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意在眉,深情在睫

早在大學時,我便讀過作家張曉風的散文,覺得讀她的文章會讓我浮躁的內心安靜下來。對于張曉風的文章,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詞語來形容,也許用書名《孤意與深情》;來描述更為貼切、恰當。對于張曉風的評價可能會有兩種極端,喜歡的推崇備至,不喜歡的覺得她堆砌辭藻。于我而言,讀她的文章,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我會覺得自己讀書甚少,又會覺得她讀過的書太多太多,深受國學的熏陶。

也許在世間懂她的知己太少太少,所以我們會有一種錯覺,覺得她孤傲。從《孤意與深情——張曉風散文精選》這本書中,我們就能夠看出張曉風強大的對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她說“所謂偉人,其實只是在游戲場中忽有所悟的那個孩子。所謂玉,只是在時間的廣場上因自在玩耍竟而得道的石頭”;她說“生活就是一些稚拙的美,一些驚人的丑,以一種牢不可分的天長地久的姿態棲居在某個深深的巷底”;她寫恩師“是一個有其孤意有其深情的人,執著于一個綿邈溫馨的中國,他的孤意是一個中國讀書人對傳統的悲痛的擁姿,他的深情使他容納接受每一股昂揚沖激的生命”。我想,這也是作家張曉風的孤意與深情吧。

作家張曉風的深情在于她關心每一個生命,無論是動物、植物,還是人類自身。她的文章總是從小處著手,由一片葉子、一顆種子,就能聯想到一片土地,一個峽谷,學會敬畏生命。她所寫的事物與我們生活中所接觸的事物沒有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是,她看到了生活中的這些美,而我們卻忽略了。在她的文章中有對自然的熱愛,有對故友的懷念,有對生命的敬畏,有對哲學的思考。

作家張曉風在《孤意與深情》這本中寫道:“少年在呻吟時未必無病,只因生命資歷淺,不知如何把話刪削到只剩下‘深刻’”。但是,我想,就算少年的資歷漸長,變成中年、老年,也未必能寫出一手充滿美感的文章吧,能寫出這樣文章的少年也只是萬分之一,億分之一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高中三年,高敏兒只有兩任女同桌。其中最后兩年都是那個無論如何調整座位,總在她身邊嘻嘻笑著出現的馬靜琪。馬靜琪自小父...
    子轉閱讀 525評論 0 0
  • 《歡樂頌》2季結束時,心里挺舒服的。突想要去尋找一個人,那就是編劇。 他把五個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個性的女孩子,聚焦在...
    張靜zjsx紹興閱讀 377評論 0 1
  • 蓮花一瓣,氤氳著千年前的眷戀。 錯開了眉間的癡纏,像一曲從前。 佛曾說,你在人間種下四萬年的緣。 換今生一場盛世,...
    春余清歌閱讀 1,033評論 8 6
  • 擁有你便擁有了全世界Y(^_^)Y 天空辣么藍,你有什么理由呆在家里呢? (本文原創,若要轉載圖片或文章,請先聯系。)
    氕氘氚zw閱讀 345評論 5 4
  • 我想去見你 卻找不到你 我想聽聽你的聲音 窗外的大雨卻將一切掩蓋 我想牢牢記住你 記憶的海洋卻找不到你的影子 于是...
    浴焰寒竹閱讀 12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