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什么值得買的一些思考

前言

什么值得買 是一家網購推薦網站,主要推薦「高性價比」產品,范圍包括了國內及國外的多個電商網站。

在網頁版的基礎上,什么值得買陸續推出了瀏覽器插件及移動端App產品,涵蓋了各大主流平臺。

從早期一個發布優惠信息的個人博客,到一個擁有「優惠信息」、「發現頻道」、「曬物廣場」、「經驗盒子」等多個欄目的平臺類網站,什么值得買僅用了三年多的時間。

網站結構
網站結構

從結構上來講,什么值得買已經在逐步擺脫網站前期單純靠優惠信息拉攏人氣的過去。

現有的問題

說實話,什么值得買現有的產品還是有一些問題的,這里簡單列舉幾個明顯的方面。從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來看,肯定對一些情況的看法是錯誤的,只是基于個人的觀察和思考,如有疏忽還望多多包涵。

資訊的局限性

什么值得買從一開始就是一個依賴于發布優惠信息的網站。

由于優惠信息也是一種資訊,必然也有其時效性。對于那些有效時限很短的優惠信息,很容易就會導致后來看到的用戶「看到買不到」。這一點,只要看看評論就知道。

看到買不到
看到買不到

那么對于用戶而言,這條信息就是無效的,網站本身也無法再從這條信息上獲取到「回報」。

當然,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去改善它過期后的存在價值,如進行一些其他商品的推薦等。

推薦其他商品
推薦其他商品

但這畢竟只是一個「治標」的辦法。

當用戶越來越多,資訊過期或商品售罄的情況也隨之越來越多時,就會增加用戶的受挫心理。這是資訊類信息固有的特性所造成的,我們無法改變它,只能通過別的途徑去回避它。

審核的難度

隨著網站規模的增加,爆料的用戶越來越多,這會導致以下幾個問題:

  • 工作量加大,需要編輯人工確認、審核的工作也越來越多;
  • 人工操作需要的時間越來越多,從爆料到發布的時間周期變長;
  • 非工作時間,要么放棄更新,要么就得安排編輯加班。

而這些問題,單純的依賴于增加人員是無法很好的解決的。

沉淀的信息

「曬物廣場」和「經驗盒子」是兩個很好的欄目,既解決了網站內容單一的問題,又給用戶提供了發泄「炫耀」、「利他」、「分享」等情感的渠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欄目中積累的文章數量越來越多。雖然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手段去推薦,通過篩選去幫助用戶找到早期的文章。但無疑還有很多文章已經逐漸淡出了用戶的視野。

然而,這些沉淀下去的文章,對于某些用戶而言無疑是有用的,他們目前只能通過搜索的途徑去找到。而一個眾所周知的情況是——搜索并不是那么可靠的。

不夠完善的會員體系

什么值得買的定位更貼近于一個平臺,但單純的一個平臺是稍顯不足的。個人覺得還是需要一些社區元素加以輔助。

從這點來看,現有的會員體系只是實現了對用戶的激勵制度,對于用戶之間的互動基本上還沒有任何體現。就連用戶個人主頁的鏈接,都僅僅是在曬物和經驗兩個欄目中有所顯示。

甚至于現有的用戶激勵制度,也只是在「利益激勵」方面有一些措施,對于「情感激勵」這一重要方面也是看不到的。而這些對于推動用戶實現我們的目的是很有幫助的。

移動端產品的劣勢

對于什么值得買來說,移動端App產品如果僅僅是定位在「實時推送」,那沒什么問題。但考慮到之后的進一步發展,就難免會遇到一些障礙。

首先,移動端App產品相對于網頁端來說,很難進行爆料操作,在PC上很容易的復制粘貼,到了手機上就復雜的多;其次,對于優惠商品的購買,也會比網頁端麻煩一些,尤其是涉及到海淘轉運等。

當然,移動端產品也有它固有的優勢,比如分享、拍照上傳等等,都要比網頁端更加便利。因此,既然無法在移動端繼續擴大網站原有的爆料->優惠信息模式,不妨先從「曬物廣場」入手,逐步優化移動端產品的體驗。

零零碎碎的問題

一、曬物廣場的列表顯示

曬物廣場的文章列表,在網頁端和移動端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顯示方式。應該是想更加突出一下曬物的圖,所以改用了橫幅大圖的顯示方法,可現在這個效果怎么看都不能令人滿意。

下部的效果不但沒有起到美化視覺的作用,反而阻礙了圖片的展示。

曬物廣場修改對比
曬物廣場修改對比

不妨換用另一種更為常見的顯示方法。當然,我并不是設計,這只是個人觀點而已。

二、移動端內容頁中圖片與鏈接的顯示

在網頁端中,文章內的鏈接會自動讀取相關的圖片等信息:

網頁端鏈接
網頁端鏈接

而在移動端,只顯示文字也就算了,好歹也換個行啊親~

移動端鏈接
移動端鏈接

幾個商品的鏈接一旦連在一起,效果就弱爆了……

同樣的,在網頁端中,圖片是居中顯示的。

網頁端圖片
網頁端圖片

而到了移動端,則莫名其妙的變成了居左,下面的文字也不會換行了。尤其是前面有鏈接時,完全擠在了一起。

移動端圖片
移動端圖片

其實只要按照網頁端那樣顯示就挺好的,不知道為什么偏偏在移動端顯示成這樣。

三、到底是PK,還是發布?

