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播報(二十七)中考名著閱讀之《三國演義》(3)

圖片發自簡書App

雷澤文播報:

《三國演義》呈現了一段帝王將相的風云故事,刻畫出各種鮮明的人物形象,有著多元的意義。我想跟大家談談以下幾個人物。

后人對曹操的評價眾說紛紜,梟雄、奸賊、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所以說,曹操是羅貫中刻畫的非常成功的形象。首先,曹操作為一代霸主,雄才大略,見識卓越。其次,曹操有著仁德之心,爭取民心,胸懷大度。在關羽掛印離去時,曹操認為“彼各為其主,勿追也。”他領州牧之后,就招納賢才,郭嘉就是在這時候,成為了曹操智囊團的核心人物。典韋、張遼、龐德等人,或是自己前來投奔,或是被俘的降將,曹操都十分信任,委以重任。最后,當曹操信奉的人生原則“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與爭取自身利益相抵觸時,他便會視人命如草芥。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確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是他成就霸業的一個重要途徑。但從道德角度來看,又是一種欺君罔上的行為。所以后人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

魯肅一位高瞻遠見的戰略家。在初見孫權之前,就說出了類似諸葛亮隆中對的話,時間卻在隆中對之前。當劉備在長坂坡被曹操的五千騎兵部隊追上,不知往哪里逃時,是魯肅說服孫權親自到當陽,向劉備表明了孫吳方面聯手的意思。以劉備的實力,根本沒有資格和獨霸東六郡的孫吳談聯盟。

姜維一個一生為蜀漢政權的鞏固發展作出貢獻的人。曾先后四次隨諸葛亮出師北伐,立下許多戰功,又決心完成前人沒有完成的統一天下的事業。在他身上我看到一種希望和絕不放棄的精神。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些形形色色,各領風騷的人物,為后人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張競月播報:

大家好,歡迎大家繼續收聽播報,我是今天的播報員張競月。

? ? ? 話說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接下來,我就要說到兩個和火有關戰事。

? ? ?戰事一:火燒博望坡。

? ? ?三國前期,曹操實力非常強大。統一北方后準備南下攻打劉備。此時,劉備投靠劉表,駐在新野。曹操得知后便派大將夏侯惇進攻新野。在博望坡時,剛出山的臥龍兄在坡上設下埋伏,令趙云誘敵深入。后巧用地形展開火攻,夏侯惇中計,與手下們冒著濃煙烈火倉皇敗逃。

? ? ? ?戰事二:火燒新野。

? ? ? ?此戰是發生在火燒博望坡之后。在博望坡大敗之后,曹操卷土重來,派曹仁、曹洪大軍進軍新野。諸葛亮料到新野呆不下去了,便留下空城,在民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軍進城后入住民房,夜里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屬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蔓延開,新野被火焰所包圍。曹兵不得已逃奔出城,不巧,又被劉備截殺,大敗而歸。

? ? ?不得不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啊!

? ? ? 不知眾聽者可還盡興?

? ? ? 欲知更多精彩播報,請繼續關注九年級三班家長群。謝謝大家,我的播報到此結束。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