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一代武俠小說泰斗金庸病逝,終年94歲。
“一醉十年三十春,焉得書劍解紅塵,何謂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如今,斯人仙去,江湖已遠,誰還能再笑傲江湖?
金庸的武俠伴隨了我的整個少年時代。《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書劍恩仇錄》……多少人跟我一樣,看著這些作品長大。這些作品里又安放了多少人的回憶、夢想和青春!
可以說,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金有庸的武俠小說,武俠是給成年人看的童話,是成年人的幻想,是成年人充滿古典色彩的精神家園。多少人夢想長大以后仗劍走天涯,草原上射雕,大漠上弛馬,武功蓋世,刀光劍影、鋤強扶弱,名垂千秋。
金庸曾表示:“我希望我死后一百年、二百年后,仍然有人看我的小說。我就很滿意。”如今,他的武俠小說已經風靡了半個多世紀。為什么,現在仍有很多人為之著迷,百讀而不厭?因為,他的武俠世界里有著大家共同的“江湖夢”,豪情與柔情的結合,歷史與俠義的碰撞,共同締造了一個愛恨情仇,俠骨柔情的江湖。
今天,我們再來翻一翻金庸的小說,看一看他的江湖恩怨、兒女情長和家國情懷。
有人想進,有人想退,卻無奈進無可進,退無可退,因此引出無數癡男怨女一段段令人唏噓的亙古絕唱,這就是江湖。
金庸筆下的英雄美人,江湖中的兒女情長,仿佛都帶著一襲果決英氣,沒有人不喜歡江湖兒女的快意恩仇,也沒有人能不被英雄美女的纏綿悱惻所吸引。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與其天涯思君,戀戀不舍,莫若相忘于江湖。——金庸《天龍八部》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金庸《倚天屠龍記》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恨不知所終,一笑而泯。——金庸《笑傲江湖》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金庸《書劍恩仇錄》
焚我殘軀,熊熊圣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金庸 《倚天屠龍記》
我走過山的時候山不說話,我路過海的時候海不說話;我坐著的毛驢一步一步滴滴答答,我帶著的倚天喑啞。 大家說我因為愛著楊過大俠,找不到所以在峨嵋安家;其實我只是喜歡峨嵋的霧,像十六歲那年綻放的煙花。我路過海的時候海不說話,我走過山的時候也聽不到回答;我騎的毛驢步步滴滴答答,悠悠飄向遠處可從不想要回家。——金庸《神雕俠侶》
沐春風,惹一身紅塵;望秋月,化半縷輕煙。顧盼間乾坤倒轉,一霎時滄海桑田。方曉,彈指紅顏老,剎那芳華逝。——金庸 《天龍八部》
人生在世,去若朝露。魂歸來兮,哀我何悲。 ——金庸 《天龍八部》
金庸所創作的武俠小說,中、長篇共計14篇。分別是《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雕英雄傳》、《雪山飛狐》、《神雕俠侶》、《飛狐外傳》、《白馬嘯西風》、《倚天屠龍記》、《鴛鴦刀》、《連城訣》、《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
他擅長在武俠小說里將真實的歷史與虛構的傳奇糅合在一起寫,創造出一種半史半奇、亦真亦假、虛實之間的故事境界。金庸的武俠江湖,寄托了多少中國人“鐵血丹心,俠骨柔腸”式的江湖情懷。
金庸筆下兒女情長、伉儷情深屢見不鮮,如《神雕俠侶》中的楊過與小龍女,他們幾分幾合,他們為了彼此都可獻出生命,他們的愛情在十六年的等待中更見堅貞。《笑傲江湖》中,魔教公主任盈盈,被正派驅逐的浪子令狐沖,他們憑著真愛,打破成見,琴瑟齊鳴,笑傲江湖。《射雕英雄傳》中的呆郭靖與刁黃蓉,等等,他們一往情深,生死相許。
