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竹葉瀟瀟水迢迢? NO.47 ?圖片來自網絡
熱播劇《獵場》中,最近的一個情節讓我印象深刻。
胡歌飾演的鄭秋冬,經獵頭推薦,應聘到一家外資銀行擔任理財經理,卻不想其實是著了別人的道,掉進了一個早已設好的陷阱里。
獵頭以18萬做誘餌,要鄭秋冬為他們盜取銀行的數據。正值買房之際的鄭秋冬,雖然有過糾結、遲疑,但在各方勸說之下,還是接受了這個誘惑。
當然,在最終盜取數據的環節,他臨陣退縮了,并向自己的主管道明緣由,遞交了辭呈。
本以為等銀行招到合適的替代人選,他就可以悄然離開,沒想到,銀行為他舉辦了小型的榮耀授予儀式,正式給他頒發了一個杰出證書,表達對他勇于承認錯誤和及時收手的認可。
事實上,在自己的主管告訴他這個消息的時候,他還有點懵,認為是銀行把事情搞復雜了。
他完全沒想到,自己只是中斷了一個犯錯的機會,卻因此而得到銀行方面的表彰。
好在,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并且在頒獎的致辭環節,告訴眾人:“決心要做一個明辨榮辱的人”。
所謂明辨榮辱,也就是明辨是非,就是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鄭秋冬在關鍵時刻及時剎車,事后又主動坦白,所以不但沒有遭到公司怪罪,還意外收獲了總部的榮譽嘉獎,也算小“賺”了一筆。
這就為很多人樹立了正確處理錯誤的方式:勇于承認、敢于面對、接受批評、尋求改進。
這兩天,再次看到微博網友上傳的一段視頻,批評的是趙薇在2001年為某雜志拍攝照片時身披日本軍國主義旗幟的事件。
視頻回顧當年趙薇在事件發酵、廣受輿論指責之后,她本人一直沒有出面道歉,直到某知名媒體正式發文宣稱“如果趙薇不出來道歉,會全面封殺她”。
這時,趙薇及其經紀人才站出來,在媒體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承認錯誤。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她那不是出于本心,而是被逼無奈的選擇,公眾自然不可能信服這種沒有多大誠意的認錯方式。
所以在后來的一次演唱會上,趙薇遭到一名陌生男子潑糞時,很多人都拍手稱贊,毫不同情。乃至時隔多年再次被翻出來,罵她的聲音還是不絕于耳。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劉某某事件,跟上述情況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劉某某在朋友因她而死之后,一直極力撇清、逃避一切責任,任憑朋友媽媽怎么追問都不肯告知事實真相,甚至把她拉黑。
直到jiang媽媽走投無路,在微博曝光他們一家人的電話號碼和身份證號碼,導致他們一家人的生活受到嚴重干擾之后才假惺惺地站出來。
后在新京報《局面》欄目組的調解下,jiang媽媽和劉某某見了一面,但劉某某妄想靠著幾滴虛假的眼淚就博取諒解的心愿未能實現,按jiang媽媽的說法是因為“我體會不到你一絲一毫的真誠和悔意”。
不是說道歉無用、懺悔無效,而是虛假、做作的表面功夫令人厭惡。受害人和社會輿論感受不到丁點發自肺腑的誠意和悔改之心,怎么能那么寬容地予以諒解呢?
趙薇身處娛樂圈,不道歉就混不下去。
劉某某一家在生活中遭受了實實在在的損失才不得已露面,都是被輿論逼迫,避無可避之際才消極地應對。
尤其是劉某某,在跟jiang媽媽當面道歉之時還是那么的敷衍、不真誠,理所應當繼續遭受批評和指責,理應得不到jiang媽媽和網友絕不原諒的態度,沒有絲毫委屈可言。
英國詩人馬羅說,永遠不要因承認錯誤而感到羞恥,因為承認錯誤也可以解釋作你今天更聰敏。
承認錯誤不丟人,為錯誤擔責更不愚蠢,它只會顯示一個人的智慧與成熟,只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接納。
很多人在犯錯之后立馬逃避,原因無非有兩點,一是感到羞恥,拉不下面子,擔心別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待自己。二是害怕受到懲罰,因而逃避責任。
但事實是,越是害怕擔責,裝看不見的、選擇逃避的,最后統統都遭到了懲罰。越是勇于站出來主動坦白,并誠心悔改的,越是得到了真正的寬恕。
廉頗因為誤會藺相如而對他處處刁難,知道真相之后負荊請罪,不但得到了諒解,更是留下了一段傳頌千年的佳話,足以說明我們的文化和社會對真正勇于承認錯誤之人的寬容和接納。
可悲的是,某些無恥之流永遠也想不明白這些道理。
那就繼續掩耳盜鈴下去吧,反正她們已經被釘在了恥辱柱上,一直享受無盡的唾罵和詛咒,經久不息。
因為,正義和真理不會饒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