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茶?
茶是一種植物。
茶是一種祭品。
茶是一種食物。
茶是一種藥材。
茶是一種飲品。
茶是一種社交媒介。
……
作為植物
【基本屬性】山茶科山茶屬的常綠灌木或喬木,嫩芽有毛,成葉無毛。葉片具有光亮革質感,長圓形或橢圓形,先端鈍或尖銳,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一般秋冬時節會在枝杈部位生出白色花朵,萼片5片,呈闊卵形至圓形;花瓣5-6片,闊卵形,花期10月至翌年2月。會結茶果,一般是3球形或1-2球形,每球有種子1-2粒。茶樹的葉子可制茶(油茶樹除外),種子可以榨油,茶樹材質細密,其木可用于雕刻。
【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緯16度至北緯30度之間;
【氣候】茶樹喜歡溫暖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0℃以上時芽開始萌動,生長最適溫度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
【土壤】適宜生長在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通氣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酸堿度PH值4.5~6.5為宜;
【光照】喜光耐陰,光照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對紫外線有特殊嗜好,適于在漫射光下生育;
【生長周期】一生分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樹齡可達一二百年,但經濟年齡一般為40~50年。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起源中心,目前世界上有60個國家引種了茶樹。在熱帶地區也有喬木型茶樹高達15-30米, 基部樹圍1.5米以上,樹齡可達數百年至上千年。
作為祭品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無茶不在喪”的傳統,以茶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上到皇宮貴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離不開清香芬芳的茶葉。在中國清代,宮廷祭祀祖陵時必用茶葉。而在中國民間則歷來流傳以“三茶六酒"(三杯茶、六杯酒)和"清茶四果"作為喪葬中祭品的習俗。從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的發掘中已經知道,中國早在2100多年前已將茶葉作為隨葬物品。因古人認為茶葉有“潔凈、干燥”的作用,茶葉隨葬有利于墓穴吸收異味、有利于遺體保存。用茶作祭,一般有三種方式:以茶水為祭,放干茶為祭,只將茶壺、茶盅象征茶葉為祭。
作為食物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56個兄弟民族,由于所處地理環境和歷史文化的不同,對茶葉的使用方式各異,一些少數民族至今還保留有“吃茶”的習俗。
基諾族的涼拌茶
涼拌茶是一種較為原始的食茶方法,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以前。此法以現采的茶樹鮮嫩新梢為主料,再配以黃果葉、辣椒、食鹽等佐料而成,一般可根據各人的愛好而定。
做涼拌茶的方法并不復雜,通常先將從茶樹上采下的鮮嫩新梢,用潔凈的雙手捧起,稍用力搓揉,使嫩梢揉碎,放入清潔的碗內;再將黃果葉揉碎,辣椒切碎,連同食鹽適量投入碗中;最后,加上少許泉水,用筷子攪勻,靜置15分鐘左右,即可食用。
景頗族的腌茶
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地區的景頗族、德昂族等兄弟民族,至今仍保持著一種以茶作菜的食茶方法。
腌茶一般在雨季進行,所用的茶葉是不經加工的鮮葉。制作時,姑娘們首先將從茶樹上采回的鮮葉,用清水洗凈,瀝去鮮葉表面的附著水后待用。 腌茶時,先用竹篇將鮮葉攤晾,失去少許水分,而后稍加搓揉,再加上辣椒、食鹽適量拌勻,放入罐或竹筒內,層層用木棒舂緊,將罐(筒)口蓋緊,或用竹葉塞緊。靜置二、三個月,至茶葉色澤開始轉黃,就算將茶腌好。腌好的茶從罐內取出晾干,然后裝入瓦罐,隨食隨取。講究一點的,食用時還可拌些香油,也有加蒜泥或其他佐料的。
瑤族、壯族咸油茶
這是一種類似菜肴的咸油茶。 做咸油茶時,很注重原料的選配。主料茶葉,首選茶樹上生長的健嫩新梢,采回后,經沸水燙一下,再瀝干待用。配料常見的有大豆、花生米、糯粑、米花之類,制作講究的還配有炸雞塊、爆蝦子、炒豬肝等。另外,還備有食油、鹽、姜、蔥或韭等佐料。制咸油茶,先將配料或炸、或炒、或煮,制備完畢,分裝入碗。爾后起油鍋,將茶葉放在油鍋中翻炒,待茶色轉黃,發出清香時,加入適量姜片和食鹽,再翻動幾下,隨后加水煮沸3-4分鐘,待茶葉汁水浸出后,撈出茶渣,再在茶湯中撒上少許蔥花或韭段。稍時,即可將茶湯傾入已放有配料的茶碗中,并用調匙輕輕地攪動幾下,這樣才算將香中透鮮、咸里顯爽的咸油茶做好了。喝油茶可以充饑健身、祛邪去濕、開胃生津,還能預防感冒,對一個多居住在山區的民族而言,咸油茶實在是一種保健食品。
