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縱即逝的“記憶”
平時我是很少拍照的,但是去旅游時,或者很高興的時候還是會通過拍照來留住一些美好的記憶。可惜相機留住的始終只是影相,隨著歲月的流逝還是會慢慢的淡忘了當時的情景和照片中的故事,以及遇到的人。每次只要再翻看照片時想不起來里面的故事,我就會變得不安和惶恐,好像丟了“魂”一樣的,總是一直想一直想,試圖想要讓自己記起一些什么,可是最后也只能想起一些“零散的記憶”。
錄像記錄美好
看過很多的紀錄片,也拍攝過很多生活中的重要的美好時刻。看過的紀錄片一般都是以年為單位剪輯而成的,一部小小的紀錄片需要的是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來完成的。而我們自己平時拍攝的視頻,都是隨時隨地的就開始記錄,最長的視頻也就是幾個小時那樣子,但是盡管已經紀錄了幾個小時,我們生活里的故事展現出來的也還僅僅只是一部分的記憶,這記憶可能還不是很完整的。如果效仿紀錄片的形式來拍攝,我們也不是專業人士,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跟蹤記錄拍攝,而且拍攝這紀錄片的意義是什么?僅僅只是為了記錄一下自己的生活嗎?這樣的紀錄方式記錄時間太長,再反復觀看時需要的時間也是那么多。
語音記錄
一直都是用語音來和別人交流,卻從來沒有通過自己用語音的方式來敘述自己的故事,總覺得用語音的方式自己來講述感覺很突兀,語言也許表達的不太清楚,語氣的平陽頓挫也并不能真正的表達自己的心情,聽語音的方式感覺沒有那么多時間去聽,需要騰出專門的時間,在安靜的環境里靜靜的傾聽。而我們卻很少能把一段語音重復幾遍,往往是聽完以后也就過了,在聽的過程中如果在某一個時刻走神,錯過了就又得從頭開始聽。
“寫作”是為了留住記憶
再多種多樣的留住記憶的方式中,唯有我最喜歡的就是寫作來留念。一篇不算很長的文章只需要那么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看完。之前看蔡崇達的《皮囊》的時候,在一篇篇的文章中了解了他的故事以及他和身邊的人的故事,每個人在他的生命當中所帶來的故事都是不一樣的。為了留下他們之間的故事,不讓記憶在時間的長河里慢慢的淡忘,蔡崇達他選擇了用寫作的方式來留下這些高興抑或者傷心難過的故事。每一個人物都在他的筆下得到了很好的呈現,而且在讀的過程中還會仔細去想象那樣的畫面。
再看完了《皮囊》以后,讓我更加的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更加熱愛寫作,用寫作來記錄自己的生活,審視自己的生活,練就一雙發現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眼睛,把生活中的一些微小的幸福通過這樣的方式記錄下來。
就像尼爾的《生命中最美好的事都是免費的》這本書里面寫的美好的小事都是身邊我們不在意的小事
“遺失好久的東西,在最不經意時卻找到了它。”
“圣誕節購物,恰好在超市門口發現一個停車位。”
…………
把這樣的美好通過寫作的方式留下來,在多年以后的某一天,你在翻看自己以前寫下的文字時,會不會喚起內心深處的記憶,就好像是前一秒才發生的事情一樣,嘴角也會勾起微微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