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謠言世界末日的后一年。我在慶幸不是世界末日的同時,也開始了世界末日般的低谷。那一年的春夏秋冬都那么鮮明,因為那一年,我算是在福建泉州老家度過了這四個季節。
現在的都市人都向往農村靜美的田園生活,我雖出生于深圳大都市,也在家鄉生活過一段時間,對家鄉的風土人情有那么一點回憶。的的確確,農村生活并不像大都市一樣忙碌亦或者說是封閉,我覺得小孩子的童年都應該在鄉下度過,這樣才符合自古以來的規律吧。
在農村,你可以在巷子里,田野里奔跑追逐。你還可以聽長者講故事,聽聞俗語,可以眼觀天象,可以察覺四季的鮮明變化。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學校的出游會選擇農村的原因所在吧?
對家鄉的喜愛以及每年必定回家過年,全因家有一老,我最親愛的奶奶。
去年檢測出癌癥后便一蹶不振。早春時節還一切照常,而后桃花爛漫時,她便開始身體不適。我在初夏回到了家鄉,陪她過了三天,那時候還可以照常吃飯。一葉知秋,家門口的龍眼樹也開始飄零,這兩棵樹是在新家建成后就一直到現在的,那一年的龍眼并不像往年那么豐碩。我記得,每到暑假,奶奶都拿著一個大竹竿,幫我敲打垂吊在樹枝上的龍眼,我則負責拿著籃子,目不轉睛,隨時待命,龍眼一掉落便全力前進,拿著籃子屁顛屁顛。
2013年只有三三兩兩的龍眼掛在樹上,我也到了可以自己打龍眼的年紀。然而,我只是跑到二樓窗口隨手抓了兩顆,那年的龍巖籽大,平淡無味。
秋去冬來,每次無論家中是否富足,是否忙碌,都會趕在農歷十二月十二回到家鄉。在家鄉過春節別有一番風味,然而與奶奶相聚的十幾天總覺得不夠。一年365天,我僅僅只陪奶奶十幾天。我記得每年從家鄉返回深圳時,奶奶都淚眼婆娑的目送著我們,春節后的風,有時候夾雜著零星小雨,不算冷風,但是對滿臉皺紋滿頭銀發的奶奶來說,是寒心的。我本是容易落淚之人,小小的感動都可以滿含淚水,更何況是離別時分。幾近落淚的我看著奶奶的腳步緊跟著我們前進的車輪,身邊攙扶奶奶的親人刻意停住了腳步。
去年的秋天,在我看來去得快,因此冬天來得也快。回到家鄉時我已經穿著外套,我記得那一晚守夜,大風呼呼吹響著鐵門,身邊的蠟燭幾近吹滅,我燒著紙錢,嘴里念著:這是給你的買路錢…..感覺是自己在人間一路護送著奶奶去另一個世界。
猶記得與奶奶最后一次的離別,我在車上回看了她一眼,心知這是最后一次見面了。只見她果斷的擦拭兩行熱淚,毅然決然的轉過頭,坐在椅子上望向田野的遠方。我依稀記得她的身影,一頭短銀發,一件褐色棉大衣,一條隨風飄揚的老式長褲,一雙襪子裹住臃腫的雙腳。門口的龍眼樹下,兩根橫躺著的大石柱,前方一片荒蕪的田野。莊稼已經收成了,稻草鋪著田地,等著來年播種。
每一次的離別,她都跟著走了好幾米,目送了幾十米。而這次,我總算讀懂了“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我天性柔弱,優柔寡斷。而奶奶最后一次的回頭算是給我上的的最后一堂課吧。巾幗不讓須眉的果斷.決絕,沒有華麗的離場,只是永不回頭的向前望。不輕浮,不飄忽不定…..
車行十里開外,我們一家四口默不作聲,耳邊傳來的母親的啜泣聲,我也默默的留下了眼淚。
微信公眾號:葉落(YL2008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