苗族的八寶油茶湯
居住在鄂西、湘西、黔東北一帶的苗族,以及部分土家族人們,有喝油茶湯的習慣。他們說:一日不喝油茶湯,滿桌酒菜都不香。倘有賓客進門,他們更為用香脆可口,滋味無窮的八寶油茶湯款待。八寶油茶湯的制作比較復雜,先得將玉米(煮后晾干)、黃豆、花生米、團散一種米面薄餅)、豆腐干丁、粉條等分別用茶油炸好,分裝入碗待用。 接著是炸茶,特別要把握好火候,這是制作的關鍵技術。具體做法是放適量茶油在鍋中,待鍋內的油冒出青煙時,放入適量茶葉和花椒翻炒,待茶葉色轉黃發出焦糖香時,即可傾水入鍋,再放上姜絲。一旦鍋中水煮沸,再徐徐摻入少許冷水,等水再次煮沸時,加入適量食鹽和少許大蒜、胡椒之類,用勺稍加拌動,隨即將鍋中茶湯連同佐料,一一傾入盛有油炸食品的碗中,這樣就算把八寶油茶湯制好了。這種油茶湯,由于用料講究,制作精細,一碗到手,清香撲鼻,泌人肺腑。喝在口中,鮮美無比,滿嘴生香。它既解渴,又飽肚,還有特異風味。
藏族酥油茶
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國西藏,在云南、四川、青海、甘肅等省的部分地區也在居住。這里地勢高亢,有世界屋脊之稱,空氣稀薄,氣候高寒干旱,他們以放牧或種旱地作物為生,當地蔬菜瓜果很少,常年以奶肉、糌粑為主食。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茶成了當地人們補充營養的主要來源,喝酥油茶便成了如同吃飯一樣重要。
酥油茶是一種在茶湯中加入酥油等佐料經特殊方法加工而成的茶湯。至于酥油,乃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經攪拌冷卻后凝結在溶液表面的一層脂肪。而茶葉一般選用的是緊壓茶中的普洱茶或金尖。制作時,先將緊壓茶打碎加水在壺中煎煮20-30分鐘,再濾去茶渣,把茶湯注入長圓形的打茶筒內。同時,再加入適量酥油,還可根據需要加入事先已炒熟、搗碎的核桃仁、花生米、芝麻粉、松子仁之類,最后還應放上少量的食鹽、雞蛋等。接著,用木杵在圓筒內上下抽打,根據藏族經驗,當抽打時打茶筒內發出的聲音由咣鐺,咣鐺轉為嚓,嚓時,表明茶湯和佐料已混為一體,酥油茶才算打好了,隨即將酥油茶倒入茶瓶待喝。喝起來咸里透香,甘中有甜,它既可暖身御寒,又能補充營養。在西藏草原或高原地帶,人煙稀少,家中少有客人進門。偶爾,有客來訪,可招待的東西很少,加上酥油茶的獨特作用,因此,敬酥油茶便成了西藏人款待賓客的珍貴禮儀。
維吾爾族的香茶
主要居住在新疆天山以南的維吾爾族,他們主要從事農業勞動,主食面粉,最常見的是用小麥面烤制的馕,色黃,又香又脆,形若圓餅,進食時,總喜與香茶伴食,平日也愛喝香茶。他們認為,香茶有養胃提神的作用,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飲料。
南疆維吾爾族煮香茶時,使用的是銅制的長頸茶壺,也有用陶質、搪瓷或鋁制長頸壺的,而喝茶用的是小茶碗。通常制作香茶時,應先將茯磚茶敲碎成小塊狀。同時,在長頸壺內加水七、八分滿加熱,當水剛沸騰時,抓一把碎塊磚茶放入壺中,當水再次沸騰約5分鐘時,則將預先準備好的適量姜、桂皮、胡椒、芘等細末香料,放進煮沸的茶水中,經輕輕攪拌,經3-5分鐘即成。為防止倒茶時茶渣、香料混入茶湯,在煮茶的長頸壺上往往套有一個過濾網,以免茶湯中帶渣。 一邊吃馕,一邊喝茶,以茶代湯,用茶作菜。
作為藥材
茶文化與中醫藥,兩者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茶,長期以來,被視為多種功能的中藥。在茶葉利用的四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就有三千多年主要作為藥用。茶葉作為藥用,在我國很多古書上就有記載。例如:《神農本草》這部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對茶的功用,就有明確的記載:“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盛唐時期,在朝廷命蘇敬等編寫的《唐本草》中云:“茶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瘺瘡,利小便,去痰熱渴,主下氣,消宿食。??下氣消食,作飲,加茱萸、蔥、姜良?!标惒仄鳌侗静菔斑z》中也記有“破熱氣、除瘴氣、利大小腸。”著名醫學家王燾的《外臺秘要》第三十一卷中有“代茶新飲方”一節,詳細記述了藥茶的制作,使用和主治疾病,開創了藥茶制作的先河。明清之后,藥茶的運用更為廣泛。而現代,茶在中國被譽為“國飲”;在英國是“健康之液,靈魂之飲”。
大量科學研究證實,茶葉確實含有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生化成份,如:茶多酚、咖啡堿、脂多糖等,茶葉不僅具有提神清心、清熱解暑、消食化痰、去膩減肥、清心除煩、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濕等藥理作用,還對現代疾病,如輻射病、心腦血管病、癌癥等疾病,有一定的藥理功效??梢?,茶葉藥理功效之多,作用之廣,是其他飲料無可替代的。
