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由于個人崗位變動,一直在進行相關的交接工作。
與我的直接對接人是小仲,她是我心里的好朋友,工作上的好伙伴,這一次交接工作讓我又一次見識到她的認真負責。
很多時候,個人的品牌形象不是靠說的,而是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做出來的口碑。分手見人品,離職更是如此,走好最后一步,才算功成身退。
工作交接,看似是小事,其實體現的是一個人的責任感、心境、格局與智慧。
為什么我們要做好工作交接呢?
個人職業品牌的建立
現在很多大公司給應聘者發offer之前,都會先聯系應聘者的前公司,進行相應的調查。另外,你的人雖然走了,但是人脈資源還在,細致的交接給人留下的是負責任的印象,今后有任何資源、機會,也會優先想到你這個“靠譜”的人。很多時候,對一個人的最高評價就是“靠譜”。
個人成長歷程以及工作的梳理
什么時候你會認認真真跳出圈子,在山外看看自己究竟做的怎么樣呢?工作交接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你在梳理工作流程、總結常見問題、整理經驗技巧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對與工作的認識由提升了一個臺階,過去只當局者迷,現在是旁觀者清。你的收獲、你的經驗、你的成果,竟然都能融入在這小小的一份工作交接文檔里。
這份工作交接,不僅僅是給公司的一份交代,也是給自己的一份交代,它告訴你,雖然這趟旅程你已經下車,但是你已經賺的盆滿缽盈,值回票價。
交接要交接哪些內容呢?
我覺得有四個方面的內容:
1、整體情況介紹(外部+內部)
2、過去的經驗、技巧、慣例
3、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如何應對
4、信息資料+實務資料
整體情況介紹(外部+內部)
不清楚整體,就很難定義個體,不了解宏觀的市場情況,也就不能理解圍觀個體情況。所以,尤其是像沒有相關經驗的新人交接的時候,先要介紹整體的情況。
比如我現在即將接手的是一個司考考試的相關微博,那么我就需要知道——
外部:
1、司法考試基礎知識。是什么?考什么?怎么考?等等。-
2、司法考試大事件。什么時間節點會發生哪些不能夠錯過的大事,我們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比如考試報名、繳費、正式考試、出成績等等。
3、行業的競爭對手有哪些,都處于什么樣的水平?
4、用戶不同時期的狀態分別是什么?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內部:
1、公司的產品都有哪些?分別是什么特色?推廣時期節奏是什么?
2、我們的部門在公司整個產品流程上處于什么樣的位置?
3、我們的主要目標是什么?主要工作是什么?
4、相關的公司內部對接人是誰?分別負責哪一塊兒?
過去的經驗技巧、慣例
交接期最重要的是的如何讓新人快速掌握你會的技能,并且能夠全面的接手你的工作。所以傳授經驗技巧就很重要。一點小小的經驗,可以幫助他們在今后的過程中少走紋彎路。而慣例,也是交接的重要一環,有了慣例之后,新人再遇到類似的問題,就會“有法可依”,便于“蕭規曹隨”
傳遞經驗技巧的時候要注意:
(1)最好形成操作手冊。
將具體的操作步驟一步一步的標注清楚,減少溝通成本,這份交接文檔,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繼續使用。
(2)既要教步驟,也要教原理。
有的時候交接人會告知操作步驟,但是不告訴新人為什么這么做,于是新人知道了做法,卻不知道為什么。道是大道,一道變化出萬千法術。不了解道只學術,難以舉一反三,真正做出創造性的價值。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如何應對
新人接手,往往手忙腳亂,而被人交代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如何應對,心里壓力就會頓時減輕不少。比如現在我接受的司考微博,經過小仲的梳理,就能比較清晰的清楚接下來必須要做的幾件事:
1、應屆生申領證書提醒
2、需要推廣的產品有哪些,節奏如何
3、考試前、考試中、考試后的內容如何排布
信息資料+實物資料
信息資料包含你的各類工作電子版資料、工作日志、各類賬號密碼等,實物資料則屬于工牌、公司手機等等。
主要是信息資料,最好能夠分門別類的整理好,如果資料太多,可以單獨做一個索引目錄頁。
想說的話
想對職場新人說的話:
剛才的很多話,都是站在交接人角度去寫的,因為小仲做的很好,給了一個好榜樣,我寫出來,也是在提醒自己,今后交接工作應該如何做。
但是對于職場新人,那個被交接的人,我想說,不要以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覺得既然對方是交接的人,對方就應該什么都給你準備好,筆墨紙硯伺候著,大爺上手之后直接狂龍飛草大顯身手就可以。
別人做到位了,是人家盡心盡責,站好最后一班崗,你卻沒有什么理由干等著別人做貢獻。主動問詢自己不懂的地方,帶著謙虛的態度多請教。
如果對方因為身在曹營心在漢,對于工作交接態度敷衍,那你就更要爭取主動權,關于我上述說的所有問題,對方沒有交接到的,自己去問,去確認。
畢竟,以后要接手工作的那個人是你呀。那個人再不好,給你添了再多的麻煩,最后承擔后果的都是你,因為人家已經走了,而你還在這個位置上。
想對交接人說的話:
如果你出色的交接完工作,我要恭喜你,為自己人生的一個階段,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但是我也要提醒你警惕一些錯誤的思想。
有人認為“詳盡的工作交接,是公司在壓榨你最后一滴剩余價值。”,我上文已經提到過我們為什么要負責人的交接,我們更大成分上其實為了給自己畫上一個完美句號,而非公司。你做的每一件都是為你自己而做的,不是為了任何別的人,別的事。
還有的人,沉不住氣,明天走,今天就無心工作了。其實這就是一種“浮躁”。錘子科技的羅永浩說,其實自己過去心是不那么靜的,但是現在做企業的時間久了,修煉出來一套內功心法,哪怕公司明天就倒閉了,我今天也能如常工作,把該干的活兒干完。
孔子有一句話是我的座右銘——“行所當行”,做你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這才是大將風度。
一個人的靜氣與格局,平時很難體現出來,只有遇到事的時候,才會顯露出與常人的不同。而“工作交接”這件小事,正是檢驗自己的好時機。
關于“工作交接”的一些感悟就談到這里,后面一周還會陸續進行這件事,如有心得,再向大家分享。
麟麟碎碎念:
愛你,
我的仲,
你走了,
從此沒有人聽我說,
“我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