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琪的禮物》:斯人若彩虹,遇見方知有

《麥琪的禮物》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之一歐·亨利的代表作。

1

中學時第一次讀到的時候,只記住其中最核心的情節:黛拉賣掉了自己的長發給吉姆買了一條表鏈,另一邊吉姆賣掉了自己的手表給黛拉買了一套梳子。

而他們賣掉的東西曾是他們最自豪的擁有。

如果示巴女王住在對面的公寓里,黛拉總有一天會把頭發懸到窗外去晾干,只是為了讓那位女王的珠寶和首飾相形見絀。

如果所羅門國王把他所有的珍寶都堆到地下室里,而國王本人來充當門衛,吉姆每次路過都會拿出他的金表,就為了讓他嫉妒得吹胡子瞪眼。

結果是,他們彼此都獻出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換來了當下彼此都用不到的禮物。

整篇文章以黛拉的視角展開,生活的枷鎖牢牢地鎖著她,為了給心愛的丈夫準備一份禮物,她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明天就是圣誕節了,黛拉攢了好幾個月,攢下來一美元八十七分,望著這可憐的數字,黛拉倒在破舊的小沙發上號啕大哭。

她感悟到,生活就是由哭泣、微笑和抽噎三部分組成,而抽噎占據了生活的大部分。

能拿來給丈夫吉姆買禮物的錢只有這么一丁點,她把能省下的錢都省下了,但也只有這些。

望著鏡子里的自己,她把目光轉向了自己的長發。

黛拉的情緒經歷了幾次變化,當她第一次數完手里的錢之后,“在破舊的小沙發上號啕大哭”,因為貧窮,因為這可憐的一美元八十七分。盡管現在還沒到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地步,但是離乞丐的境地也相差不遠了。

黛拉痛哭之后,便在臉上撲了些粉。她開始接受現實,準備直面眼前的困境,“她站在窗前,呆呆地望著灰色的后院,一只灰色的貓正在灰色的柵欄上漫步。”

2

當她站在鏡子前,“她的眼睛閃閃發光,但是不到二十秒,就陡然失色了。”她想到了要賣掉自己的頭發,一則以喜,一則以悲。“她躊躇了一會兒,然后站定,不經意間,一兩滴眼淚濺在了破舊的紅地毯上。”

賣掉頭發之后,黛拉開始在各個商店搜尋給吉姆的禮物。她想象著吉姆見到禮物之后的歡欣和喜悅,心想,配上這條表鏈,吉姆在任何場合都能毫無顧慮地看時間了。

故事的結局讓人唏噓,當吉姆回到家之后,被黛拉現在的樣子驚呆了。“吉姆站在門內,一動不動,像是獵狗嗅到了鵪鶉的氣味。他目不轉睛地看著黛拉,眼中浮現出一種黛拉無法明白的神情。”

當他確認妻子的長發是為了他才不復存在之后,“仿佛一下子從恍惚中清醒過來,他擁抱了黛拉。”

3

吉姆從外衣口袋取出一個小包,把它放在桌子上。黛拉拆開包裝袋,“接著發出一聲狂喜的叫聲,但是而后,唉,又變成了女人歇斯底里的哭聲和悲嘆。”

黛拉的狂喜是因為她曾經無比渴望擁有那樣一整套梳子,來打理自己最引以為傲的長發,然而當禮物擺在自己面前時,長發卻已不復存在。

她還是把梳子抱在胸前,雙眼黯淡卻面帶笑容地抬起頭說:“吉姆,我的頭發長得很快的!”

最后她把自己為丈夫買的表鏈展示出來,她要親手為吉姆戴上這條表鏈,吉姆沒有把金表給她,說道:“黛兒,我們把圣誕禮物收起來,暫時保留著吧。它們太好了,只是現在用不著。我變賣了金表,給你買了梳子。”

故事到了這里結束了,留給讀者無盡的嘆息夾雜著對這兩個可愛的人的同情,甚至是羨慕。

他們雖然失去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卻心甘情愿,因為他們是為了更珍貴的彼此。

作者說,在所有贈送禮物的人當中,這兩個才是最聰明的,在所有接受禮物的人當中這兩個也是最聰明的人。無論在何處,他們都是最聰明的。

愛是給予和付出,最雋永的愛情,不是選擇題,非此即彼,而是一道證明題,需用盡一生真心作解。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