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真正目的

? 大學,顧名思義,他是相比較初高中來說是大而且人也比較多的,他是大家學習與成長的地方。對于其中的大,不一定他是學校的建設大而已,也有想我們這種并不是很大的地方,但卻也是一種人際關系復雜,除卻學習還可以進行其他活動的地方。但是他為什么會給人一種束縛感呢?

? 我感覺這原因還是有的。譬如,人都具有習慣性,長期的學習時光讓我們保持了那種固定的思維模式,我們來這里是為了學習而已,沒有必要去做別的,像高中那樣就可以了。還有就是長期的學習對于大家開說本是一種束縛,而大學屬于比較自由的地方。正因為如此,一部分人會覺得沒有了老師的管教、父母的約束,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的事,好好的放松一下,畢竟這種生活來之不易。眼前的一些好處甚至成了大多數學生的枷鎖,把他們封在了這個校園里,卻忘記了自己學習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么。

? 我們來到大學是為了繼續學習知識,來充實自己的大腦,讓自己以后有能力有知識去識別這個社會,卻忘記了外面的世界是復雜多變的,并不像書本上說的那樣。因此,我覺得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留在這樣一個牢籠里,應該走出去看看。

外邊的世界固然更美,但美麗的外表下往往充斥著危險與邪惡。社會上利益關系是最主要的,很多時候我們無法給他人帶來利益,大家就不會有接觸的機會。然而,正是利益驅使下才讓我們可以學習到許多不同的處人、處事的方法,才可以摸清社會的規則。當自己了解了社會的復雜之后,你今后才可以更好的在社會上立足。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但你可曾想過,如果你光讀書卻不去實踐,是不是下一個紙上談兵的趙括呢?我們唯有走入社會,去體驗社會的種種復雜情況,才可以更好的面臨復雜多變的社會,更好的去適應未來的就業壓力。

如果說,我們只有好的學歷卻沒有什么能力,哪個公司愿意招聘你,讓你進入他的企業發展?現在的大學生可以說多如牛毛,在大街上隨處可見。但是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工作崗位卻有更多的人失業呢?因為他們空有學歷卻沒有能力,他們只會紙上談兵卻無法做任何事情。未來的就業也許會需要更高的學歷但更需要的是社會經驗。只有這些人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不至于眼高于頂,不能辦事。我們沒有高學歷卻可以在其他方面填補,而只有高學歷那又有什么用呢?

大學,給了我們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平臺,而我們應該更好的利用這個平臺去發展自己,而不是故步自封。大學應該是放飛我們夢想的地方,而不是束縛的枷鎖。去外邊多走走,會看到更美的世界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大學是一個很好的地方,這也是我們初次對社會有所涉足的地方。曾經的學習我們總以為是那么的痛苦,老師父母無時無刻都在關注著自己。長期的這種生活讓我們產生了叛逆的思維,我們遇到很多問題也不愿去尋求答案。或者是不愿與父母老師溝通,或者是害怕同學的嘲笑。說自己笨,說自己不如他們。正因為這樣的心理讓我們寧可把問題藏起來也不愿意尋求答案。久而久之,問題多了,我們也變得不在乎了。

對于我們來說,其實大學給了我們一個彌補過去不足的機會,是我們可以對當初的疑惑得到解決。譬如,我們應該如何與父母溝通?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里我們應該怎樣去面對?身邊的人都是陌生人,我們應該怎樣去與他們溝通……諸如此類問題,并不在少數。然而,來到大學以后,我們并沒有先考慮這些問題,卻在抱怨自己的學校是怎么的不堪,與自己的理想大學相差甚遠。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選擇這樣一個專業。于是,我們會繼續我們的奢侈生活——整日整夜的玩游戲或者睡覺,這成了大學生的每日功課,卻忘記了自己的初衷。

來到陌生的環境里讓我們有種恐懼感。有時候遇到某個人想去結交一下,卻苦于怎樣去開口,害怕自己的舉動讓他人感到厭惡,招來其他人的鄙視。也許,自己曾想過去旅行或者出去走走,卻害怕自己迷路。結果,很清楚,自己什么也沒做,什么也沒有完成。

其實,大學本來就是給了我們一個完善自己的機會,我們不必為了那一點點所謂的自尊,為了與大眾一樣而放棄自己想做的事。有什么不懂或者不會我們應該大膽去問,別人不會笑話你,相反會虛心給你解釋,因為你有一顆虛心請教的心。我們也不必太過在意他人的目光,因為別人又不在意你會怎樣。

大學不應該成為束縛我們的枷鎖,在這里我們應該勇敢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走自己想走的路。這個路上或許孤獨,但許多年后,你會為你的選擇感到慶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們相依為命,合二為一的日子,只有那40周, 你住在媽媽的肚肚里,媽媽很辛苦,但也很幸福。 你越長越大,媽媽的肚子...
    LI英閱讀 347評論 0 0
  • 生活在南方的人是否像我一樣向往北方,北方的人是否也向往南方。 北方大多給人一直粗獷豪放的印象,...
    Fncy曼閱讀 728評論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