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晨讀:高效工作整理術

1.認準目的--把事做對

在領導分給你一項任務時,最好能多問一兩句,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因為領導布置任務時沒想那么多,只是要你做一件非常具體的事情,如果你只滿足于做這件非常具體的事,可能就忽略了事情背后的目的。

人們都期望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如果只是滿足于別人交待什么就做什么,從來不問一下,那可能就一輩子都是個打雜的了。

退一步講,就算要把這份打雜的事情做好,也需要知道上級的意圖,并思考一下這件事對于客戶的意義,這樣才能加進自己的主動性,把事情做的更好。

在“最初確認”后,有人可能忘了“不斷修正”。正如我們訂的計劃要不斷根據情況修正一樣,領導對任務的要求和想法,也會經常發生變化。

上級沒有時間主動找你,這時員工就要發揮“向上管理”的精神,主動與上級溝通,一方面讓上級知道你的工作進度,一方面修正自己的工作方向。在時間跨度比較長的任務中這點就更重要。

2.解剖內容--把事做好

有時,某件任務的大方向大概都知道,但如何去推進這項工作,就需要用邏輯的辦法,沒有遺漏地想出所有影響任務目標達成的內容,然后一一解決。

比如,最近領導讓我負責單位的一個數據庫業務。目的有兩個:一是讓盡量多的單位員工認領自己的文章,二是不斷發現其中的問題,使它越來越完善,最終得到員工、領導和科研部門的認可。

針對第一個目的,就要做好宣傳,包括群發郵件,到各二級部門的工作群里發消息,網站上發通知,布告欄貼通知等。并且針對反饋做好服務。

第二個目的,就要參考、學習其它單位的經驗,與工程師溝通,使它更加好用,更加便捷。

這樣一想,思路就清晰了很多。其實不僅是工作,對于自己的人生目的,也可以采用解剖和邏輯推理的方式細分任務,就不會有一頭霧水的感覺。

3.決定順序--把事做高效

所有任務都是靠輸出和輸入鏈接的。比如說,想發表一篇文章。

第一步是要瀏覽相關專題的文章,記下他們的觀點。

第二步是在這些觀點之上進行思考,看自己能否想到什么獨特觀點。

第三步,如果沒有,則閱讀一些高水平的國外文獻,記下文章里的觀點和可用的論據。

第四步,綜合考慮國內、國外對本專題的看法,形成思路構架。

第五步,開始撰寫文章,修改,有新想法則補充新內容。

第六步,投稿。

有些任務可以并聯,有些則只能串聯。把工作按時間順序安排好,就會很明白自己該做什么了。




做對、做好、做高效。無論是工作任務,還是個人目標,都是值得學習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要18了呀,盡管希望再慢一點兒的… 恩…在這世上活了18年了,遇到過很多人 有只瞟過到一眼的 也有可以隨時聯系的 ...
    hwwwwk閱讀 327評論 0 3
  • 文/阿飛 采一樹怒放的桃花 榨成汁 捧到你面前 三八 請把這杯飲干 從此你的臉蛋 不必在 搽抹脂粉 也比那 桃花妖...
    阿飛先生閱讀 260評論 0 1
  • 忽然發現鞋掌掉了一個,自己鼓搗出工具,還真的三下五除二拔下了磨破的鞋掌。換新,需要一個支撐的工具,家里沒有。索性第...
    舒航2018閱讀 20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