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分享點評】
好的地方:
1、思維導圖整理簡潔,且邏輯清晰;
2、在分享中善于用問題進行引導,前后邏輯連貫;
3、將作業案例融入進分享的案例中,結合比較自然,分析的較準確。
需提升的地方:
1、語言過于專業,需要訓練用生活化的語言解釋清楚復雜的概念;
2、對STP闡述不夠準確,S是市場細分而不是需求細分,如按人群屬性分,可分為男人和女人,男人按年齡段分,又可分為12歲以下的兒童,12~18歲的青少年,18~40歲的青年等,單不代表同一年齡段的需求只有一種。人群屬性只是一種細分方法,除此以外還有地理屬性細分、心理變量細分等。T是選擇目標市場,但不是人群。目標市場可以是一個或幾個,選擇的市場有市場細分之后得來。
【守擂點評】
好的地方:
1、互相之間的配合較好,回答比較有次序;
2、回答問題緊緊圍繞知識點進行,體現對知識點的記憶比較強;
3、賀詩聰提到的萬達的例子比較貼切。
需提升的地方:
1、田豆豆的回答邏輯性還需提升,在大段的回答中,需增強條理性;
2、楊冰對蘋果的分析不夠深入,并沒有提到蘋果成功的核心。
補充:
需求是不是能被創造的?有沒有創造需求一說?怎么理解喬布斯推出蘋果手機時所說的“今天,蘋果重新定義手機?”在iPhone出現之前,市場上并沒有與iPhone類似的產品,喬布斯創造了產品的同時是否創造了用戶的需求?
首先,需求是不能被創造的,需求分兩類:顯性需求和隱性需求。顯性需求是你已知的,隱性需求是你未知的,也就是潛在需求。它一直存在但你未知,一旦被激發了就變成了顯性需求。而作為企業,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滿足消費者顯性需求的同時,還能激發更多的隱性需求,讓消費者購買更多。
其次,如何掌握消費者的顯性需求和挖掘消費者的隱性需求?顯性需求,很容易看出,市場也有眾多同類產品,因為別的企業早已發現了。隱性需求,就不那么容易了發現了,需要挖掘,誰get到了,誰就贏了。
挖掘隱性需求有兩種方法:
1、通過調研分析消費者行為,推測他的隱性需求。現在大數據為什么熱門,也就是因為大海量數據中,能準確分析挖掘出消費者自己的未知的隱性需求,從而有效激發;
2、高敏感度的商業Sense,也就是商業觸覺。喬布斯并不注重調研消費者,他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觸覺,認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消費者需要的。這是他的天賦,普通人還是很難達到的。但我們可以通過多觀察多閱讀,提高自己的商業觸覺。
最后,建議大家有空可看看2007年的喬幫主蘋果手機發布會哦,非常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