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伏牛傳》筆記(三)
一、品牌對創業公司的價值
互聯網時代餐飲行業的發展思路:追下游→聯系消費者→做品牌,這其實就是互聯網時代品牌對于企業的戰略價值。
對很多創業者而言,恰恰因為你一無所有,才更應該花一些精力來經營自己的品牌,因為這件事情可以成為你們突破創業初期各種困局的一把利器。
為什么公關(Public Relationship) 和品牌對一家初創企業如此之重要?這是因為它對企業的早期成長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品牌值錢嗎?三國時,劉備作為無兵、無將、無地盤的三無人員,愣是憑著良好的品牌聲譽和PR在亂世中獲得了一席之地。由此可見,品牌還是值錢的。
品牌建設的重要性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招人。創業公司給不起高工資,看著像皮包公司,讓人沒有安全感。
剛剛加入的大學生看了伏牛堂的百度介紹、“天天向上”欄目的視頻,心里就踏實多了。這就是托了良好的品牌建設的福。
(2)開展政府關系或者商務拓展(BD)。張天一有一次去工商局辦事,被工作人員認了出來,結果那次的事情辦得異常順利,這也是沾了品牌建設的光。
還有,政府現在鼓勵創業,有很多的優惠政策,他們會第一時間考慮到伏牛堂,可能這 也是因為我們被政府所知的緣故。
(3)融資。不用做商業計劃書,投資人知道你們是干什么的。
(4)企業文化。員工轉發企業信息,企業為自豪。
(5)銷售。慕名來伏牛堂試吃的占47%,門店可租到三流地段,節省房租。
這便是品牌公關的重要性。
作者招聘員工的方法是:先把此人百度一下然后再把他的朋友圈看一遍,這樣就基本了解這個人的生活和工作狀態。
“品牌公關”是個很有意思的詞,“公”是公開,意味著創業團隊要把自己想吹的牛給吹出去,方式無非就是各種軟文、軟廣,所謂的病毒式營銷;而“關”則是關閉,有的時候牛不小心吹破了,這個時候就得把東西給捂起來,比如刪帖、撤稿子等。
傳統公關主要干的活就是和媒體搞好關系,辦發布會、消除負面新聞,都需要媒體朋友來幫忙。
可在今天,信息傳播的迅疾性使得企業再無內外之分,信息再無陽光和陰影之分。
所以,初創團隊所面臨的基本問題就是:品牌公關成了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情。它無處不在,也不存在所謂的只要“踏踏實實做好產品就好”的企業。沒有公關的攻防術,即使老老實實,也可能會因為某一個小小的事件而造成品牌信用的崩塌。與其如此被動,倒不如主動去迎接公關,把公關放在與運營同等重要的位置。
恰恰是剛剛起步,正在起勢階段的團隊,需要在前臺把自己的招牌亮出來,用品牌的力量彌補自身基礎的暫時不足,同時在品牌建設中規避公關風險。
二、創業公司的時代品牌紅利:T型戰略
前面講到品牌對創業團隊的重要性,具體到餐飲創業這件事上,就會發展品牌的關鍵性還體現在一個地方:那就是創業團隊的發展節奏。
節奏基本上是餐飲行業的一個命門。過去有很多餐飲品牌因為發展過快或者敞開加盟而一夜之間死掉啊,這就是節奏沒有把握好的結果。
對于餐飲這樣一個需要穩扎穩打的行業而言,一路上布滿了無數個或明或暗的“坑”,而這些“坑”都需要用時間去填。
快速擴張是個“坑”,資金鏈、管理體系、供應鏈都有可能因為在短時間內快速擴張而崩潰。
但是不瘋狂開店行嗎?好像不行。
一家傳統餐廳通常影響的是以它為圓心、周邊五公里左右范圍內的人群。想要把影響力從五公里擴大到十公里就得開兩家店。
在過去,一家餐廳的品牌價值與影響力是與它的實體門店數成正比關系的:有多少家店,就有多大影響力。所以,傳統餐飲企業發展的唯一方式就是開店。
互聯網對餐廳最關鍵的一點,它擴大了一個餐廳的輻射范圍。
互聯網與人們因交通方式發展而帶來的出行半徑的改變共同作用在這個時代的餐廳身上,造成這樣一個結果:那就是一個實體的輻射半徑不再局限在周邊。同時,因為餐廳的輻射范圍擴大了,其影響力的邊界也同樣超出實體店面的限制,極大地擴大了。
伏牛堂在開第一家店的時候,就成了一個很多人都知道的品牌。我們可以不斷地維持品牌的高勢能,為動能的加速(開店)爭取時間,這樣在動能與勢能的平衡之中取得一個動態平衡。
