也是第一個聆聽阿米爾寫故事的人,他患病很重,阿米爾啦巴基斯坦看他了,拉辛汗跟他說了阿桑的故事,阿桑結婚了,有一個孩子叫索拉博,可阿桑為了保護阿米爾的家被武裝分子打死了,索拉博被送到了孤兒院,拉辛汗說,你要去接他,這是你做回好人的機會,而且他是你的親侄子,阿桑是你的弟弟。
阿米爾不敢相信,可拉辛汗是不會騙他的,阿桑是他父親跟仆人的孩子。拉辛汗交給他一封信,這是阿桑寫的,里面還附了一張他與索拉博的照片,他希望阿米爾能把索拉博接走,遠離這個動蕩的世界,享受良好的教育。不得不說,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的眼眶濕潤了,我被阿桑真誠善良的心打動了。
面對抉擇,阿米爾沒有再逃避,他要重新做回一個好人,在去阿富汗的汽車里,他想到了阿桑常說的那句話:為你千千萬萬遍!這一次,他要為阿桑做一件自己也該做的事。
透過車窗,看到滿目瘡痍的土地,他不敢相信,這是自己曾生活的土地,饑餓、戰爭、恐懼、動亂彌漫整個國家,阿米爾在孤兒院并沒有找到阿桑,他被一個塔利班關于帶走了,生死未卜,在當地廣場上,他看到了這個人,他用石頭砸死了兩個通奸的阿富汗人,血腥令人發指。在一個住所里,他見到了阿桑,那個塔利班官員原來就是當年的阿塞夫,阿塞夫罵他是個叛徒,還狂揍他,眼看阿米爾被打的遍體鱗傷,索拉博用彈弓打中了阿塞夫的眼睛,他和阿米爾一起逃了出來,回到了美國。
阿米爾在人前也不再忌諱什么了,他對自己的岳父說,索拉博就是他的侄子,是他父親跟傭人所生的兒子的孩子,他走出來了,可陰影盤踞在索拉博的心頭,故事的結尾是,在一個湖邊,一大片草地上,阿米爾帶著索拉博一起放起了風箏,我看到了索拉博臉上的笑容……
《追風箏的人》,這是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 胡賽尼的第一部小說,該小說不僅在美國,在全世界都引起了轟動,全球熱銷600萬冊。我想,這部小說不僅在于它史詩的內容,更在于他能把內心的痛苦恐懼娓娓道來,讓你在細膩的文筆里,一步步的走進他所營造的世界,仿佛我們每個人都是文中的阿米爾,我們或多或少的心中都有一支童年的風箏,可能是自己曾經做過的一件錯事,可能是自己心中一個不能向別人透露的秘密,也可能如文中的阿米爾一樣,我們心中有難以揮去的恐懼和愧疚。
文中的阿桑可以說,是人類所有美的化身,他特別真誠善良,很看重朋友并愿意為朋友做任何事,哪怕是朋友讓他吃泥巴,他都愿意,雖然他備受欺辱,可他不畏懼,不膽怯,為朋友,他敢于挺身而出,他純真的眸子望著你,仿佛能看透你的靈魂和你身上的罪惡,在這樣一個動亂不平的社會里,人心還是善良的,或許阿桑就是另外一個阿米爾,正如作者曾說過,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眾面孔的塵灰,將背后靈魂的悸動展示給世人。
突然,我想到了《邊城》里的翠翠,他們都是善良與美的化身,這也是在告誡我們,如果你心中有無法揮去的愧疚和罪惡,請試圖去彌補吧,彌補自己曾犯下的過錯,時光還在,你我都還未曾老去。我相信,只有心靈的救贖,才是靈魂的凈化,請記住內心的吶喊:為你千千萬萬遍!
追風箏的人
是你 是我
那個曾經的少年
為你千千萬萬遍
我們都曾善良勇敢
時光變遷
不要被世俗遮住了雙眼
心靈不要被社會污染
無論怎樣
請記住那熟悉的吶喊
為你千千萬萬遍
我曾踏過萬水千山
去探尋 一份自然
其實抬頭望望
空中飛舞的風箏
善良和純真從未走遠
真誠和美好
始終保留在心間
為你千千萬萬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