網頁端「經驗盒子」的內容頁,還有個很奇怪的地方,那就是文章下方的這個提示:

PK
PK

意圖是好的,希望通過「PK作者」這種手法,去調動其他網友上傳文章的積極性。但是實際在實現上卻有些問題——后面的鏈接,跳轉過去仍舊只是普通的經驗文章發布頁,連最起碼的類似「駁《職業攝影師幫你選相機!》一文」之類的標題都沒有自動加上,很難讓人感覺到有PK的意圖。

與其這樣,還不如換一個說法,只是單純的鼓勵投稿就好了。

當然,以上這些都只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小問題,只是寫到這里了隨便說上幾句。

明天該怎樣

什么值得買的未來,不應該把自己局限于一個優惠信息類網站,不僅僅只是讓用戶買到自己想要的高性價比產品,更應該引導用戶去發現更多適合自己的東西。「曬物廣場」是一種引導,「經驗盒子」也是一種引導,但僅僅是依靠這些還不夠。我所希望的,只是能夠在這其中盡自己的一份努力。

從資訊到推薦

發布優惠信息 -> 用戶看到后選擇購買 更像是在「撞大運」,即發布的商品信息「恰好」是用戶有購買意向的,成交與否更多取決于用戶對這件商品的購買欲望。

前面說了,資訊類信息有它固有的局限性,什么值得買長期的發展,必然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另辟蹊徑。

借助于「曬物廣場」和「經驗盒子」,我們完全可以建立一套屬于「什么值得買」的推薦導購體系。

不要把用戶看成「被動接收優惠信息」的人,而是通過種種手段讓用戶更多的去描述自己。基于興趣的關注、收藏的商品、曬過的商品、發布過的經驗等等等等,基于這一系列穿插交錯的數據,我們可以逐漸的去熟悉用戶。而在熟悉了用戶之后,我們自然就可以更加精準的進行商品的推薦。

我們給用戶推薦的商品,不再只是因為它有較低的價格,更多的是因為它有更好的質量,或者更加適合于該用戶。

當然,推薦導購的方法有很多,也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這里就先不進行詳細的列舉了。有機會了我再單獨寫一篇說這個。

從人工到眾包

優惠信息是網站立足的根本,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石。在這方面,我們必然要進一步加以強化。

為了改善審核帶來的麻煩,我們可以改變現有的流程,減輕人工的負擔。

網站當前從用戶爆料到首頁發布的流程大概應該是這樣的:

發布流程1
發布流程1

既然資訊是由用戶發布的,那何不借助用戶的力量去進行審核呢?這樣就可以節省出大量的人力資源。

加入用戶審核后,流程是這樣的:

發布流程2
發布流程2

即在爆料內容進入原有的發現頻道之前,加入到一個公開的候選區。

  1. 網友爆料的內容,只要經過關鍵詞過濾,排除部分惡意信息之后,即可進入候選區;
  2. 候選區公開可見,允許并鼓勵用戶進行投票選擇,當達到指定的標準后,進入原有的發現頻道;
用戶投票
用戶投票

通過有效的候選機制,一部分鑒別與審核的工作就轉移到了用戶的身上,能夠顯著的提高優惠信息發布的效率。

作為爆料者而言,發布的信息能夠更快的進入大家的視線,無疑是他們希望看到的。通過發布后的投票機制,可以促使用戶去傳播自己發布的爆料,吸引更多的朋友前來。

而對于用戶而言,可以更早的看到其他人發布的爆料信息,參與投票的過程又可以抒發用戶「參與/主導一件事情」的情感。

既然我們要做的是一個平臺,那就應該讓用戶更好的參與進來。

從站內到站外

除了站內的內容之外,我們還可以做些什么呢?

其實,我們還可以在現有瀏覽器插件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價值輸出。

試想一下,當用戶安裝了我們的瀏覽器插件后,訪問某一電商網站的特定商品頁時,頁面上自動加載我們網站的一些信息——在這里,我指的不是比價,而是「曬物廣場」、「經驗盒子」相對應的文章。當然,如果該商品曾經被爆料推薦過,不妨也可以把價格和評價顯示出來。

瀏覽器插件
瀏覽器插件

對于用戶而言,可以通過相關聯的文章,看到其他網友的經驗和心得。省去了用戶看到商品之后,再打開什么值得買去搜索相關文章的麻煩。

對于網站而言,則增加了內容展示的入口,同樣也有助于長尾效應的發揮。

美好的未來

什么值得買做為網購推薦類網站的「領頭軍」,未來無疑是美好的。

不再只是網購推薦,我們完全可以幫助用戶更好的去享受生活;通過我們的推薦,讓用戶去看到更多美好的事物。

世界太大了,而人們的目光往往會只看到關注的那一點,錯過了太多太多值得品味的東西。如果我們能夠幫助人們發掘到更多更好的事物,無疑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有很多的機會,也會經歷很多「試錯」過程中的失敗。

但我們在路上,我們就應該更加堅定的走下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