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會想起那天在酒店L對我說的話。當時公司贊助的廚藝比賽還未開始。評委有好幾個是外國人。他們在大廳進行交談,而采訪要到晚上九點半比賽結束后才能開始。這種情況,換做平常L不用來的,我一個人就夠了。但因為參賽的也有好些外國選手,所以我們要采訪的冠軍獲得者也可能是外國人,而我因為英文很爛可能無法完成采訪。
當下又看到外國評委在交談,所以打心眼里羨慕英語好的人。而在這樣的國際都市英語好的確會讓自己更有競爭力。我對L嘟囔到,好想再報名學英語呢。但L冷不丁冒出一句,還是做點自己感興趣又擅長的事情吧。當時我很不高興地覺得她在給我潑冷水。可這段時間這句話總是從腦海里蹦出來告訴我,的確應該做點真正感興趣又擅長的事情。
不由得回顧下這幾年自己做的事情,全都是半途而廢的典型。知道一個朋友英文好在公司得到很多機會,而自覺英文底子不差又不想荒廢度日想學點什么充電,就去報了昂貴的培訓班。最開始的時候興致還很高,工作日都會找時間去。后來周末才去,再后來一個月去一次。每次說好看美劇學英語但我總跟著劇情跑,單詞都沒記住幾個。還要安慰自己,我是個勤奮上進的好孩子。學英語是個逐漸積累的過程,暫時看不到學英語的實際利益,過程又枯燥無味,熱情慢慢退卻下來。后來換了城市,沒學完的課程也沒法繼續(xù)了。
聽了一次現場版的尤克里里演奏會,覺得簡單又好玩,想著學著能陶冶下情操。小時候沒能學好一門樂器挺遺憾的。自己沒有樂理基礎之類,于是又去報了私人課程,想著有人帶會快一些。地方有點遠,我去的不勤,每次都想著學完的歌曲要消化下練熟了再去學下一首,其實是給自己不去上課找借口。在家練習的時候又覺得會打擾到左鄰右舍,所以下班了都不敢在家練習。周末又總要出去跟朋友吃個飯啊逛個街,最后我知道自己并不是真的喜歡這門樂器,我只是喜歡別人在臺上演奏的樣子。尤克里里放在角落里積滿了灰塵,最后送人了。
還有一時興起報名的瑜伽課,手工制作,養(yǎng)多肉植物,跑步…如此種種不勝枚舉。全都在最初的熱情失去之后不了了之。
我想,這樣“始亂終棄”的并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吧。一開始我們都懷著無比的熱情想要去堅持的,但是回過頭真正能堅持下來的恐怕寥寥無幾。究其原因,或許因為真正支持我們的不是喜歡這樣單純的原因吧。
但我現在發(fā)現了兩件能堅持的事情,一是看書,二是做飯。掐指一算近兩個月除了一次早上煎餃子煎糊了不得已吃的外賣,還有兩次和朋友聚餐在外面吃,其他時間基本都堅持每天做飯,無論天氣好壞心情好壞。這對于很多人來說應該很難,就如同每天都去夜跑這件事對于我來講是怎么也堅持不了的事一樣。但看到新的食譜我都想去嘗試,不讓做反而覺得難受。對于不喜歡的烹飪的人來講,買菜洗菜吃完還要洗碗,廚藝也不行,算下來還不如外面吃吧。但對我來講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并非要咬牙切齒逼著自己去做,而是一件能享受的自得其樂的事情。
就如村上春樹所說,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怎么也長久不了。所以我不想再去堅持那些看起來能讓自己受益無窮證明自己是沒有虛度光陰的積極人類,而更愿意花時間在自己真正感興趣又擅長的事情上了。對于我來說,這也算近段生活的一個重大發(fā)現。
所以不難想象,大概英語好的人是真的喜歡英文里蘊藏的語言文化。尤克里里彈的好是真的熱愛這種快樂的樂器。瑜伽老師是真的能享受沉浸其中的樂趣。家里擺滿多肉植物的愛好者真的能把它們當有感情的人類悉心照料。喜歡畫畫的人真的覺得畫畫能向自己打開另一個世界…
但我并非是想說,什么都不用學不用試了。反正都堅持不了。因為如果不嘗試的話,可能連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都發(fā)現不了。就如同前不久采訪中的美食博主s說的一樣:如果你有興趣挖掘自己的興趣,我建議你去試試調個酒,烤個蛋糕,畫幅畫,繡個花,做個木板,未必以后會堅持,但有可能就找到你的愛好,并深研沉浸享受下去,那就是一輩子的幸福了。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你才會發(fā)現這個世界的許多有趣之處。
PicturesFromEnsee
所以好朋友說公司同事中她英語最爛,要去報名英語培訓班的時候我并沒有阻止她,雖然很想告訴她可能這錢你還不如去買些喜歡的衣服來的痛快。但嘗試過她才知道,原來我并不是真的想學英語啊。在我看來,我們學會的這樣的技能,它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會時常陪伴著我們。就像我非常討厭做復雜的PPT一樣,我從來沒想過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做一個多么美輪美奐的PPT。我學習它是為了更好地在以后的工作中運用,但這樣的話以后換工作的時候我的簡歷欄上肯定會寫上PPT技能強,或許HR就是要招一個會做PPT的人。后來我進入了這家夢寐以求的公司,然后每天都要做討厭的PPT,繼而衍生出無限痛苦。而這樣的工作正是我自己給自己找來的啊!又能怨得了誰呢。當然這樣的心態(tài)只適合“我想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的人”。
所以,英語學不好就別學了吧,不如去做點真正感興趣又擅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