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底下就是路

“腿是江湖嘴是路”,小時候經常聽到這句話。那時候活動范圍太小,基本上沒有問路的機會,倒是喜歡穿街過巷的發現路。重慶的老巷子四通八達,我熟練地在里面穿來穿去,像水塘里快樂的小魚兒。

后來活動范圍漸漸大了,也經歷了幾次迷路,終于學會了問路。

問路也很有講究,太老的怕耳朵背,說話不清楚,太小的怕不識途,有的人看起來很兇或者很冷,怕碰釘子不敢去問,有的人行色匆匆目不斜視,怕耽誤人家也不好上前,往往在一個路口躊躇了很久,也沒找到合適的向導。

但是反過來,我卻是特別喜歡別人找我問路的,倘遇到這種情形,我又不忙的時候,會很仔細地給他講路,畫圖,恨不得把知道的通往那個地方的所有路都指給人家,遇到恰好同路還順便帶上一段。

平時在陌生人面前我總是很慢熱,給人淡淡的內向的感覺,只有在指路的時候特別興奮,那是一種對這個生于斯長于斯的城市了如指掌的成就感,或者說,是一種“人來瘋”。

這些年,隨著GPS的越來越普及,現在幾乎沒人問路了,手機真是一個好東西,在哪一個城市都可以直接把你帶到目的地。再不用躊躇的尋找,只需要輸入起止,旅程就變得像兩點一線那么簡單,方便是方便極了,但這種沒有波折的路就像一條沒有浪花的河,總覺得缺了一點什么。

仔細想來,是缺一點溫度吧。問路的謙虛,指路的殷勤,原來,都有一種溫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