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遇見了,是愛情。有些人,錯過了,是生活。
歲月很深,愛情總讓人落魄又失魂。喜歡一句話,世間皆是有情事,滿眼天下無奈人。兩個人,從陌生到熟悉,到底要經受多少風雨,才會情真意滿?
人世間,所有的相逢,都是離別。所有的無奈,都是不懂。一句來日方長,讓多少人認了輸,又讓多少人的青春朝朝又暮暮?
年輕時,我們因遇見而錯過,又因錯過而珍惜。緣來緣去,沒有一句溫柔可以長久,也沒有一個微笑可以自由。茶米油鹽中,彼此的熟悉,阻礙著一切的美好。繼而互相抱怨,早已忘了那些風雨中結伴而行的誓言。
人們總說愛情與物質無關,可是現實的生活,總會擊敗你的所有幻想。在這個人心相隔的社會,愛情不會只是一種單純的遇見,而是一種熟悉中的湊合。也許是習慣了擁有彼此的生活,因而不愿放棄一些擁有。
記得前兩年,租住在隔壁的是一對年輕男女,似乎還沒有辦理結婚證件,兩人已經有了一個小孩子,那段時間,時常能在大半夜聽見那女的帶著哭腔,歇斯底里的吼叫,接著便是那男的低沉的聲音回應。聽到這樣的爭吵,我總是覺得很煩。我不知道他們為什么爭吵?但我唯一能確定的是,他們早已經過了愛情的甜蜜期,剩下的只是一味的爭吵。
到最后,他們沒有走到一起,沒過兩個月,女方的父母直接把女兒強行帶走,至今我還能聽到那男的苦苦哀求的聲音。聽父親說,那男的跪在地上,帶著哭腔,希望把她留下。我則滿不在乎,那時的我,大有看破紅塵的感覺。
現在想想,如果當初男女雙方都包容對方一些,互相理解一下,或許就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當然,說話總比做起來容易,畢竟愛情是門學問,讓人歡喜,讓人憂愁。
我不知道我現在性格里的傷感,是否和所謂的愛情有關?如果有,那也是片面的一廂情愿。我是個自卑的人吧,從簡單單純到不愿復雜的現在,我的經歷似乎沒有什么可說明的。每日上班、吃飯和睡覺,剩下的日子,就是沒有盡頭的單曲循環。可我又不愿如此,心中老想著自己早晚會出人頭地。遺憾的是,我的才華配不上我的夢想,因而,我隨波逐流,安于現狀。那時,我沒想過談戀愛,更不會考慮事業,一心只是麻木的得過且過。
其實我的生活圈子非常小,沒有幾個認識的人,有認識的人,到最后都因為疏遠而杳無音信。我是個慢熱性的人,從不會主動出擊,我想的是守株待兔和坐收漁翁之利的好事。當然,老天絕不會眷戀我這樣的人,同時,我也樂于一身自由的現狀。
記得初中時,在一次放學回家的途中,在那么一瞬間,我的腦海里閃現過一個想法,那就是這輩子不結婚。我至今也弄不明白,當初的自己為什么會突然產生這樣幼稚的想法?我想,有可能那時的自己,只是單純的用這樣的想法,來詮釋自由。或者,我是真的誰也不想遇見?
話雖如此,誰不渴望一次愛情呢?可能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放不下的人,都會把這個人深藏于心,永不打擾。對于我來說,似乎變得不確定。我不愿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癡情浪子,于是乎,我常用“是自己的永遠都是是自己的”這句話來安慰自己。實際上,我知道,只是自己從來沒有爭取過罷了!因而,不會有遇見,只是一次誰也不記得誰的擦肩而過?
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有的愛情觀,他們對于愛情有自己的見解,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當然,有的就很失敗,盡管錦衣玉食,盡管香車美人,但他們在愛情中,總會僅停留在肉體的渴望上。因而,他們所謂的愛情,只是一種新鮮感。久而久之,審美自然疲勞,在外難免花天酒地?最后,既遇見不了最好的自己,也遇見不到最好的伴侶。
很多時候,更多的真摯愛情故事是在社會底層,那些背井離鄉、起早貪黑的夫妻,在平凡中演繹真情。即使一方一言不發,也會知道對方想要什么?當然,這樣的感情默契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有一方必須包容。外公和外婆大概就是這樣的人吧!
外婆十六歲嫁給外公,自此起早貪黑,天不見亮就起來煮飯、煮豬草,外公則是永遠的坐在灶孔前,不時往灶里添加柴草,而外婆則會叉著腰,拉著大嗓門兒和外公聊張家長李家短。有時兩人觀點發生沖突時,外婆則是加重語氣,試圖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正確,而外公則是知趣的閉口不談,廚房里會安靜片刻。
天亮后,外婆會把我和哥哥從夢中叫醒。鄉村的早飯非常簡單,紅薯稀飯配著外婆腌制的泡菜,有時會有雞蛋,但我不喜歡蛋黃的味道,每次都只吃蛋白。
印象中最深的是,廚房那張舊的發亮的木桌,如果不是靠著墻,估計早就散架了。在我的記憶中,木桌上最邊緣,是一個放置瓷碗的廢棄蒸飯木桶,過來是一個頭顱大小的鹽罐,緊挨著的有我和哥哥的牙刷牙膏,還有味精等調味品。筷子每次吃飯都是外公坐南面,我有時會坐在側面的長條板凳上,有時也和在外婆一樣,端著個碗到屋外的壩子里吃。
說到吃飯的碗,我不得不說那些碗都很大,看起來有些年頭,有些碗邊緣已有缺口。但謝謝我在勤快愛干凈的手里,算不上什么事?外婆每天早上吃完飯,掃地是必修課。外婆家就四間寬敞的房間,每道房門沿著一條直線排列,而且每道門都有二三十公分高的門檻。
兒時從一個門檻跑到另一個門檻,成了我的一個樂趣。外婆家很好客,每逢請人到家里吃飯,我總是那個喜歡端著菜盆子,從一間房穿到另一間房的傳菜員。我這個傳菜員可能有些不盡職,偶爾偷吃是一大樂趣,即使滿嘴塞的鼓鼓時被抓住,也死活不承認?
去年沒有回家過年,也沒有去瀘州看望外公外婆,至今已有一年多沒有看見外公外婆了。外婆在我的印象中,一頭白發,滿臉慈祥。外公則是光頭,和藹近人。關于
外公和外婆的愛情,即是生命的遇見,同時也是種平淡的生活。
至于錯過,我想就留給我這個人間萍客吧!我要用它們遇見,最好的她和最好的自己。
二零一六年七月五日于成都。竹鴻初
后記:這篇文字凌晨一點鐘才寫,愿定題目為《今夜遇見所有的你》,但寫著后面,就不愿再寫這種略帶傷感的文字,所以到最后,我開始回憶了。不知道為什么?現在的我,更喜歡回憶。盡管文章有些偏題,但好歹花了我兩個小時的時間。也只好如此了。最后:愿你,遇見我,也遇見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