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我們工人不該只是流水線上的生產工具,我們應該成為一個個充滿創造性的個體。其實只要給我們工人一個杠桿,我們同樣能撬動地球!”
? ?寶鋼集團以全國鋼鐵業6%的產量,實現了全行業約30%的利潤。有何秘訣呢?“職工是企業力量之基、活力之源!”寶鋼集團董事長說,“寶鋼式創新的最大特色是‘藍領創新’,每天產生專利4件,一半由一線工人創造。
感想:
? ? ? ?美國《時代》周刊2007年的年度人物是中國深圳的普通工人。“中國工人”曾驕傲的唱著“咱們工人有力量”點亮了一個時代,也曾因一句“工人老大哥”的稱呼而積極奮進熱情工作,這是一份情懷,一份建設祖國、咱們工人有責的情懷。然而,旋律依舊是那么有力的旋律,時代卻進行了更替,生產方式已變更,社會條件已轉變,咱們的工人成了新時代的“新工人”。他們在新時代背景下有了自己的困惑與煩惱,但是當下的社會依舊可以給他們一個“創造性”的杠桿,來撬動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的不竭動力。 新時代的“新工人”是更有獨立思想的80后、90后,他們已經不再像父輩的工人那樣只是單純追求物質與金錢的富足,因而在工作的過程中便出現了看似“沒有責任心”的表現。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一是工作的單調與環境壓抑使他們內心的枯燥愈發嚴重;二是追求經濟效益為主要目的的企業忽視了對工人的人文關懷而新工人卻又迫切希望獲得企業的重視與人性關懷;三是中國正處在經濟結構轉型,城鄉二元結構差距大的時代背景下,工人們所創造的價值不能夠被普遍認同與重視,工人們得不到應得的社會尊重。沒有時代認同、缺少人文關愛、心中難以歸依讓本應內心可以無比驕傲自豪的中國工人變得沉默不語。 為“中國制造”貼上光亮標簽的中國工人,不應該受到如此困境。因為中國的農民工不僅是在用自己的力量創造屬于自己的財富,消化農村剩余勞動力,更是在填平中國城鄉差距的鴻溝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除此之外,中國城市的工業化發展也是在他們低廉勞動力支持下慢慢發展起來的。他們笑容燦爛,他們目光堅毅,他們內心淳樸,他們神太倔強,他們是榮耀的中國工人,我們應該給予他們創造的動力,創新的源泉,他們的創造才是最強勁的推動力。 首先,要給予工人們充分的人文關懷。企業發展應該以人為本,他們不應該只是生產線上的生產工具,更應該是富有創造性的個體。就像海底撈企業給予每一個員工的任性化的關懷一樣,企業的活力在于每一位員工發自內心的熱愛與創造性。 其次要轉變就業觀念,向德國學習先進的職業教育與職業培訓制度。讓我們的工人擁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才能為企業注入長久足夠的活力;只有全社會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我們新時代的工人才會涌現出更多新時代的“王進喜”。 此外,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企業要鼓勵激勵員工發揮自主創造力。不斷推進企業發展創新,留住人才的同時也增強自身活力。 中國工人的力量在新時代,在完善的協同創新機制,全覆蓋的創新激勵體系,時代認同、人們尊重的大環境下,一定能夠譜寫出一曲新時代的創新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