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正為現狀焦慮不安的你

(圖/網摘)

導語:

良好的心態是需要練習的;?去做,是消除恐慌焦慮的最好途徑。

01

胸部不適、心跳加快、呼吸困難,焦慮的情緒不僅會讓心情蒙上陰云,有時也會進一步擴展到身體上的不適反應。嚴重時甚至會產生頭痛、惡心、持續性的失眠等不良情況。這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糟糕的體驗。

有人喜歡冒險,但沒有人喜歡焦慮,于是我們尋找各種途徑,試圖解決至少緩解這種狀況的產生。

而解決的方式也著實多種多樣,在這里,我羅列幾種自己親身體驗后覺得卓有成效的觀點和辦法,希望能為大家帶來至少片刻的舒緩。

02

一、借用未來視角解決當下問題。

遇到糾結的、難辦的事情,我們容易越想越瞻前顧后、鉆入死角。別急,先問問自己 —— 倘若,是十年后的自己,會如何看待當下的疑惑?

回想一下:

曾經的我們,對于同學的一言一行都倍加在意,對于每一次尷尬的場景、緊張的角逐都曾心跳加速、手腳出汗、頭腦一片空白緊張不已過。可,如今再看又如何呢?

曾經的我們,覺得中考失利便已是痛不欲生,高考若失利那更宛若人生絕境。但已經步入職場多年、經歷了更多摸爬滾打過后,現在再看過去,又會感慨人生有多少的未知與可能呢?

當經歷的事情愈漸增多,我們越發的見證和明白了一個人的“人生可能”究竟可以有多么寬泛和多樣性,而我們曾經以為的,亦不過是事情諸多發展可能的冰山一角罷了。

困于井底的我們,越發的容易會用有限的眼光去看待一件事本可以有的無限可能。

這就造成了自己拘束了自己的現實。跳脫出當下的時空,請借用“未來的自己”可能有的視角,去全局性的考慮當下的問題,會是解決“鉆牛角尖”狀況最好的方式之一。

一個更長遠的時間軸、一段更久遠的時光過后,想象一下,那時的我們又會如何看待此刻的糾結與困境呢?是否會像現在的我們回顧過去的時光一樣,對少年時的焦慮會心一笑、輕輕搖頭掀過?

焦慮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失去了平常心。不能以平常心看待當下的選擇或處境,光靠自我催眠般的硬壓遠不如真正解開心結來的暢快。

借助“未來自己”的眼界,重新分析當下的困局,用一個更宏觀的視野將自己從紛繁復雜的思緒中拔出來,我們也就能更客觀的看待當下的問題。

(圖/網摘)

03

二、你的弱項不會在短時間就改變,最快的方式不是為此焦慮不已,而是尋求替代方案。

我們總會在慌亂中犯這樣的錯誤,例如你是一個技術性人才,卻不善于人際溝通。而現在的問題想要解決卻逃離不開這一步驟,你為此焦慮不安,甚至連自己的技術部分都由于心中慌亂失了水準。

這樣的情況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幾乎每個人都犯過這樣類似的錯誤。

用“錯誤”而不是“情況”來形容,正是因為這種做法確實是不正確的。

一個人擅長的與不擅長的,幾乎都是常年累月積累下的結果。因為遇到某個良好的機會,或者遭遇了尷尬左右為難的狀況,而就此忽略了自己的弱項長處,是最不智的行為。這樣不僅會方寸大亂,而且會讓自己本來擅長的部分也容易錯誤連連。

正確的做法,是在平時就思考過這個問題,養成一個對自己水平的良好認知,對于自己擅長的一面和不擅長的都有清晰的認識。而在令自己焦慮的選項或問題出現后,能第一時間回歸思考,制止自己將時間繼續花在不擅長的領域,而是先做好可以做好的部分,在這之后再酌情處理不擅長的領域。

現如今發展的多樣性早就造成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短板的部分,互相交流與交換是令問題得以快速解決的最佳途徑,這也正是現如今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原因。

隨著科技發展、經濟發展、行業細化,這些互相“以長易短”的情況只會愈發頻繁與常態化的發生。

早一些適應更高效率的方式,將能幫助自己更早一些發揮出自己可以有的價值與水平。

(圖/網摘)

04

三、不要恐懼各種風險與失去利益。

人活著就會有風險,就會有得失。從一句話的后果,到一個大型項目的決策,風險不僅與利益共存,也與一切的事情都共存著。

沒有人會因為吃飯有風險、出門有風險、呼吸有風險便不做這些事情,那么為什么接一個文案、打出一段話語、一次比賽的成敗就令人這樣的焦慮與恐慌呢?