但也有很多讓人遺憾的美。比如,蕭峰與阿朱,阿朱對他的愛,給了蕭峰塵世間唯一的溫暖。他不再計較什么宋遼身份,只想和她相伴白頭。或許命運就此罷手對蕭峰而言再好不過,可是造化弄人,命運讓他錯手殺了一生摯愛,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于此。有人說,大丈夫何患無妻。可哪怕是神似阿朱的阿紫也進不去他的心。阿紫不服,問他我究竟哪里比不上姐姐。蕭峰只說了一句:你哪里都好,只有一點你比不上她,你不是她。
金庸筆下的兄弟關系,最經典的是《天龍八部》中蕭峰、虛竹和段譽,三人志同道合,義氣深重。但《射雕英雄傳》中的郭靖與楊康,這對結拜兄弟最后一正一邪,分道揚鑣。金庸筆下的人物少見能走進心靈深處的朋友,他們都是獨行俠,《神雕俠侶》中的楊過與周伯通、黃老邪雖也兄弟相稱,但亦師亦友,終各自為是。
我們常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這是對相愛卻無法相守的人的一種安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這是袁紫衣對胡斐說的,也是對自己說的,只是希望兩人能斬斷情緣,拿得起,放得下。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會有江湖,人就是江湖。——金庸 《笑傲江湖》
一襲白衣若雪,猶似身在煙中霧里。 ——金庸 《神雕俠侶》
千古垂名有何歡,世人誰知帝王難,一個情字書萬卷,只寫恩愛是江山。 ——金庸 《俠客行》
人生在世,會當暢情適意,連酒也不能喝,女人不能想,人家欺到頭上不能還手,還做甚么人?不如及早死了,來得爽快。 ——金庸 《笑傲江湖》
無我無形,無我無心,無我無招,無我無敵。 ——金庸 《神雕俠侶》
打不過,逃。 ——金庸 《射雕英雄傳》
亢龍有悔,盈不可久。 ——金庸 《射雕英雄傳》
俠之大者,必將為國為民。
金庸的武俠小說,開始都站在漢族人的立場來書寫愛國情懷,正邪對立分明,從《倚天屠龍記》開始,作為反派的武當派改邪歸正,成為和少林寺并駕齊驅的門派。張無忌也超越了正派和邪派,不僅讓明教和六大門派和解,共同對付蒙古侵略,而且通過他與蒙古郡主趙敏之間的愛情,進一步超越了漢族與蒙古族的隔閡。到了《天龍八部》,蕭峰這樣的人身上也出現了血緣身份和文化身份的沖突不匹配。金庸超越了民族和國家邊界的概念,這與他對深受英國文化影響的中國香港人的本土認同立場的理解,密不可分。再讀金庸先生依然歷久彌新,意味深長。
百戰江湖一笛橫,風雷俠烈死生輕。鴛鴦有耦春蠶苦,白馬鞍邊笑靨生。 ——金庸 《書劍恩仇錄》
愛之為物,有時固然極美,有時卻也極丑。 ——金庸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你愛的人是個尼姑,而且她不肯還俗。 --金庸
最快樂的寂寞是獨處,最寂寞的快樂是無敵。獨孤求敗,一個注定寂寞并快樂的名字。——金庸
我劍利兮敵喪膽,我劍捷兮敵無首!——金庸 《越女劍》
教而不明其法,學而不得其道。 ——金庸 《射雕英雄傳》
一個情字書萬卷,只寫恩愛是江山。——金庸 《俠客行》
行云流水,任意所至。 ——金庸 《笑傲江湖》
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不及心中所想的那么好。——金庸 《倚天屠龍記》
其實,人生一世,譬如朝露,也許就是一部武俠小說。前半生縱情恣意、灑脫妄為,后半生心懷敬畏,不斷向學,男人不妨讀一讀,當走出童話世界時,可以做精神上的俠客。
兒女情長今猶在,江湖俠骨已無多。如今,先生仙去,酒入愁腸,七分劍氣,化作月光,來,喝酒,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