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今年1月開始,我在中圖少兒部的“創意閱讀營”,開展“讀與食”和“讀與旅”讀書會。?
“讀與食”將繪本和食物相結合,通過共讀和動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食物中的科學、體驗創造的樂趣。“讀與旅”則探索季節書單,將適合每個節氣、節慶和紀念日的書和活動,列在自己制作的手工書里,引導小朋友感受自然、將閱讀融入日常生活。
這兩個對我來說都是全新的項目,并且每個月都要準備不同的內容。因此,除了選書、設計流程、準備PPT這些前期工作,每做完一場讀書會,我還會抽空整理一份教案,記下用書和流程、手工材料和工具以及現場展示的繪本,也寫下經驗和需要改進之處。
做完這些,就把用過工具材料歸位、書放回書架。?????????????????????????????????????????
通過這樣簡單的記錄,仿佛是把經驗教訓這些無形的東西加以固化,將頭腦中的東西放到可視化的文檔。這樣,將來需要時可以直接調用,而不用再費勁回想、重新從記憶里搜索。
這就是最基本的知識管理,源于生活的實際需要。
???????????????????????????????????????????? -2-
3月因為太忙,回家后一直沒整理記錄,用過的書就暫時放在桌面一角。這件小事,表面上好像沒什么大的影響,但實際上,它好像也一直占據著我內心某個小小的角落,在等待清理和釋放。
實體的物品,占據著家里或辦公室的物理空間。如果不定期整理和清理,物品會越積越多,直到占滿空間。
照片和文件,占據著手機和電腦的硬盤空間。思緒和所想,則占據我們的大腦空間。
我逐漸意識到,以上的空間容量都是有限度的,都需要定期清理。
???????????????????????????????????? ??? ?? -3-
4月,我參加了一個“百日寫作”活動,每天寫500字以上,并在微信群打卡。
近一個月的持續寫作,帶給我兩大收獲:
一是通過閱讀寫作方面的書籍及實踐,我逐漸探明寫作的意義,從以分享為目的的博客寫作回歸到記錄自己生活的寫作。
同時,寫作也讓我及時清理生活,隨時記下所思所想,讀的書看的電影也及時寫下感受,不再攢到月底一起寫。
尤為可喜的是,最近參加的幾場超大信息量的講座,我都及時地整理了筆記,不再讓信息堵塞在大腦表層,而是轉換為實用書單或進一步行動清單。
也就是說,通過寫作這個整理方式,我得以及時清空大腦緩存,還大腦以清爽,讓它更靈光更有效地進行日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