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韭苔、蒜苔傻傻分不清楚?到底有啥區別,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原文優先發于公眾號(Jessica不負食光)、頭條號(Jessica的美食每刻)全網同名】

每一個厲害的廚師,都i是從烹飪小白開始的。對于買菜來說,只認識辨識度高的,長得差不多一樣的,或者很相似的就分不清你我他了!現在正是韭菜、韭苔、蒜苔上市的時候,都非常嫩,是應季蔬菜。

可是有小伙伴就開始犯迷糊了,同一個季節上市的,又長得很相似、味道又大差不差,這樣怎么辨別?最簡單的是:開口問!問老板!當然,這個我不用講大家都會~!

韭菜,包餃子最常用來做餡的,葉子比較寬,呈扁平狀,根部白色的部位為圓形,直接是土里生長出來的,所以根部都有泥土。韭菜的營養價值比較豐富,維生素含量很高,粗質纖維比較多,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預防大腸癌的發生,還是低熱量的蔬菜,減肥期吃最合適不過了。

韭菜比較容易辨別,下面我們來講長相更相似的兩個:韭苔蒜苔

韭苔和蒜苔很相似,都是頂部有個小花苞的樣子,字面上就能看出來,韭苔,是韭菜生長出來的莖,新鮮的時候莖稈水分很大,通身呈綠色,口感脆嫩,聞起來有一股韭菜的味道,因為它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所以聞起來味道上大致一樣。

韭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特別適合老人和孩子食用,和雞蛋是絕配。

蒜苔是大蒜生長出來的莖,比韭苔要粗一些,也更長一些,顏色是越靠近花苞位置越翠綠,而靠近下方是白色的。越是嫩的蒜苔,莖稈上白色的部分越多,如果是老了的蒜苔,有股臭味,吃起來也嚼不動,粗纖維特別多。

蒜苔延續了大蒜的辣素和大蒜素,具有消除炎癥的作用,還可以預防流感,一般是配肉一起炒,或者直接腌制。

總結來看,這三種蔬菜都是應季的新鮮上市的蔬菜,價格基本都在10塊左右,韭菜會稍微便宜一些。韭苔和蒜苔價格稍貴。無論貴賤,應季的蔬菜應該多買一些來吃,吃的就是鮮嫩的口感和這種味道。

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散發出獨特的氣味,特別能勾起人的食欲,在胃口不好的時候,還是很下飯的。

再其營養價值都比較高,經常食用可以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都是溫性蔬菜,春天乍暖還寒,可以驅寒,鮮嫩正當下!

【最愛的韭苔炒雞蛋,鮮嫩下飯好滋味】

【需要食材】

韭苔1把、雞蛋2個、生抽、花椒粉、糖、鹽。

【烹飪步驟】

1、韭苔清洗干凈,擇去頂端的花苞,特別新鮮而且比較嫩的韭苔,用手掰花苞的時候,就會有水分崩出來,而且聲音清脆,莖稈很脆。如果掰的時候感覺莖稈比較柔韌,就說明有點老了,水分已經不多了。

2、均勻的切成1.5cm左右的段,這個是我目測的,應該還算準吧。按自己喜歡的大小切下去就好。

3、雞蛋2個磕入碗中,喜歡稍微咸一點的雞蛋,這時候加一點鹽進去一起攪散;我口味比較淡,所以這步沒有加鹽。

4、鍋里放適量油,燒到5成熱,放入蛋液,雞蛋滑嫩的重點來了,先不要翻動蛋液,鍋里的油因為倒入蛋液溫度降下來了,這時候翻動,雞蛋會很散,而且炒出來的雞蛋不蓬松。讓油繼續慢慢升溫,四周的蛋液自動凝固,油溫的熱度會讓雞蛋很蓬松,有種空氣感。

然后四周蛋液都凝固了,中間起泡的是后,從四周慢慢滑散蛋液,炒至剛剛凝固,立刻離火出鍋。

5、炒好的雞蛋,盛出備用。非常嫩的口感,但如果你喜歡吃老一點的......那么就......多炒一會吧!

6、重點又來了:很多人在炒完雞蛋后,會再放一點油炒蔬菜。我們追求飲食健康,少油少鹽不是?炒完雞蛋后,鍋里還會有一點點底油,如果沒有,也沒關系,也不要再放油!有人可能比較疑惑了,不放油不糊鍋嗎?

韭苔本來就水分多啊,不會糊鍋!直接放進去翻炒!

7、炒到斷生時放入1勺生抽、1點點花椒粉、1小勺糖提鮮,過程也就1、2分鐘,韭苔不能炒時間過長,會老、失去水分,吃的時候口感變差。

8、翻炒均勻后,倒入炒好的雞蛋,快速翻炒食材都混合均勻,禮成!

如何挑選韭苔的小Tips

應季的新鮮蔬菜,吃的就是這口鮮嫩,可是如果挑選不好,買到了商家存放沒賣出去的,這菜也吃得憋屈了。挑選韭苔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小細節!

1、眼觀:挑選根部比較粗壯,截口比較平整的,顏色翠綠,這樣的韭苔比較嫩,水分足,更好吃。

2、手摸:頂部花苞比較結實堅韌的的,表示韭苔非常新鮮;相反,如果摸起來花苞有點蔫,里面似乎有很多空隙,就說明已經放置了一段時間了,水分流失嚴重。

3、:新鮮的韭苔,有韭菜特有的味道,無其他異味、臭味、如果味道奇怪,就已經不新鮮了,這種不要買。

4、還有一種是商家為了韭苔看起來新鮮,會噴水,這樣的也最好不要買,因為噴過水的韭苔,除了壓秤不說,炒出來分量嚴重縮水,而且味道也沒有那么香了;最好是挑選摸起來濕潤,但外面沒有水分的。這種韭苔是自身含水量足,所以冰涼濕潤,跟直接噴上水的是兩碼事。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分清了韭菜、韭苔和蒜苔的區別,還有如果買到中意的韭苔,開始動手為家人做一次韭苔炒雞蛋吧~!

咱們明天見~!

Jessica的美食每刻,美食專欄作者、美食撰稿人,喜歡我的原創內容,記得關注、轉發、點贊!期待與你分享我多年來的美食心得。我們與食物的美好關系,不應被罪惡感替代,好好生活,享受美食。(圖文均為原創,盜圖必究!)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