對品牌時空節奏的改變,是互聯網給企業帶來的一個顯著影響。深入研究一下這種影響,那么就會引出這本書最重要的邏輯:T型戰略。
這套戰略的核心就是:“以品牌為核心,制造爆款,單點突破,以點帶面,遷移流量和勢能,完成從“I”到“一”的轉變。
例如,雕爺牛腩,到底是“雕爺”,還是“牛腩”?我們一聽,都會快速回答出來,雕爺牛腩肯定是“雕爺”,牛腩就是它的單品,通過這個單品,讓顧客感受到“雕爺”這個品牌,體現出了強大的品牌勢能。
我們接著往下看,雕爺牛腩有沒有成為雕爺的事業呢?沒有,這個品牌產生了強大勢能之后,雕爺的動作不是在全國開1000家牛腩店,而是連續做了三個子品牌:小丑煎餅、皮娜鮑時下午茶、薛蟠烤串,把雕爺牛腩溢出的品牌勢能進行轉化。
這還不算,我們都知道雕爺做得最成功的是“河貍家”這個估值幾十億的美甲O2O項目。可你要知道,吃雕爺牛腩和用河貍家的是一群人,河貍家承接的就是雕爺牛腩溢出的強大品牌勢能。如果當初沒有雕爺牛腩成就雕爺,他直接來做河貍家,我們可以想象,其難度會大大地提高。在這里,“雕爺牛腩”就是T的那個“I”,河貍家則是T的那個“一”。
所以,T型戰略其實就是一套品牌勢能戰略。從線下入手來打造品牌會更容易制造勢能,因為線下的實體更容易被人感知。
當初喬布斯要做蘋果的線下體驗店,大家都覺得蘋果應該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為什么要做開店這樣的重活兒和累活兒。但喬布斯堅持做了這件事情,結果蘋果的連鎖零售店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連鎖零售店,這些店面也成為用戶感知蘋果產品和品牌最好的入口。
所以,通過實體店面來撬動品牌的勢能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T型戰略中有兩個非常關鍵的節點,除了剛才提到的破局點:從線下實體入手會更方便,還有一個是“I”和“一”之間的連接點:社群品牌。
要講社群品牌,我們就很有必要了解一下互聯網時代的傳播規律。說起互聯網時代 的傳播,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微博和微信,但它們在本質上并不是一回事兒。
傳統媒體時代?舊時代?企業做品牌?花幾億去央視砸個標王?上了央視?全國人民就都知道了?全國性品牌
微博時代?舊時代?有動輒幾千萬粉絲的大V?花錢砸大V(找關鍵意見領袖)?大V轉發?幾千萬瀏覽量
微信時代?新時代?草根話語權的興起?人人都是傳播節點?十來萬粉絲就是微信大號?據說微信的公眾號有1000萬個?集中掌握話語權的渠道被破壞了?微信上的傳播渠道變得異常分散
過去是渠道為王,企業只要有錢砸渠道,就可以做品牌。
企業品牌=內容×渠道2
但在微信渠道,如果還想做品牌,指向只有一個:放棄渠道,專注內容。
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一條品牌傳播規律:內容為王,花錢砸渠道不可取。
總結:用T型戰略打造社群品牌
一、品牌對創業公司的重要性
聯系消費者→做品牌?互聯網時代品牌對于企業的戰略價值。
品牌建設的重要性體現在:1.招人2.開展政府關系或商務拓展3.融資4.企業文化5.銷售。
作者在招人:先百度后看朋友圈。
“品牌公關”信息都在陽光下。
創業品牌的發展節奏
二、T型戰略
這套戰略的核心就是:“以品牌為核心,制造爆款,單點突破,以點帶面,遷移流量和勢能,完成從“I”到“一”的轉變。
“雕爺牛腩”就是T的那個“I”,河貍家則是T的那個“一”。 所以,T型戰略其實就是一套品牌勢能戰略。從線下入手來打造品牌會更容易制造勢能,因為線下的實體更容易被人感知。
在T型戰略中的破局點:從線下實體入手會更方便,還有一個是“I”和“一”之間的連接點:社群品牌。
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一條品牌傳播規律:內容為王,花錢砸渠道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