前者尚且關乎生死健康,而后者可能只是一些金錢得失,孰重孰輕呢?卻為何人人往往在后面的情況中瞻前顧后,前面的情況里卻能坦然面對呢?

是時候調整一下心態重新思考這些“不正常”的對比了。

不要太在意一時的得失,只要懂得珍惜,上天會在諸多可能中為你選擇當下情況里結果最好的那個。你今日的失去也許就可以為他日的收獲埋下伏筆,莫心急。它的好處有時遠遠不是當下的我們可以預見得到的。

只要你做任何事都遵循本心,兜兜轉轉,你會發現有時失去的其實未曾失去,還會以更好的回報方式一起回饋給你。

我的Ipad后面,被我刻上了這樣一句話 ——

“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有其意義,無論大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這也是我常常提醒自己的一句,今天與大家共勉。

圖/刻在我ipad后面的字

05

四、事情終歸得一個個解決。

遇事恨不得下一秒就能全部搞定,人人都想這樣,只是有的人能很快回歸理性知道這不現實;但有的人卻無法從“還未完成”的壓力中抽身出來,而一直憋著的這股壓力最終變為了焦慮。

除了具體的某個時刻,有時焦慮的情緒也是一種持續性的狀態,而人們甚至不自知。

你是否有過這些情況?

想把英語補上來,于是下載了左一堆相關課程右一堆網上資料,可是越是焦慮而急切的不滿意于現狀,越是堅持不了幾天。而很快,越焦慮、越囤資料、越不看的情況愈演愈烈,最終不僅沒有收獲什么成果,還壓得自己心中非常有負罪感。

或者總是不由自主的下載一堆堆的電影、美劇或日劇,手機上則下載了一個又一個工具類APP,但都沒有看或使用。而自己也知道這樣不行,但哪怕電腦硬盤都快堆滿,手機也沒了運轉空間,但仍然是堆積的依舊堆積、沒看的依舊沒看。

這些,都是一種潛在焦慮狀態的表現。

生活需要實打實的走好每一步路,急不得,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如果,你真的是時間有限又不知道該做哪些選擇,那倒是好辦 —— 請先選擇對你而言從長久的意義來說最重要的那一個,如果還有時間,則依次遞減做出選擇。

不要太過急切,有的時候走的扎實而緩慢,反而會進展更快。

(圖/網摘)

06

總之,良好的心態是需要練習的。

無論是上面提及的,用“未來的思維”衡量當下的狀況,還是正確對待自己的短板,或是對風險的正確理解,及一步步解決問題莫要心急的叮囑,想要熟練的掌握它們都是需要日常的練習的。

在自己的每一天里,在遇到的每一件事情中,以上述的建議約束自己,提醒自己,久而久之,它們都能成為自己新的習慣和本能。

你解決的每個問題,都能成為滋養你的養料;你鍛煉的能力將化為你新的組成部分,它們都能使你越發勇敢、自信而強大。

告別焦慮不是依靠一味的喃喃自語、或是愁容滿面的作繭自縛,真正的秘訣就在于 —— 睜開眼睛直視正在發生的,并在此期間不斷思考、學習、去做,然后獲得成長。

沒有誰一天就能成為主角,這背后都需要默默的練習與不停的揣度,當你焦慮恐懼時,告訴自己:

去做,就是消除恐慌焦慮的最好途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百無聊賴的生活,剛好在公眾號里發現了這個活動,鐵公雞如我,毅然決然報了名(別鬧了五十多能在外面吃三頓飯好么……) ...
    游子浥閱讀 142評論 0 0
  • 回頭看看,哈哈,24載年華似乎悄無聲息的溜走了,是誰偷了我的光陰年華,時光這個可愛又殘忍的小偷 小時候,有那么幾個...
    蕭恩慧閱讀 135評論 0 0
  • 1 多多是只龍貓玩偶 多多,男神哥哥說要帶我去看電影!好開心哦!終于有和他單獨接觸的機會了!可是…又擔心在他面前出...
    貓妖妖丶閱讀 441評論 2 2
  • 第六章 有容乃大 面對各種酒局的應酬,有時林建斌也感覺很空虛。參加工作以來,他一直注重研究業務。可自從提拔到副局長...
    梁繼申閱讀 476評論 0 0