【有助于延緩衰老】
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體自由基的清除劑。據日本奧田拓勇試驗結果,證實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維生素E強18倍。
【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對人體脂肪代謝有著重要作用。人體的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內壁脂肪沉積,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后形成動脈粥樣化斑塊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兒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產物茶黃素等,有助于使這種斑狀增生受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強的纖維蛋白原降低,凝血變清,從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
【有助于預防和抗癌】
茶多酚可以阻斷亞硝酸銨等多種致癌物質在體內合成,并具有直接殺傷癌細胞和提高肌體免疫能力的功效。據有關資料顯示,茶葉中的茶多酚(主要是兒茶素類化合物),對胃癌、腸癌等多種癌癥的預防和輔助治療,均有裨益。
【有助于預防和治療輻射傷害】
茶多酚及其氧化產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質鍶90和鈷60毒害的能力。據有關醫療部門臨床試驗證實,對腫瘤患者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引起的輕度放射病,用茶葉提取物進行治療,有效率可達90%以上;對血細胞減少癥,茶葉提取物治療的有效率達81.7%;對因放射輻射而引起的白血球減少癥治療效果更好。
【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茶多酚有較強的收斂作用,對病原菌、病毒有明顯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對消炎止瀉有明顯效果。中國有不少醫療單位應用茶葉制劑治療急性和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流感,治愈率達90%左右。
【有助于美容護膚】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用它洗臉能清除面部的油膩,收斂毛孔,具有消毒、滅菌、抗皮膚老化,減少日光中的紫外線輻射對皮膚的損傷等功效。
【有助于醒腦提神】
茶葉中的咖啡堿能促使人體中樞神經興奮,增強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有助于利尿解乏】
茶葉中的咖啡堿可刺激腎臟,促使尿液迅速排出體外,提高腎臟的濾出率,減少有害物質在腎臟中滯留時間??Х葔A還可排除尿液中的過量乳酸,有助于使人體盡快消除疲勞。
【有助于降脂助消化】
唐代《本草拾遺》中對茶的功效有“久食令人瘦”的記載。中國邊疆少數民族有“不可一日無茶”之說。因為茶葉有助消化和降低脂肪的重要功效,用當今時尚語言說,就是有助于“減肥”。這是由于茶葉中的咖啡堿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幫助消化,增強分解脂肪的能力。所謂“久食令人瘦”的道理就在這里。
【有助于護齒明目】
茶葉中含氟量較高,每100克干茶中含氟量為10毫克~15毫克,且80%為水溶性成份。若每人每天飲茶葉10克,則可吸收水溶性氟1毫克~1.5毫克,而且茶葉是堿性飲料,可抑制人體鈣質的減少,這對預防齲齒、護齒、堅齒,都是有益的。據有關資料顯示,在小學生中進行“飲后茶療漱口”試驗,齲齒率可降低80%。
另據有關醫療單位調查,在白內障患者中有飲茶習慣的占28.6%;無飲茶習慣的則占71.4%。這是因為茶葉中的維生素C等成份,能降低眼睛晶體混濁度,經常飲茶,對減少眼疾、護眼明目均有積極的作用。
作為飲品
茶,與咖啡、可可并稱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其中茶最為營養健康。因其風味清新、自然、多樣而廣受各國人民喜愛。
茶開始作為飲料是摘鮮葉煮飲,到南北朝時開始把鮮葉加工成茶餅,后來唐代又創制了蒸青團茶,宋代創制了蒸青散茶,明代創制了炒青綠茶、黃茶,黑茶、紅茶、花茶等,清代創制了白茶、烏龍茶等。
作為媒介
在我國,自古以來茶葉就被廣泛運用于各種社交場合。
客來敬茶、朋友贈茶、皇帝賜茶、臣民貢茶、以茶祭天、以茶祭祖、以茶聘婚、新春茶話……
風靡全球的英式下午茶就曾是英國貴族的一種社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